大城市里的小镇青年
大家好,我是六号。
引子
先感叹下,这个文章我没有一气呵成,而是反复纠结了许久,写了约莫有七千字,最后删掉一大半。想说很多,但是有些事情,我是没有办法的。
咱们进入正题,本周的问题还是来源于修习营一期的同学。大体的意思是:年轻人是去大城市历练自己,还是在老家的小城市安逸生活?我没有系统回答过他们两位,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来回答一下。
一般我们看到这个问题,就是说:大城市机会多,工资高,锻炼人,但是压力大,远离家乡等等。小地方机会少,但是安逸,能够兼顾家庭等等,然后就是看你怎么取舍。
再多一些,加上一些价值观,比如有的是佛系的,就是什么逃离北上广深;有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就是一定要在大城市吃苦奋斗。
如果六号这样写,就落入俗套了,不是六号的风格。我要换一些角度写一写。我希望通过一些别样的角度,让大家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谁会这样问?换个角度看此问题。
大家想想看,谁会问这样的问题?
如果是个看透了城市繁华,然后想找个清静地方的人,如此之人,没有啥纠结的,而且年纪应该也不老小了。
如果是一个青年,生长在上海。他只考虑的问题在上海干点什么工作,不会考虑去留问题,对不对?
如果又有一个青年,生在河北某小镇,他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了,房子也买了,也结婚生子了,那么基本就是想小孩怎么上学,想着逢年过节回老家看看,或者说在想方法怎么把爸妈接过来之类。应该不太会产生回老家的想法了吧?
如果又有一个青年,生在广东某小镇,想去深圳发展,家里给他足够的支持,然后直接在深圳买房。我想他也不会问这个问题了吧?
如果又有一个青年,他生长在某个小镇,他觉得怡然自得,从来也不羡慕大城市的机会。他也不会问这个问题吧?
那么是谁会问呢?就是现在还没有办法在大城市扎根,但想在大城市找到机会去奋斗而有一番成就的小镇青年。
我是鼓励大家走出来,包括我自己也是。走出来,最后回不回去是我们自己选择。但是我们一定是建立在有走出来能力的基础之上的。一部分不同意我想法的人,可以不用往下读了。
所以这个问题不如这样解读:我是个小镇青年(背景,资源都比较弱),我如何获得更大的发展?
先看自己内部条件
想谋求发展,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孙子兵法中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自己家里能给多少支持?比如家里能够直接在大城市解决住房问题,那就很幸运。当然了,我也不是说要大家去啃老。
自己长相如何?长得好看的具备天然优势,但是我也不是让大家啥都不干,靠脸吃饭。
自己认知能力水平有多高?这点不像前面两点,前面两点是先天就决定的,而自己认知能力是可以靠自己后天努力习得的。这点我鼓励大家多多挖掘,增强水平。
这里虽然讲的不多,但是这个更为重要,是后续的前提。
再看外部环境
这里我稍微多讲一些。
前面我们讲了自身的努力,但也要借外面大的趋势。这个势要借的合适,太高够不着,太低嫌不够,太快容易被甩下,太慢就没有发展。
这个大趋势主要两点,一个是城市发展的趋势,一个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我们先讲讲城市发展趋势。我记得大概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就是07,08年左右,说到大城市就是北上广,然后逐渐变成北上广深,然后现在已经开始产生了北上深的说法了。贴了个20年来北上广深的GDP数据,大家参考下。
假设哈,有两个差不多的广东河源市紫金县的小镇青年,在2011年,要去个大城市打拼,他们去广州和深圳的路差不多。再假设他们付出的努力等等也差不多,到现在,十年下来,应该去深圳的青年应该累积更多。仅仅因为城市发展的速度不同,导致了城市内居民财富的提升程度不同。最简单的,他们工作3年时贷款买房了,当时的房价应该差不多,现在深圳的房价比广州贵蛮多的吧。(查了下choice,二手房价格指数,广州2013年底是3654,深圳是5011,是广州的1.37倍。广州2020年5月的时候是5476,深圳是9429,是广州的1.72倍。应该能够说明些问题了)
我这里不是要说,广州不行了等等。我想说的是,大城市的发展也有差异,也会有变化。大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即使去大城市,也要去发展趋势更加强劲的大城市,对不?这样能够更多享受这艘大船的福利。
