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中寻找治疗怯场的良药
文 | 徐丽梅
8月26日至28日,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与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音乐心理学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英国剑桥大学等六十多所高校及科研、医疗等机构的一百六十余名音乐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青年学生参会,围绕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治疗、音乐教育心理等多项议题宣读研究论文、展开讨论。
关注现实问题
注重实证研究
音乐心理学研究音乐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涉及心理学、音乐学、物理学、美学等相关范畴,是一门前沿交叉学科。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音乐感知与认知研究、音乐表演生理-心理研究、音乐审美心理及跨文化比较研究、当代音乐教育与社会心理研究、音乐心理学与脑科学研究、音乐心理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等9个方面的专题进行分组学术研讨。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表示,上音对该学科的发展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基于音乐本体和实践分析,采用跨学科手段的音乐审美心理研究,形成了上音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特色。近年来,在“上海音乐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上音音乐学系和音乐研究所共建“音乐审美心理学实验中心”,增添“音乐审美心理学”博士点开设,招收教育部“音乐表演心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项目博士后等,为进一步展开实证性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将为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提供合作研究平台。
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教授指出,实证研究与实践应用是音乐心理学的两个支撑点。从这次参会的论文来看,具有实证研究性质的论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范畴上都比往届有了很大的增长,例如,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李小诺《具身认知观念影响下的音乐表演心理研究》,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张珏《疫情下音乐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陕西中医药大学讲师庾锐光《远程音乐治疗对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干预研究》,天津音乐学院研究员解红艳、王健英、李国艳《音乐训练提高听障大学生内心听觉的实验研究》等。从参会论题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日益呈现出多元态势。
怯场是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
与会的一些专家聚焦普遍存在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中的怯场心理问题与对策,发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怯场”即“音乐表演焦虑”,也称为“演出焦虑”和“舞台紧张”,是一种在音乐表演过程中体验到过度焦虑和明显压力的感觉,并持续影响身体、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演出焦虑会诱发心理、生理的“反击、逃跑或冻结”反应,导致心跳加速或变慢、呼吸急促或憋气、瞳孔放大、听觉敏锐、皮肤流汗、面色惨白、四肢颤抖或四肢僵硬以及对痛觉感知能力短暂降低等现象。这些生理反应会直接影响音乐家在台上表演的效果,如:钢琴家手指不听使唤越弹越快,管乐和声乐表演者换不过气,弦乐演奏者持弓手会颤抖等。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与央音硕士研究生对3所音乐高校的八百多名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进行了有关怯场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对怯场成因进行考察、分析,并对怯场心理的矫治和干预措施进行探讨。
肇庆学院副教授陈芃倩、陈瑰丽在其研究中指出,演奏者因追求“完美演出”产生的焦虑感,同样会诱发“反击、逃跑或冻结”反应,例如,音乐音量增强(反击)、音乐速度加快(逃跑),亦有可能使脑中一片空白、突然忘谱(冻结)。而在演奏状态下,由于肾上腺素的分泌,各种感官更为敏锐,易造成演奏者关注点转移到更广泛的细节中。据调查,造成演奏时越来越紧张的因素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声音不对,钢琴触键感觉与平日练习时不同,观众里有个我特别在意的人,突然想到正在进行比赛或考试等。
演奏者在紧张情绪下最容易产生的表演状态是:“我的肌肉越来越僵硬,身体越来越紧”;从观众的视角则可以发现,不论任何器乐演奏者,肢体动作幅度会大幅下降,更会如同进入自我保护的状态,身体内缩蜷曲。这些“冻结”的生理反应,是由于此刻的演奏者在自我评估后陷入一种“既不敢攻击却又无法临阵脱逃”的胶着状态。
对于如何缓解怯场心理,有专家提出,通过生理的运动改善心理的焦虑是立竿见影的方法,例如,深层的腹式呼吸、瑜珈、太极、冥想或专注于一个平静的词语及意象,都是有效减缓焦虑的方法,前三者为动态形式,着重在身体的延展、拉伸与平衡;后两者则为静态式,聚焦于脑部运作。
陈芃倩、陈瑰丽在研究中发现,当人进入一个心理舒适区,焦虑感随之而去。在演奏时,如果越来越紧张而陷入“冻结”状态时,不要被动地僵持在台上,而是要说服自己勇敢“反击”。
首先、在动态形式中,演奏者需强迫自己延展四肢,如同太极拳讲究大开大阖,以绵延不绝的“圆”展现动能:演唱时,有压喉咙的现象,当下可以张开双臂或者迈开步伐;弹琴之人,因紧张而耸肩驼背,可以打开胸膛,脖子延伸向上;或者持弓的手不停颤抖时,能跟随地心引力,运用核心肌群扎稳马步、重心下沉、手臂画圆……这些“反击”动作,能放松紧绷的肌肉,进而使压力获得释放。接着以静态式,安全地待在舒适区——即进入音乐世界中,脑中跟着哼唱旋律,提醒自己音乐中的各种细节。这样主动出击、重新回到心理舒适区,才能积极化解因为过度焦虑带来的危机。
此外,不同的音乐家群体怯场的程度也不同,例如,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职业音乐家,对应地演出经验少的音乐家焦虑值会高于演出经验丰富的音乐家;演出性质也与音乐家的怯场心理有关——演奏古典乐的音乐家比其他音乐风格的音乐家焦虑值更高;参与独奏表演的音乐家焦虑值高于合奏表演的音乐家;就音乐家个体来说,不同的人格特质和性别特征所表现的焦虑水平也不同——内向、害羞、害怕评价且有社交恐惧症的音乐家焦虑程度明显偏高。
音乐治疗帮助演奏家改善怯场
音乐治疗以其多样的治疗维度、丰富的治疗手段、灵活的治疗形式为不同人群、不同程度怯场的干预提供了全新多模态化的综合治疗方案选择。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周平、陈韵之在报告中分享了利用音乐治疗手段干预音乐家怯场心理的临床案例。研究表明,音乐家长期接受音乐训练,更容易与音乐产生连结,投入到音乐治疗的设置中,比如,音乐引导想象、即兴演奏、音乐系统脱敏和肌肉渐进放松等。经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治疗师有非常丰富的音乐表演经验,共情能力很强,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