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徐盛篇(下)——知耻后勇
三国良将系列之徐盛(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徐盛重大事件之四——濡须之战
建安二十二年(216)冬,曹操亲率大军从濡须方向发动进攻。孙权不久也来到前线督战,徐盛随军出征。此前提过的徐盛疑惧蒋钦,而蒋钦以宽广的器量化解误会,就发生在此时。
吕蒙、蒋钦共掌濡须诸军,与曹操大军展开激战。在这次战役中,徐盛一扫此前合肥之战失矛落跑的狼狈,为自己正了名。
《三国志·徐盛传》载:时乘蒙冲,遇迅风,船落敌岸下,诸将恐惧,未有出者,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有所伤杀,风止便还,权大壮之。
这段描述非常仔细。当时东吴水军有很多蒙冲战船横在江面,突然刮起一阵强风,许多船被吹到曹军驻防的对岸,徐盛也在其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又不知对方虚实,东吴将士都不敢下船,只能祈祷这阵强风赶紧平息,好迅速撤离险境。
徐盛不然,他领着本部士兵反客为主,主动上岸攻击曹军营寨。可能也是这风刮得实在太大,曹军士兵也都在避风,而且想不到这种天气东吴还会来进攻,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引起不小的混乱。不过这毕竟是临时起意,也不能恋战,于是当风变小之后,徐盛趁着曹军还没缓过神来,就迅速脱离战斗,驾船返回了对岸。
孙权得知徐盛的勇猛,大大地称赞了一番,陈寿用“大壮”来形容。整个《三国志》里“大壮”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张辽在合肥之战的天神下凡,一次就是徐盛突袭曹营。
但是,客观地看待这个现象,大家都知道徐盛这次战功还是远远不能跟张辽相提并论的。张辽是合肥之战曹军大胜的首功,主导了战事走向,更被曹操拜为征东将军。而徐盛这次战功只是小规模突袭,对濡须之战全局没有重要影响,战后也未有记载对其的封赏。
不论如何,徐盛这次能够临危不惧,化被动为主动给曹军以杀伤并全身而退,确实有过人之处。只是要客观看待“大壮”的评价,这就是一种形容词,是陈寿的评价,不要把评价错当成史料。
一个人看待别人是什么样,不仅仅依靠客观事实,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就像著名的苏轼与佛印关于牛粪的玩笑。上期讲到徐盛因为想要惩处蒋钦手下不法的小吏未果,而十几年惴惴不安。十几年后在濡须之战期间,蒋钦主动化解了徐盛的误会,但徐盛却又对另一个人心存芥蒂。
《三国志·周泰传》载:曹公出濡须,泰复赴击,曹公退,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时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并不伏也。
濡须之战东吴主将为吕蒙、蒋钦二人,战后二人均得到升迁,而濡须督的位置则被孙权交给了周泰。在周泰篇笔者讲过,周泰除了在孙权十几岁时保护其从众多山贼追击中脱身之外,正史上周泰的事迹并没有演义中那么丰富,也没有太出彩的战功。
所以,这就引发了朱然、徐盛的不服。朱然且不提,徐盛可是刚获得孙权“大壮”的称赞,结果得到提拔的却是表现并不突出的周泰。可以想见,徐盛不满的情绪全都写在脸上,可能还有一些言语过激,以至于这种不满被清楚明白地写进了史书。
也正是朱然、徐盛的强烈不服,才有了孙权命周泰当众解衣,逐一指着周泰身上的伤疤,要其说出受伤原因。周泰只得如实回答,都是当年保护孙权,用身体给孙权挡刀剑所受之伤。
其他人战功再高,也没有救主功高,更何况濡须之战里也没有人立下决定胜负的大功,除了服从孙权的任命外,任何人都没有更多的理由不服。
结果徐盛也没有得到提拔,不知道是否因为不服周泰而让孙权不太高兴。往好了说,可以认为徐盛是直脾气,想法单纯有不满就表达出来,武人么,有些脾气血性是正常的。但一个内心畏惧同阵营高级将领十几年的人,心眼可能着实有点小了。
徐盛重大事件之五——屡建战功
黄初二年(221),夷陵之战前夕,孙权为避免两线作战,遣使向魏国称臣,成为“魏帝国下的吴王”。曹丕派使者邢贞前往东吴,拜孙权为吴王。
既然是魏国的藩属,自然不能怠慢朝廷使者。于是孙权出都亭早早地等着邢贞。邢贞见东吴君臣都在迎接自己,不禁有些得意忘形,满脸都是骄横的神情。
连曾经的降曹派张昭都很愤怒,更不用说武将们。脾气火爆的徐盛无法忍受,对身边的同僚大声说道:“我徐盛不能建功立业,为国家打下洛阳,吞并巴蜀,才使君王只能与邢贞这种人商谈结盟,真是奇耻大辱!”说罢痛哭流涕。
邢贞就在不远处,自然也听见了徐盛的话。这时邢贞也清醒了些,向同行的人说道:“江东有这样的文臣武将,绝非久居人下者啊!”
