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特色当成替罪羊
昨天,我转发一篇吴非老师的文章《不要让“特色”课堂把教师活活累死》。在我的朋友圈,文章获得一致好评,大家纷纷点赞、纷纷转发,又纷纷把矛头对准“特色”,好像让教师身心俱疲的始作俑者是“特色”!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是我非常担心的一点,这种非理性的发泄和忽左忽右的思维方式,既能让人们一窝蜂的“创特色”,也能让人们一股脑的“反特色”。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对教育规律的违背,都是对教育使命的漠视,最终买单的都是那些可怜的孩子。
吴非老师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非常明确,他反对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体制政绩观”,并不是“特色”本身。所以他有这样的担心:随着教育界形式主义的泛滥,回想那个“作死”的官僚,真有重蹈覆辙之惧。不同的是,活活累死的不会是官僚,而是长年累月被折腾的校长和教师;所以他对包装出来的“特色”给予嘲讽:学校热衷包报纸版面炒作“特色”,乃至于我们从报上看到任何“特色”已无动于衷。
“特色”这件事确实让基础教育领域广大干部教师为之焦虑,特别是在改革呼声日益高涨、创新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走“特色发展”之路几乎成为所有学校的共同选择。“特色之路”越来越拥挤、越来越难走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路选错了,更不意味着要掉转车头或另辟蹊径。越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冷静和理智,越需要透过纷纷扰扰的“特色”现象反思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特色是手段而非目的。在《学校使命》一文中我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教育从来不追求特色和品牌,只追求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品牌和特色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为了特色而特色、围绕特色而建特色,把路径和手段当成目的和价值的做法导致特色的异化,使“特色之路”进入形式主义的漩涡——这是根本原因。然而这一现象不仅表现在“官僚体制政绩观”上,也表现在校长的办学观和教师的教学观上——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特色”之风愈演愈烈、校长教师苦不堪言的现状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为之效力的也包括校长和教师,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助推者。如果这样下去,“把教师活活累死”,陪葬的则是孩子,他们将被生生的“玩死”。因此,现在要做的不是“反特色”“骂特色”——腿瘸不能怪路不平,是要澄清对特色的认识,站在人的立场上的反思特色,让特色建设回归到它本来的轨道上。
其次,特色是常识而非新论。近些年来,教育领域出现一股呼唤教育常识的声音,非常值得关注。当然,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教育常识,不能把教育常识与墨守成规等同起来,不能把教育常识肤浅的理解为固定的、僵化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学校需不需要特色、教师需不需要特色、教学需不需要特色,千人一面的学校、千篇一律的教学,真的是教育的常识吗?至少我不这么认为。学校开创办学特色,教师修炼教学特色,让孩子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教育,而不是接受形式单一的训练,是教育一直以来的追求,也可以视为教育的基本规律,这才是教育的常识。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是如此,不仅今天这样,过去也是这样。当孩子离开校园之后,那些特色鲜明的学校和个性鲜明的教师以及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将会长久的留在孩子心中——爱因斯坦说,这才是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特色的要求越来越高,创建特色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凭空而降的教育新论。尊重教育常识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不断地改革创新,让特色更符合儿童成长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第三,特色是刚需而非伪饰。吴非老师提出这样的试想:一名小学生,每天在学校上七八节课,每门课的老师都凭千奇百怪的“特色”上课,这孩子他吃得消吗?如果因此而一棒子把特色打死,那我也可以提出另一个角度的试想:一名小学生,每天在学校上七八节课,每门课的老师都凭着一模一样的“特色”上课,这孩子他吃得消吗?暂且不论“千奇百怪的特色”孩子能否吃得消,“一模一样的特色”肯定会让孩子倍受煎熬。特色是促进儿童发展、提升教学品质、推动教育创新的刚性需求,而不是美化课堂、成就名师、打造名校的虚伪装饰。孩子能否吃得消的关键在于我们因何、以何为特色:如果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本着更好地服务儿童的目的创建特色,孩子当然吃得消,还会热烈欢迎;如果从学校或教师的立场出发,本着为学校或教师扬名的目的创建特色,孩子当然吃不消,因为那叫折腾。
虽然特色建设让校长和教师压力倍增,但责任和罪过不在特色,千万别把特色当成替罪羊。是推进特色建设的过程出了问题,而不是特色本身存在问题,不要把脏水和口水泼给特色。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澄清对特色的认识,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特色建设的方式。一味地指责特色只能阻碍教育创新的进程,摧毁了特色,伤害了教育,耽误了孩子。坚守教育常识不等于回到从前或停滞不前。在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的今天,教育人还在讨论要不要特色,岂不是笑话!特色当然要,只不过不要为了特色而特色。
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导致形式主义泛滥的原因不止存在于教育的外部,也源于教育的内部——作为教育中人,我不想隐瞒这点,虽然不中听。在外部环境较为宽松的地方,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吴非老师所说的“千奇百怪的特色”,不乏有人热衷于此,为什么?教育需要反思,教育人更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