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一遍,你真能读出《骆驼祥子》的好?| 凤梨·早茶夜读第170夜

第170夜 | 《骆驼祥子》

不走一遍,你真能读出《骆驼祥子》的好?

文|凤梨

老舍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8月

本周主题

「舆地」

本周主题书

《从大都到上都》

凤梨金句

如果细读过小说,你会发现这里值得梳理的当然远不止这六条路线,地点背后的历史现场,城市空间,以及被时间洗礼后的当下景观、市井氛围,才是梳理与重访的关键,更是帮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找到历史感,空间感,生活感,把民国故事读出当下滋味的钥匙,老舍的滋味与妙处也尽在其中。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今晚的说书人凤梨。

快到年底了,朋友们都在张罗着总结各自的2018书单,其实对我们这种教书的人来说,梳理自己今年读过的好书固然是要紧事,不过更要紧的是回顾一下学生读过什么以及都是怎么读的,效果怎样。这要说起来话就长了,赶上这周的主题是舆地,我们就从这学期的“走读”开个头儿。

上学期重返五四的阅读行走之后,如果没记错,我们这学期应该是有两次走读活动,一次是读过《朝花夕拾》及部分鲁迅小说之后设计了探访学案,学生们周末对阜成门内西二条鲁迅故居进行探访;另一次是读过《骆驼祥子》之后,在班里重新规划了小说中的地点和路线,我带了自愿参与的同学作为先锋队,并实地行走了其中的两条,然后他们在班里做了汇报。

前面一个鲁迅的活动非常简单,我就不多说了,把设计的学案贴上来,再放一段学生的反馈大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下面介绍一下后一个《骆驼祥子》的重访活动。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读胡金铨《老舍和他的作品》(←点击蓝字查看)这本书的时候说过,在胡金铨看来,想读懂老舍,得先读懂老舍笔下的那个北京。当然不是说不懂就读不了老舍,能读,但总归有一层隔膜。

然而对今天这些被家庭学校补习班包裹着的孩子们来说,不只是对北京的一重隔膜,他们对于《骆驼祥子》所描绘的那个时代,以及他们所处的这个当下时代,都有着巨大的想象与理解障碍。怎么消除隔膜,突破文本阅读空间,建立时空想象,召唤生活体验,不只把小说阅读停留在揭示旧社会黑暗、人性堕落或者个人主义奋斗无效的层面,就是《骆驼祥子》导读过程中亟待突破的关键。

所以在完成通读任务之后,我以侯仁之的著作及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为基础用了一课时简单介绍了民国北京城郊基本格局以及城墙与城门。学生对北京地理区域有了框架性的了解之后以及喜仁龙和诸多西方镜头下的照片影像带来的感性认识,我们又用了一课时,以民国三十六年的《北平市城郊地图》和1921年《北平市全图》为基础来梳理《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中提到的地名,并把他们串成几条线路。事实上这项工作舒乙很早就做过了,他梳理出了祥子出行的六条主要路线,并都实际走过。

这份开拓之功固然不可没,但舒乙对线路的整理还是略嫌粗疏,对线路的解析以及重访价值的阐述更是空白。这样导致的结果自然是路线成了北京符号,这些地名的点以及连成串的线到底怎么回事,它们又与故事推演,人物心态,氛围营造有什么关联则完全被忽视了,以至于灯市口西边儿丰富胡同的老舍故居用了这六条路线的说法设计了个小游戏,本意是让小说更为直观且增强趣味,但游戏环节中祥子背景地名及路线的动画呈现完全不具有情境感,甚至还有错误,一句话,猴吃麻花儿——蛮拧。

其实如果细读过小说,你会发现这里值得梳理的当然远不止这六条路线,地点背后的历史现场,城市空间,以及被时间洗礼后的当下景观、市井氛围,才是梳理与重访的关键,更是帮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找到历史感,空间感,生活感,把民国故事读出当下滋味的钥匙,老舍的滋味与妙处也尽在其中。

哎呀,眼瞅又一千多字了,那么我们到底怎么个走法?是闷头傻走吗?还是外地游客京城一日游?哎,放几张图您先看着,至于图片背后的设计嘛,嘻嘻,卖个关子,等周六少年读邻时间一并奉上,敬请关注。

好啦,这就是今天的早茶夜读,关注我们的公号,从此读书有谱系,我是凤梨,周六再见。

更多……耶

本期主题

「舆地」

2018.12.17~2018.12.21

第一百六十八夜:《北平历史地理》

第一百六十九夜:《觅文记》

上周回顾

「旁观」

2018.12.10~2018.12.14

第一百六十一夜:《霓虹灯外》

第一百六十二夜:《环绕上海》

第一百六十三夜:《行将消失的中国风景》

第一百六十四夜:《运河人家》

第一百六十五夜:“寻找中国”丛书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