邢贞代表曹丕封孙权为吴王,拜大将军、领荆州牧,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等于说吴国的建立,源头在曹魏册封,这当然让东吴群臣非常不爽。虽说实质上曹魏对东吴并没有任何控制力,但以曹魏藩属的身份开国,从情感上确实非常难以接受。
不管怎么说,孙权的吴国建立起来了。既然建国了,自然也要封赏群臣,进行一次集体晋升。徐盛升任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享有临城县的封邑。
不久刘备发兵东进,夷陵之战爆发。陆逊作为大都督领兵五万拒敌,徐盛也随军出征。火烧连营之后,徐盛作为先头部队迅速攻占多个蜀汉营地。刘备逃入白帝城,徐盛、潘璋、宋谦等人纷纷求战,请求立即攻入益州。孙权向陆逊征求意见,陆逊认为继续西进会引来曹丕趁虚而入,于是东吴大军迅速撤回。
果然,曹丕点起四路大军从洞口、濡须、南郡三线齐发,对东吴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势。最终三路攻势全部被化解,东吴不仅取下荆州,还连退蜀、魏两波猛攻,声势达到鼎盛。这也是战将与主帅格局的不同吧,徐盛眼里只有战斗,攻城略地建立战功,而陆逊则能考虑全局,权衡利弊。
曹丕的四路大军中,东路军主帅为征东大将军曹休,率领张辽、臧霸、贾逵、王凌等大将直扑洞口。东吴方面以前将军吕范为主帅,带领徐盛、全琮、孙韶等五路军迎战。
《三国志·徐盛传》载:休使兵将就船攻盛,盛以少御多,敌不能克,各引军退。
冬季的某天,恰逢台风过境,东吴战船被刮得七零八落不受控制,多达数千人溺死在江中。还好徐盛没有慌,积极组织东吴将士自救,把战船又重新聚集起来,返回营地。之后徐盛稳扎稳打,在兵力处于弱势时也没有让魏军占到什么便宜。
随后曹休以臧霸为先锋攻打徐陵,徐盛、全琮趁对方撤军时发起反攻,斩杀魏将尹卢。战后徐盛升迁为安东将军,封芜湖侯。
徐盛重大事件之六——百里长城
黄武三年(224),魏文帝曹丕再次打起伐吴的主意。
徐盛献计,认为应该把建业城外围修筑土台,扎上篱笆,在土台上用草扎成一座座假的城楼,长江上再大摆战船,以吓阻曹丕。其他将领们都觉得这玩意骗骗傻子还行,不可能糊弄住曹丕,但徐盛坚持己见,力主扎篱笆筑草城。孙权觉得,反正也没什么损失,试试就试试呗,便批准了计划。
长江边最不缺的就是野草,利用起来简直不要太方便,很快沿岸守军便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数百里防区迅速建成了一座草长城。
《三国志·徐盛传》载: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诸将乃伏。
说来也巧,曹丕是第一次亲眼见到长江,并不熟悉当地环境。只见到对岸雾蒙蒙一片,看得很不清楚,隐隐约约似乎有一道城墙在岸边绵延不绝,一直延伸到视线之外。曹丕大为震惊,怪不得孙权敢定都长江边上的建业,原来东吴居然已经修筑了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且不说水军东吴本就占上风,即便打过去,也会被这道城墙挡住,实在很难办。
曹丕内心的惊讶当然也会反映到指挥上,必胜的信心消散大半,加上恰逢江水大涨,对岸的虚实更加无从得知。不久,曹丕便决定撤军。这场疑兵之计大获成功,东吴诸将对徐盛佩服不已。
看来徐盛不光脾气火爆,也是有一定智谋的,尽管曹丕退兵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徐盛的百里疑兵对曹丕的影响,应该占到很重的程度。
黄武中年(224-229),徐盛去世,其子徐楷承嗣。
客观地讲,徐盛在名将如云的三国时代并不算一流将领,毕竟所谓江东十二虎臣,不可能水平全都一样,肯定有个高低之分。综合来看,徐盛应该属于排位比较靠后的类型,论资历比不过程普、韩当;论大功比不过黄盖、甘宁;论忠烈比不过陈武、董袭;论亲疏,比不过凌统、周泰。而且纵观徐盛相关史料,他的许多战功是同其他将领一起立下的,缺少对战事整体有重大影响的事迹。
不过正如笔者在上篇开头说的那样,人们关注三国的焦点在于大人物主导的精彩故事,运筹帷幄的是他们,而实际冲锋陷阵的,更多还要靠徐盛一类的战将。观察徐盛,也有助于我们认识那个时代,不那么传奇、不那么突出,却是各个势力不可或缺的战将,使我们对三国历史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