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饭局用酒
就自己的体验而已说说经验,不为任何品牌站台,当然也站不动哈。
我个人喝白酒的历史不算短了,20多年。但总量估计不多,正常上桌3两酒。对白酒一开始和大多数人一样,不感兴趣,属于被动喝酒,对酒的香型品牌都是略知,不求甚解。流行什么拿什么。
时间久了有个自然分辨,先是自己对酒大致分几种,好不好下口的,香不香的,第二天头疼不头疼的,嘴里有没有酒气的,容不容易醉的。
后来请的客人越来越重要,总会先了解下客人喜欢喝什么不喜欢喝什么,自己也好个研究(比如幼时拆笔,青年拆扣子、抬杠拆台,中年拆车拆表),越来越关注酒的知识,以及记录自己的口感。
我研究东西是理科习惯,先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成分构成和原理,历史沿革及演变,总体发展趋势等等。
再根据自己口感偏好和身体适应情况选择好重点方向和品种(口感和身体是两回事,就像嘴上不说但身体很诚实的道理一样,比如剑南春我是口感适应但一喝就头疼)做不了通才,世界那么大,红颜见不完。
然后在自己喜欢又适应的范围内再垂直化,对比具体品种、年份差别、瓶陈能力和变化。顺便由着个人兴趣了解一下厂家工艺和生产管理及市场策略,参加个股东大会、交流一下,问些问题,实地参观。
说回饭局用酒。
主流高端饭局,通常是茅台为主,备五粮液,因为常遇见几个不喜欢茅台酱味。也有故意找理由喝备酒抬高主宾的。(1618浓中带酱,不做备酒)主宾如果不喜茅台,五粮液为主备青花郎。但这种情况一般大家都跟着主宾喝。宾客间层次差别不大的,会选择青花郎。备酒香型要错开,而且要略低一点,不能宣宾夺主。
主宾越重要越以其为主,一种酒。茅或五。遇到地方贵宾或地方主官后进京的,常有喝地区名酒的习惯,皖酒汾酒洋河比较常见,按系列内高端产品上即可。喝不惯的都自行克服。
很多人想象的高端饭局都喝年份酒的情况基本是不存在的。至于生肖纪念和各种特别版更是见不到。毕竟这种局,酒不是最重要的。但喝茅台的潜规格是喝瓶陈3年以上。
如果政界人士在。酒瓶不上桌,酒成箱放一边,在上菜的小隔间开完倒入分酒器后放回箱内。不是怕有人咔嚓一下,是有这种可能性存在,所以大家都避个嫌,瓜田李下,提靴摸帽不好,心情不放松。
商界较为随意,看主家安排,基本都是第一看习惯第二要安全。酒水质量要过关,常见的大牌,防止太独特不适应。正规场合没头没脑上神酒的事几乎不可能。选择的都是基本是毛五洋,还有些地区名酒,国郎凤汾都会出现,但很奇怪,剑、舍得、瓶子坊的几率不太大。
有种特别的情况,大集团有订制酒。这主要是为成本考虑,一种是品牌定制,选择大厂或地方名产,实际酒质都是直接选中高端产品灌装。成本控制在三四百。二种是厂名隐去。主人会讲讲故事,酒一般没问题,地方酒厂或熟悉的酒厂、集团旗下酒企等等,酒质中等吧,成本200左右,喝点应酬一下即可。
亲戚!雷来了!神酒集中营!假酒泛滥地!一是酒类知识缺乏,分不清神酒,当宝。二是多为送来送去,无法溯回本源,假酒奇多。我泱泱大国,造假历史悠久,很多放了多年的酒也是假的多。怎么办?喝吗?我一般自带,去看亲戚,一份送人,一份席饮。亲戚带酒给我,收下“默默珍藏”,另备酒招待。招待用酒以地方大品牌为主。比如江苏山东河南安徽上洋河中高端就可以。
去见德高望重的长辈,带大牌好酒,比如茅五洋国剑郎都可。我个人喜欢搬一箱,外带两盒年份酒尝尝。很多老人有日常每顿喝两杯的习惯,太贵他们反而不舍得,放着去喝廉价酒,如果这种情况送酒带两瓶大牌好酒,再搬几箱普郎,海之蓝,泸特等等最好。(个人偏见:觉得茅系低端的名字取得没法送,送茅台王子?挤兑人吧?难看啊!)
朋友相聚,一种是例聚,老同学、老同事,茅五洋、国剑郎即可,不过分不张扬,挑战人性容易由妒生恶。一种越来越小范围无主题的老友聚,喝的是情怀,喝的是乐趣,越好越特别为佳,年份酒、陈酿款,尽管上。大家知根知底不客套。也不太讲究仪式感,有友藏茅台大坛,每次打一罐。甚至不完全是中餐和白酒,比如日料炉端烧山崎18年也是快事。如间杂三二红颜,来个名庄垂直品鉴或小产区平行品鉴也能成佳话。
以上皆为个人认知范围,不能覆盖全局,供大家阅之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