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 • 刘洋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三)

本文介绍刘老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案例。所介绍的病案,都是刘老的学生侍诊时记录的,信息难免不全,但基本内容是准确的,尤其在药物方面,没有任何修饰加工,供同道交流,病友参考。
王某,47岁,北京人。
初诊:2010-11-25。患重症肌无力4年余,间断服中药治疗。刻症:右眼睑下垂,双眼运动均不完全,左眼内收慢于右眼,双眼水平正视即有复视,它向复视更明显,易劳累,走路稍长即疲乏,口渴,怕热,心热,自小大便便次即多,每日5次左右,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处方:
生石膏30g,知母10g,山栀15g,豆豉10g,柴胡6g,沙苑子15g,茺蔚子15g,升麻6g,当归12g,生地25g,生黄芪40g,制胆星6g,五味子10g,秦艽20g,白薇15g,炙甘草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0-12-2。服药7剂,觉走路疲乏感减轻,怕热减,舌脉同上。处方:
生石膏40g,知母12g,龙胆草10g,柴胡30g,黄芩10g,当归15g,白芍30g,升麻6g,沙苑子12g,木贼12g,浙贝母10g,玄参30g,黄精30g,紫河车8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10-12-9。右眼睑下垂,复视能分清虚实,舌淡唇红,苔水滑,左关渐小。处方:
生石膏40g,知母12g,龙胆草6g,柴胡30g,黄芩10g,当归15g,白芍30g,升麻6g,沙苑子12g,木贼12g,浙贝母10g,玄参30g,黄精30g,车前草15g,紫河车8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2010-12-16。右睑下垂程度减轻,复视亦轻,从天安门走回家约5公里不觉累,病情恢复中,宗上方加减。处方:
生黄芪30g,升麻6g,柴胡30g,茺蔚子12g,木贼15g,沙苑子10g,当归10g,川芎12g,生石膏40g,知母12g, 蝉衣10g,荆芥穗12g,天麻15g,制胆星8g,炙甘草10g,紫河车4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五诊:2010-12-30。右眼睑稍下垂无力,大便次数多,无腹痛,干稀不定,4-6次/日,舌暗苔稍厚腻,脉右关仍弦长。处方:
生黄芪40g,桔梗15g,茺蔚子15g,车前子12g,炒苍白术各15g,木香10g,煨葛根20g,炒苡仁30g,浙贝母10g,丹参20g,生石膏30g,知母10g,川芎10g,炙甘草10g,紫河车6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六诊:2011-01-13。病情稳定,仍有便次多,舌暗苔薄水滑,脉弦。处方:
生黄芪50g,桔梗15g,茺蔚子15g,车前子12g,炒苍白术各15g,木香10g,煨葛根20g,炒苡仁30g,浙贝母10g,丹参20g,生石膏30g,知母10g,川芎10g,炙甘草1g,0防风10g,紫河车6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七诊:2011-03-17。右睑下垂消失,双睑抬举一致,仅11点、5点处有复视,左眼球运动欠灵活,大便减至2-3次/日,舌暗苔稍垢,脉右滑。处方:
生黄芪50g,桔梗15g,川芎12g,沙苑子12g,茺蔚子12g,车前子15g,炒苍术15g,葛根25g,石菖蒲20g,远志20g,升麻10g,槟榔10g,砂仁8g,柴胡10g,炙甘草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八诊:2011-04-14。5点处复视已消失,惟余11点处复视,右关稍滑。处方:
生黄芪50g,桔梗15g,川芎12g,沙苑子12g,茺蔚子12g,车前子15g,炒苍术15g,石菖蒲20g,远志20g,升麻10g,炙甘草10g,黄连6g,全瓜蒌12g,清半夏10g,生石膏3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九诊:2011-04-28。眼睑无下垂,11点处复视,舌尖稍红,苔垢腻体暗,脉两关弦劲。处方:
柴胡30g,黄芩10g,清半夏10g,大枣10g,党参10g,槟榔6g,生石膏30g,升麻6g,葛根15g,连翘20g,生姜10g,炙甘草10g,防风12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十诊:2011-05-05。除11点处复视,其余均恢复正常,舌淡暗苔中根腻,脉右关弦。处方:
清半夏10g,紫苏12g,茯苓20g,陈皮15g,藿香12g,佩兰12g,龙胆草3g,乌梅12g,白僵蚕15g,蝉衣12g,片姜黄10g,炙甘草10g,石菖蒲15g,远志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十一诊:2011-06-16。11点处复视顽固难愈,其他肌无力症状均已恢复正常,嘱其可停药观察。处方:
生炙黄芪各15g,赤芍12g,防风15g,生地30g,炙麻黄5g,茵陈30g,羌活12g,泽兰15g,葛根12g,升麻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案】这个病案的特点是内热盛,此正合《内经》“壮火食气”之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没有开始就补,有热就要清,在清热的过程中,睑垂、复视、全身无力均在减轻,李东垣、王孟英均有“清暑益气汤”,其实,清热也是可以益气的。另《内经》有云:火郁发之,因此,清疏两调,基本未离疏散清热之药,尽管未痊愈,遗有11点处复视,余症均除,病已愈八九成矣。
在临床诊治时,有一个体会,就是医生要清楚病人的病势,清楚了病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病情就会随着方药走,“随拨随应”,越走越好。如果医生没有看清病势,病情就拨不动,治疗起来很别扭,很难出现良效。
专家简介:刘洋,男,辽宁辽阳人,1956年6月出生。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工作,在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肿瘤等方面有独到的理论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以经方辨证理论治疗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肿瘤,内科疑难杂症,疗效较佳,深受广大患者信赖。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使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法、穴位等,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