另外一个就是行业趋势,行业趋势和城市发展趋势相互依托。一个高线的城市必定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一个低线城市要变成高线城市,它一定需要向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进行突破。但是这种突破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人和钱在向大城市倾斜,持续向大城市流入。而且这两个要素会互相加强的循环。比如某个地方有个强势附加值高的产业,那么就会吸引高端的人才进入,从而加强该强势附加值高的产业的发展。最后强者恒强。这些自我加强的过程可能已经持续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了文化的底蕴,不是这么容易扭转的。
所以一般性,都是高线城市产业升级(这里主体就是国家整体发展的红利),然后将一些附加值低一些的产业转移到低线城市。但是可能对于低线城市而言,这些产业也是不错的,从而实现了低线城市的产业升级。说的通俗点,老大哥过得好,兄弟们都吃香喝辣,老大哥过不好,兄弟们就得挨饿。(当然,现在有些通过政策极度倾斜,来创造人才与资金聚集地的,这些比较难以预测把控。)
产业有优势才会扩展,一扩展,那么必定带来更多升职机会。这里要说明的一点,不一定是高线城市全面超过低线城市,低线城市会有一些特色产业,是独一份的。
内外匹配,大概来讲,家里的支持力度决定能在哪个城市买房,自己的能力决定能在什么产业干活。
如何选择?
上文说了这么多,首选肯定是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去基本盘最硬的一线城市,去该城市最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说去深圳干IT,去上海干金融。
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强大的资源和足够的能力,能够挤掉一个既得利益者,把自己放到这个位置。
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要站在新趋势里面,最好多个新趋势里面。但是这些新的趋势,不能太新,要有一定扎实的基本盘。不然的话这个新趋势很容易夭折。
比如我们现在会听到,新一线城市。一些新一线城市,它是依托于某个区域当中的,这个区域从古至今经济发展良好,形成文化了底蕴。这些新一线的基本盘就比一些孤零零的,基本靠政策倾斜而来的新一线的基本盘要扎实点。
比如新的高附加值产业,这个行业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换句话说,这个行业已经经历过一轮投资泡沫,然后泡沫破裂了,行业格局逐渐清晰的时候进入。我不建议太新的产业,太新的行业没有判断到底是不是真的发展方向。
新一线的新产业,这是两个新趋势,大家可以多了解下。如果这个资源和能力还是搞不定,那么只有再退而求其次了。
区域一体化里面的二线,个人甚至觉得比孤零零的新一线可能更好一些。因为作为未来的跳板更加容易。
但是产业方面我建议不要再妥协了,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是有一定追求的人,不要这么早去否定自己。哪怕这个产业有所竞争,竞争不过,是不是先弄在这个产业里不咋地的工作,先混个脸熟,然后谋求换岗?
这里额外说一点,高铁,地铁,高速,高架路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我们居住和工作分离。换句话说,我背景不好,我能力好,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就能最大化我的能力优势。比如我们可以住在苏州太仓(或者上海的郊区),然后每天乘高铁(地铁)到上海市中心某个医药研发公司上班。
写在最后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个提升自身水平,并利用外部客观规律的过程。
首要还是自己提升水平。
然后如果自己运气够好,所选城市发展,产业发展都好。那么这条路就越走越宽。比如当时贷款(使用了杠杆)买的房子,现在增值了,然后自己的职位收入也增长了,还贷款也就越来越轻松了。
回到开始咱们说谁会问这个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你不去解决。那么你的孩子还是会问这个问题。
其他不多说了,祝工作生活一切顺利,早日实现理想。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