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山笋儿才冒尖尖绿​II范富勤(浙江省)


山笋儿才冒尖尖绿

☆范富勤(浙江省)

浙西山区四山里境内的竹林有成片的,长得郁郁葱葱,阵风过后竹林如同被搅翻的大海波涛汹涌;也有小面积的竹园,逶迤连绵的万山丛中点缀的那一抹抹翠绿,显得万般的妩媚耀眼、妖娆动人。山里的竹子品种太多,有屋檐高碗口粗的,也有两人来高婴儿手臂般粗的,最细小的竹子还没一人高长得比小手指还细。山里人说白了能正确叫出竹子名称的恐怕只有那种能做蔑器的大毛竹。大毛竹的嫩芽叫毛竹笋,其他的竹笋愣愣得分不清品种归不了类别,只能按收获庄稼的季节大致来区分。收割大麦时的山笋儿叫大麦笋,收割小麦时的山笋儿叫小麦笋,对于高山上那种笋季特长的笋没多少文化的山里人也取不上好听的雅名只管他叫“十大头”。还有好多种山笋儿山里人木讷的嘴里实在喊不出名了只能统称叫“山笋儿”。
毛竹笋味道最鲜美的季节当属冬季叫冬笋。生活在四山里的村民在包产到户前的岁月里虽是“近水楼台”但也“得不了月”,想品味一番近在咫尺的冬笋的美味那是一种奢望。不要责怪队长心狠、无情、残忍,队长也是人,家里也有饿着肚子的孩子,他也想吃啊!但为了整个生产队的社员同志们着想,这埋在地底下的一颗颗冬笋,到了春夏季节就是一颗颗参天的毛竹啊!山里人家谁家少得了一年不做蔑器?拔猪草采茶叶的竹篮、生产队挑粮食的箩筐,挑栏肥的脚箕,手提的簸箕,晒粮食的地垫,晒番薯萝卜的大筛,筛米筛面的小筛,还有饭篮米斗篮,床上的蔑席,更有那个不让人冻死的手炉,-----林林总总的这些都用得着大毛竹啊!
那年月,人均三分田的四山里,生产队分得的那点口粮哪填得饱一群如狼似虎的小兔崽子的肚皮。“娘,我的肚子好饿呀!”“娘,我也饿!”“我也饿!”-----,做娘的哪有不知自己孩子不饿的道理,照得见人影的几碗稀粥下肚几泡骚尿过后消耗得荡然无存。自家的男人白天忙完队里的活收工后还要上山割草垫猪栏,好增加栏肥的份量换工分。而自己除了服侍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睡,还要饲猪养鸡,完了再到生产队挣工分。累死累活没日没夜的干就是喂不饱一家人的肚子。有着四个孩子又挺着个大肚子的荷花婶没辙了,“昨晚上听见打雷了,听老人说'过了惊蛰山上的笋儿就该冒尖了’,你们明天上山去找找?”“等笋儿长高了好找又可以多些吃!”七八岁的小男孩该懂事了,在四山里已经算不上小孩了,暑假里得上生产队挣每天的半分工分了。“村里人谁家不惦记着呢?等山笋儿长高了,到那时别说山笋连笋壳也吃不到了!”到底是做娘的想得周到。于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拿着小锄头上山去寻觅那能填饱肚子的山笋儿了,这一幕看得做娘的心好酸好疼。
别看小小的山笋儿,在苦命的山里人眼里那就是活命的宝贝。雨后的春笋节节高正是采笋的好季节,天不亮许多人家勤快女人已早早起床,寡妇采莲对着年迈的婆婆说:“婆婆,这几天看着孩子们饿的难受我要上山找山笋儿去,您老辛苦点起床烧粥孩子们还要上学哩。”附近的山,低矮的山,别说大人了,就是小孩子也是寻寻觅觅搜寻了好几遍,竹林差不多都被翻烂了。“看来我得上'石猪栏’高山上去寻了。”采莲自言自语一头扎进山里的大雾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采莲背着沉甸甸的一围裙袋的山笋儿回村时,着实让瘪着肚子的四山里人嫉妒,“他婶,你的山笋是那座山寻来的?”问者也是村里有名的“米斗篮”(经常拎着篮子向人家借米)淑淑娘,她也知道是白问,人家告诉你不是明摆着把到手的山笋送给你家吗!不要责怪采莲的气量太小,她家的孩子还在“嗷嗷待哺”嘞!
