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起源——石鼓文
(春秋)秦石磬残块文字
真正的石刻文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冶铁技术的发达、铁器工具的使用,使刻石成为可能。
划重点来了,科技进步,有了铁制工具,使之刻画在石头上。
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中山国古灵寿城(今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遗址西部的“公乘得守丘刻石”文字,仅有两行19字,刻在一块扁圆的长体鹅卵石上,字体介于甲骨文与大篆书之间,或属社会下层的能书者所为,其笔画平直与圆转兼用,且稍显率意。
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其他诸侯国石刻文字发现不多,所以,中山国所发现的这两行石刻文字,显得弥足珍贵。
中山国古灵寿遗址
《公乘得守丘刻石》是一块天然的河光石,属碣类,长90厘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刻字2行,共19字(一说20字),主要记录了监管园陵的官员对后人的告示。
书法上,其结字长方,运笔转折方圆不一,字的结构和行间字距疏密不一,似是未经书丹而直接镌刻的,富有自然质朴的情趣。
公乘得守丘刻石
《石鼓文》的书体属大篆,或称籀文。从其横竖排列整齐的章法上看,很可能是先界划方格,然后书写刻石的。
关于《石鼓文》的书法风格,唐代人就对其大为赞赏,张怀瓘《书断》称其“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韩愈则有《石鼓歌》赞叹石鼓文字如“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清康有为也称“《石鼓文》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可见后人对《石鼓文》的看重。
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来看,在《石鼓文》出现的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而当时秦国的文字则基本上是沿着西周金文的风格向前发展,它端庄浑厚,笔画粗细均匀,结构严谨质朴,可以隐约看出它是在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对于小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石刻文字足令后人称奇的是《石鼓文》。
唐朝初年于陕西陈仓出土14个鼓形石,每个上面有一首类似《诗经》的四言诗,计460余字,称《石鼓文》。
▫部分配文与配图来自《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