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大概念”是个什么玩意?

线上教学:“大概念”是个什么玩意?

作者:李广生

北京市出台特殊时期中小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为基本形式进行整合,突出基础、主干和核心课程内容,确保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很多教师一下子蒙了。大概念?大概念!他们充满困惑:何为大概念、为什么是大概念、如何应用大概念?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用最通俗的方式,解答以上问题。于学术而言,必有不规范之处,但我认为,还是先让老师弄明白的好。
一、大概念的由来
大概念是最近二三十年突然冒出来的概念,在此之前,至少一线教师层面很少讨论这个问题。彼时大家关注的不是大概念而是知识点。
上个世纪末,学习科学诞生。为了解开人是如何学习的谜团,认知心理学家针对专家和新手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比较研究。他们发现,专家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其实这不用他们研究,谁都心知肚明,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怎么能叫专家呢。所以另一个发现才是重点,即:专家和新手组织知识的方式不同。也就是说专家和新手的区别,重点不在于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组织管理知识的方式不同。新手所掌握的知识可能和专家一样多,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而专家的知识是有组织的、彼此相互联系的。
专家通过大概念对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新手往往通过表面特征对知识进行组织管理,知识之间彼此割裂。打个比方可能有助于理解:专家的脑子里有一大堆定义、公式等事实性知识,但是它们围绕几个大概念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网络;新手脑子里也有一大堆知识,数量可能不比专家少,但它们是一个个彼此孤立的知识点。
二、什么是大概念
通过比较专家和新手组织知识的不同,人们发现了大概念。到底什么是大概念呢?有人把它定义为“是指在一个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这样的定义过于含糊,一般人看了依旧是一头雾水。还是用具体实例来说明吧: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图形表面的大小”,这是小学阶段对面积的定义,它其实就是一个大概念。围绕这个大概念可以把诸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各种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组织起来,它们都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有关,同时把转换、割补、拼接等技巧融汇其中。但对很多小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是各种基本图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是长乘宽、平行四边形是底乘高、三角形是底乘高除二,梯形是上底加下底乘高除二。很多孩子并没有意识到,它们之间其实存在某种联系。
大概念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1.学科内容,如上面提到的面积就是数学的大概念。2.学习主题,如送别诗的意象就是语文学科的大概念。3.重要原理,如动量守恒就是物理学的一个大概念。4.主要观点,如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就是生物学的大概念。
大概念具有以下特点:1.包容性,也就是足够大,能够把诸多知识联系并组织到一起。2.本质性,是建立本质的联系,而不是依据表面特征把知识组织到一起。3.抽象性,各种情境化知识所共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这就是大概念,其实并不神秘。
三、为什么是大概念?
相关研究表明,专家采用大概念组织知识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便于记忆,而且记得牢固;二是便于调取,准确而顺畅的应用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的原理就不跟大家讲了,还是打个比方吧:
专家用大概念组织知识,他们的大脑像井然有序的房间,各种物品不仅摆放整齐而且分门别类。这样的房间装东西多、找东西方便。所以专家表现出知识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新手用表明特征组织知识,他们的大脑像乱七八糟的房间,东西随处乱放毫无章法。这样的房间装不了多少东西,找起来更是困难。所以新手一方面知道的少,一方面不懂如何应用。
这就是倡导大概念教学的原因,一、可以扩充知识量,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二、促进知识的应用。
四、如何开展大概念教学?
如果以上三点你明白了,那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如果不明白,再看一遍,别急着应用。
1.提取大概念。跳出知识点的惯性思维,考察各知识点的本质联系,从而把大概念提取出来。参考课标是必须且有效的,新版课标都体现了大概念的理念。
2.整合教学内容。教材与课标的脱节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严重问题,在大概念统领下,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3.确定教学目标。大概念学习要通过大单元教学实现,这里的教学目标是指单元教学目标,是本单元学习之后的预期效果。
4.设计效果评估的形式、内容以及标准。寻找达成教学目标的证据,参照《可见的学习》中提出的理论。
5.规划学习任务和流程。开展哪些具体活动以达成目标。
以上便是我对大概念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开展线上教学。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