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变革,正在改变我们生活!
(一)
这场变革,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很多朋友聊天都感慨,最近10年,是我们生活最便利的10年。
想购物,网络上下单;想吃饭,美团上点菜;想出行,飞机票、高铁票再不用去售票窗口,等出租也可提前约车,出了地铁,还有共享单车……
新行业在不断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新职业也在诞生,创造了新就业和福利。
由此,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也就成了很多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灵活的就业,还算可观的收入,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用辛勤与汗水,赢得了社会的认同,也为家里撑起了一片天。
人社部数据显示,这些灵活就业者,在全国的总人数,超过了2亿。
但新的职业,也必然带来了新的挑战。
比如,怎么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他们到底是平台企业的员工?他们或者是灵活就业的打工人?亦或其他?
不同的定位,显然带来的不同的结果,进而又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给不少西方国家带来了不少烦恼。
比如,今年上半年,西班牙正式出台《骑手法》,明确规定,各配送平台需将骑手归类为雇员。
初衷应该也是好的,这样,骑手有了更明确法律身份,更稳定的福利待遇。
但结果呢?
该规定引发了骑手、工会的强烈不满,原因是《骑手法》采取了“一刀切”的策略,忽略了骑手呼吁“拥有自主选择成为雇员”或者“自主选择维持个体劳动者身份”的诉求。
两个月后,配送平台Deliveroo也决定退出西班牙市场,遍布全国的2500名骑手面临失业。
新的法律,本想去帮助行业发展和所有从业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类似状况,也发生在美国。
美国也在探索。
2018年,纽约州也采取“一刀切”,判定Uber司机属于全职员工,既然是员工,那企业就必须缴纳失业保险等各种福利。
结果可想而知,很多Uber司机不干,因为这给他们带来了失业风险。
同年,在宾夕法尼亚州,法庭却裁定,Uber司机属于独立合同人,不享有员工身份该有的最低工资等福利。
不少Uber司机也不满,那我们算什么?
(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万千人的利益。
尤其在疫情期间,新就业形态,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
但国家也看到了问题。
因此,今年7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先后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权益保障文件。
与西方国家的争议不同,仔细研读这些文件,不难发现,里面有着中国的哲学和智慧。
最大的不同,不是“二分法”,而是“三分法”。
传统的二分,即一是“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二是“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但现在,又加了另一种就业形式:“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
这应该也是看到了西方的教训,也借鉴了一些不错的经验。
即:
1,平台雇员;
2,完全灵活就业者;
3,半雇员。
既遵循了惯例,又考虑了新情况,也不乏中庸的智慧。
看到有专家解读,按照劳动三分法的结构,以外卖骑手为例,大部分全职骑手(专送)属于第二类,即“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兼职骑手(众包)属于第三类,即民事关系。
针对第二类的社保条款,政府《指导意见》提出,企业要“引导和支持”。
这意味着新型就业形态,可能不会搞“一刀切”式的社保和“一揽子社保”,要尊重新就业形态灵活劳动关系现状,更要尊重外卖骑手的诉求和意愿。
另外,《意见》也明确指出,“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商业保险保障方案”,即希望通过更灵活和丰富的商业保险等多种渠道,更好地保护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型就业者的权益。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认为,综合看这一系列要求,“意味着监管部门的本意,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而非打压甚至颠覆餐饮外卖的现有商业模式。”
改革有时更多是利益的调整,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在灵活就业上,我们看到,《意见》推出后,美团率先响应,推动落实骑手的职业伤害保障计划,完善骑手社会保障,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后,美团向全国配送和渠道合作商发出倡议。倡议认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事关稳定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
针对配送时间和算法等问题,美团还首次公开了计算规则,以及背后的算法逻辑。预估送达时间,包括“历史数据模型估算时间”、“城市通行状态特性下估算时间”、“出餐到店取餐等配送各场景累加估算时间”和“配送距离估算时间”,而实际订单,则会以其中最长一个时间作为预估送达时间。
经过多轮调研后,美团已将预估送达时间,由原先的“时间点”,调整为弹性的“时间段”。
饿了么也称,坚决拥护并将认真遵守意见要求,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行动落实。
这也说明,中国从实际出发的做法,既最大限度保护了员工的权益,也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
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用创新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这难道不是中国智慧?
(三)
因为互联网,因为骑手,我们的生活,已经彻底改变。
尤其在城市,我们可能已无法想象,缺少了骑手,我们的城市还怎么运转,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充满烦恼。
这个新业态,也给很多中国人打开了另一扇窗。
根据社科院调研《新业态背景下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保障与乡村振兴调研:以网约配送员群体为例》报告,在城市骑手群体中,
21-40岁占比88.1%,
非农户口占比31.1%,
教育程度“高中、中专或职高”占比29.6%;
在成为骑手之前,
有正式全职工作的占46.2%,
自由职业者占33.1%,
而务农群体仅占2.6%。
这种职业,也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份有尊严的收入
以我曾经写过的付江娜为例,她年近40,来自河北农村。她以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老公在吉林公主岭的工地。其余时间,她的人生半径就在河北老家的几十里地里,务农,打零工,照看两个还未成年的孩子。
但去年夏天,家中顶梁柱——她的老公被确诊为白血病。他们辗转到燕郊的一家医院治疗后,付江娜的生活,被迫只剩下了筹钱看病、照看病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病友那里打听到送外卖能补贴家用,这个从前很少同陌生人打交道,大半辈子没出过远门的女人,成为美团燕郊的一名骑手,开始了第一份进城工作。
这份灵活的工作,也为她提供了在燕郊落脚、补贴家用的可能性。这个几乎被病魔压垮的家庭,终于获得了片刻喘息的机会。
这还是一个不错的行业。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以2021年5月收集了8万多份外卖骑手调研问卷为基础,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进行对比:2020年农村户籍骑手,月收入水平为5302元,而2020年我国农民工,月均收入4072元。
当然,如果在大城市,收入会更高一些。
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以汗水换取梦想,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隐忧。现在,政府以创新的办法,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以人为本,也不仅仅只是政府的责任。
最后,几句感慨吧。
1,骑手,将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就业的一个新选择,他们不会一直是骑手,但这会是他们人生某个阶段的最优解。
2,人生不易,他们赚的是辛苦钱,肯定也会有负面新闻,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将心比心,平台方尤其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以及必要的人文关怀。
3,互联网还在加速衍变中,骑手这种业态,也不乏变化可能,劳动三分法是新的起点,不会是终点,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权益,各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4,这种灵活就业,创造了更多的岗位,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们让一个伟大的中国,流动了起来。
一个流动的中国,才是最有活力的中国。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最后,要说一下
善待他们
风里来雨里去
他们挣的都是辛苦钱
多给他们一些耐心
哪怕热心给他们指个路
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