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文(第二十三辑)
榷文(第二十三辑)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但却呈现万物的时间,或者说万物的时间贯穿在文字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之美,在于它对世界、人生的逼真描摹。也便是说艺术的美丑,不在于作品的内容是平淡还是稀奇,是在于是否真实、细腻的表现出世界与人生的细节。本辑的《榷文》推出江宇的这篇《妈妈的手机》便体现出这个理念,文章所呈现的内容是很普通的,但却文章却将它们表现的如此真实,其细节如工笔画,让人看到人物完整、跌宕的心理活动,这便是它艺术上的美学体现。再者,文章的主旨——亲情也是常讲常新的话题,永不乏味,印证了我提出的求学文化。
妈妈的手机
文/于江宇
校园之外的休闲都比不上手机对我的诱惑, 一部手机相伴,我可以忽略妈妈对我所有的爱。然而,这只是我那晚之前对手机的旧看法。
清凉的秋月已乘着暮色挂在迟暮的柳梢头,闷闷的暑气早已被凉风吹走。不太拥挤的街道里,我和妈妈走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中。她又一次来接我过周末,开心是肯定的,只是不能回家。
妈妈让我在宾馆等着,她出去给我修眼镜。
“妈,让我也去吧。”我不高兴地说。
“儿子,你在宾馆洗个澡,休息一下吧,等我回来,咱们出去吃饭。”妈妈笑着说。
“也是呀,是该洗澡了,不过我自己在这没意思,我想出去。”我心里矛盾,不过还是想出去。
“觉得闷的话,你就给你爸爸视频聊聊天,他也想你了。我一会儿就回来。”说着,妈妈把手机递给我。
“好吧。”看到手机,我心中窃喜,便不想跟着妈妈出去了。
妈妈出去后,我就自由自在地拿起妈妈的手机,心里满是激动,兴奋地心花怒放,这次好了,我可以用妈妈的手机痛快地玩会儿游戏了。再说,妈妈一直关注自己的手机,里面肯定有好玩的游戏,这样想着,我快速的寻找着。房间里已经由暗便黑了,可是,我却没心思去开灯,不过也好,借着手机的亮光打游戏更刺激。就这样,我搜索了不到三分钟时间。
“原来妈妈的手机里并没有游戏,那她总是低着头看什么呢。”我失望又疑惑地自言自语到,又翻了一遍,还是没有,只好随便翻看其它内容。
我看了妈妈淘宝的消费记录,惊讶地发现里面都是我用的东西,什么学习用品,课外书,衣服和鞋,还有购物车里待发的我最爱吃的美味食品。瞬间,一股暖流在我的心中涌动,似乎有春芽在萌动。关于我们学校班级家长微信群都是置顶的,所关注的公众号也都是关于学习的,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看到妈妈和老师的聊天记录,夜里十点多妈妈还在和老师沟通我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学校的日常表现。
这时,手机的闹铃响了,这突然的声音让我感到十分吃惊,甚至有点儿害怕,晚上六点分,怎么会有这时的闹铃,在关闹铃时,我看到了另外几个闹铃,晚上九点半,早晨五点四十,中午十二点,这不是我们学校的几个点儿吗,起床、晚休、午饭、晚饭。噢,妈妈,我明白了,您是故意给我定的,准备接听我打来的电话。
妈妈工作很忙,有时加班到深夜,但还是如此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顿时我觉得妈妈的手机就像妈妈本人一样。于是,我把手机放下,开了灯,觉得心神安稳开阔了许多。我听妈妈的话,先洗个澡。洗完后,我安安静静地整理书包里的作业,等待妈妈回来。
“儿子,妈妈回来了。”敲门声响起时,妈妈的声音也传到我的耳朵里。
“妈妈,我洗完澡了。”打开门,我笑着对妈妈说,感觉妈妈比刚才美多了。
“嗯,好,给,你的眼镜修好了。”说着,妈妈将眼镜递给我。
“谢谢妈妈。”我开心地说。
“这孩子,咱们去吃饭吧。”妈妈一边收拾包,一边说。
“嗯,好的,妈妈,咱们吃饺子吧。”带上眼镜,我在镜子边说。
“行,穿上外衣,咱们走。”
外边,已经是华灯初上了,秋风虽凉,但却不冷。
“儿子,你跟你爸爸视频了吗?”妈妈说。
“还没来及的,洗完澡,我整理了一下作业,你就回来了。”我说。
“好孩子,你真长大了,懂事儿了,一会儿回去在和你爸说话吧。”
深夜,躺在床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心里满是妈妈为我忙碌的身影。我起身,走向窗边,月亮拨开那轻纱一般的云朵,将月光撒向人间。
【江一点评】
对于江宇的这篇《妈妈的手机》,起笔我还是要谈到求学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生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好故事,所谓好故事不是直直的、没有任何曲折的幸福喜乐之事,而是能够体现真性情、真苦乐、真成长、真善美的故事。然而,这样的故事并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实际上,一件好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带着曲折与苦痛。江宇文章所讲的故事也是如此的,只是不明显而已,然而这却更体现出了江宇文章的运思之妙,比如文章没有直接写妈妈为自己所辛勤付出的一切,而是通过一部手机来表明妈妈对自己的爱,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却比正面描写更能打动人心。这浓重的情感,如静水流深,不是大起大落式的波澜壮阔,而是含蓄之至的逐渐渗透,这便是最好的人情人性,因为这种含而不露不是谁刻意为之的,而是我们的人之常情。从艺术上来看,我觉得这篇文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文中几个场景的选择是很见功夫的,选择哪几个场景是一个困难,需要细细琢磨哪些场景能够表现妈妈的爱,再者,场景的转换也是一个困难,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处,即各个场景需要怎样衔接。从文中看,这几个场景之间有环境描写,也有精妙的情节设置,很值得玩味借鉴。再者,某个场景中,作者对一些细节的刻画是很令人钦佩的,比如“这时,手机的闹铃响了,这突然的声音让我感到十分吃惊,甚至有点儿害怕,晚上六点分,怎么会有这时的闹铃。”能够察觉到这样的细处,可见作者用心之深了。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