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使用手册1.1(内容枯燥,无图)
论语使用手册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怎么是学,学什么?
2如何习,什么是时习?
3为什么会“说”?
4有朋来,为什么乐?
5人不知,为什么会不愠,怎么做到不愠?
1.学有“效”的意思,也就是要效法,所谓身教。学的内容从前是六艺,儒家是有自己的教育体系的,摇头晃脑就背那一两本科举指定用书,并不是本来的儒家。儒家通过学六艺来陶冶人的性情,在这样的具体实践之中,将仁义礼智等在具体情境中加以激活和培养,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尝试着领会。所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很难说是得到了“学”的真意。
2.习在古文中大概是小鸟开始不断尝试飞翔的意思,也就是要实践。既然学的是六艺,那不断的实践就是一个将观念身体化的过程,你懂了的表现是你那么做了。而“时”,是时机、时常的意思,时常意在反复实践。而时机,“机”的意思是指一种倾向还未出现又将要出现的意思。综合起来看,实践总是要在恰当的时机开展,至于什么算是恰当的时机,需要你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悟和把握,是动态的,不是万古不易的什么外在的公式。
3.这里的“说”同悦,学习的悦与后面的远来的乐相互对应。愉悦,悦主内在,乐主外在。悦是人生获得滋养,心有所得而生发出来的生命体验。因此,必须是学并且习,而不能仅仅是仅仅在脑袋里明白了。“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道理没到行动上,根本就是没懂。
4.有朋自远方来,这句的原状是有争议的,“有朋”、“友朋”、“朋友”,几种解说都有。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也能指求教的弟子,没有辈分限制,古汉语中朋友并用要指的就一定是“朋”“友”两类人。这里几种解说的用法差异并不大。问题主要是“自远方来”,古文里面没有远方并用来指代远处的,指代远处,用一个远就可以了,因此应该是自远-方来。方的意思是一并,也就是从远方一并前来。为什么乐,可能孟子说的最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乐也”。来的并不是一个人。
5.人不知为什么不愠,第一层是,因为你不是为了让人知道你,你才学和习,“古之学者为己”,既然是为了自己生命的饱满,那当然你爱知道不知道。第二层意思是,学了当然希望能兼济天下,但是“学在孔子,位在天命”,学不学那是我的事儿,天命要是非不给我这个机会为人所知,那也没办法,该做还是要做的。君子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