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一二)
伤寒论第98条辨: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原文解释:生病六七天,摸他的脉,迟而浮弱,怕风寒,手脚是温暖的。医生曾用了两三次的泻下药之后,病人出现了不想吃饭,胁下胀满而疼痛,面部、眼睛和周身皮肤都发黄,颈项强硬,小便困难等,这个时候用柴胡汤来治疗,必然会造成肛门有坠重感;本来口渴想喝水,可是喝了水反而出现了呕吐,或者进食以后发生呃逆,有这些症状表现,都不适于用柴胡汤。
这98条辨说的是医生看错了病,病人得病一段时间以后,医生以为病人已经进入阳明证了,脉迟浮弱是说病人的脉浮、弱、迟。所谓的迟脉,就是一息二至,感觉很慢。病人本来就是身体虚的,,阳明证的时候,手掌与脚是热的。
这个医生看到病人手足是温热的,就以为病人是阳明证,于是就用了攻下的方法。用了二三次泻下药,攻下了以后,病人本来身体就虚掉了,攻下的药本来就是寒凉的药,这样一来,就造成胃里面更寒。
当胃寒以后,胃里面的蠕动就会变差甚至会没有蠕动。这个时候,病人吃饭都吃不下去了,所以,胁下就会出现满痛,这个时候,病人的脸孔和身体都会出现发黄。《黄帝内经》里面讲五脏的对五色:肝是青色,心是赤色,脾是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
当病人病重的时候,一看到病人脸整个是黑的,那就说明病位在肾,很多人脸色发青,那就说明肝脏有问题,但是,这些颜色都是枯燥,干干的。所以肝病到后来,整个脸色都发青,青色就是肝脏的原色,那就很危险。临床上,我们见到尿毒症的病人,身体和脸色都是黑黑的。
这98条辨,这个医生以为是阳明病,用了攻下的方法,因为被攻下,所以面目及身体发黄。黄色就是脾脏的颜色,因为脾主运化,是造血的地方,是食物进来消化了以后产生血的地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结果脾脏受到伤害,病人面目和身体发黄,病人在气血两虚的时候,因为造血功能失调了,津液也不够,这时候病人身上的黄,是透过皮肤看过去血的颜色,病人身体很虚弱的时候,看到皮肤上的黄,实际上是血的颜色。
如果是胆有问题的黄,那是阳黄,发起来是光鲜的黄,流出来的汗都是黄的;病人小便难,这时候脾就不能运化了。因为,水从大便被攻掉了。如果在这种状况下,再开柴胡汤给病人吃,结果柴胡汤吃下去后,就会造成下重。
因为病人身上已经寒凉了,小柴胡汤里面有黄芩,黄芩是去热,是寒凉的药,还有半夏去水,病人已经没津液了,下重就是脱肛的现象,大完便后,肛门收不起来了。
下重不渴而饮水呕者,不是不渴,病人会渴,喝了水又吐出来了。因为胃的火已经没有了,胃已经寒凉了,喝了水进去,根本不能气化,不能上承到肺去滋润四肢。所以饮水会吐出来。
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柴胡汤没用了,哕就是打嗝,有哕证的时候,就代表胃气已绝,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用“茯苓四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