一家老小都是剥笋的高手,拇指食指捏着笋尖一折,然后把山笋绕着食指转,山笋的一半壳剥了,另一半再绕着食指转,一根嫩白的山笋剥好了。大概是急着吃的缘故,大人孩子一起发力一围裙袋的山笋不一会就剥完了。孩子们围着大锅台尽情地闻着蒸气里传来的阵阵笋香享受极了,“娘,山笋啥时候熟呀?”大儿子忍不住发问。采莲愣了一下,不对呀,大儿子这时候应该在学校读书啊!回过神来的采莲拿着刷帚劈头就打:“打死你个不争气个东西,你也想像娘一样在大山里过一辈子苦日子呀?!”大儿子委屈地说:“娘,我们家的粥像水一样我吃不饱啊!娘,就让我吃一根山笋,就一根,好吗?”“娘,就让哥哥吃上一根山笋再去上学吧!”小伢儿们齐声附和。采莲眼泪脱框而出紧紧抱着大儿子,“儿呀,你爸去的早娘也是没办法啊!”懂事的八岁儿子回应说:“娘,我一定好好读书,长大了一定不会再让全家人挨饿!”母亲欣慰地笑了。
山笋的品种实在太多了,多的让人眼花缭乱。有些山笋四山里人口口相传是不能吃的。但有着五个孩子还有几个光棍兄弟跟着他吃饭的根法实在挡不住那种叫不出名的山笋儿的诱惑,看那笋长得刀柄样粗,足有两尺来长,而且长得密密的,山笋的壳黑黝黝的斑纹透着诱人的油光。“我就不信了,这么好的山笋还怕吃死了不成?”当根发挑着满满一担山笋回家时,当年当过国军武汉警备处处长的老父亲度过步来望了望山笋,摇了摇头叹口气说:“饥不择食,饥不择食啊!”根法当即发火了,“难道你还有更好的东西用来充饥?”老母亲迈着小脚打着圆场说:“也许能吃,再说了儿子花大力气拔来的笋扔了也怪可惜的。”一大堆的孩子们见奶奶如此说便围了上来七手八脚的开始剥笋,孩子的娘便不再犹豫开始锅里舀水火塘生火准备煮山笋了。
锅里的水蒸气从锅盖的四周徐徐溢出,一股山笋的清香盈满整个屋子,“难道古人传下的话有假?”这是老爷子的疑问。“但愿这辛辛苦苦弄来的山笋儿能吃,不然只能喂猪了。”根法说。“能喂猪就不错了,说明这笋没毒,没毒就能吃!”这是五个孩子的娘说的。开锅了,孩子们顾不得烫,你一根他一根的抢,山笋最先到嘴的大女儿“呸,呸”的拼命吐,“苦死我了,苦死我了,比赤脚医疗站的药苦多了!”没到嘴的孩子们面面相觑,尽管嘴边流着口水但不敢再往嘴里送了。“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呀!”老爷子度着方步走开了。这事成了当时四山里人的一大笑谈,从此这山竹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名——苦竹儿。
晴天的山笋长得慢,要是好几天老天不下雨了,盼望山笋长得快的山里人不知从哪朝哪代传下的秘笈:将笋壳摊开折上三折然后回复成圆锥形,再用手在凸出的笋壳上细细的撕开,俨然成了一把小伞,把它丢在大门口的空地上老天就会下雨了。据四山里的老人说这方法十有八九灵验,嗨!为了这永远填不饱的肚子什么法子都用上了。
山笋绝配的烧法是腊肉炖笋,腊肉鲜红似火,肉质香味浓郁,鲜笋清脆,得以肉汁的滋润那叫一个美呀!但那时的山里人家别说腊肉了,就是生产队分的一点菜油平时烧菜也不够用。但凡家里有山笋饿急了的孩子们是顾不上太多的,将山笋一掰为二蘸着盐狼吞虎咽的吃。就这样吃当娘的也会数落几句,“败家仔,你就不能少沾点盐?家里买盐的钱还在老母鸡屁股洞里呢!”
四山里的孩子也有看着家里有笋但吃不上嘴的时候。快清明了,毛竹笋长得老高了,由于整个的冬季没人挖冬笋,春笋的长势特别的好,密密麻麻的满竹园都是。但太密集了影响毛竹的质量,因此每年到了此时生产队都要删除一些发育不太好的春笋,每户人家都能分到一些。由于毛竹笋是稀罕物,各家各户即使再饿也舍不得吃,将切片煮熟的春笋晒干了留着家里有贵客的时候用。
靠山吃山这话一点不假,生长在四山里的人是幸运的,一年有大半年的时光有山笋吃。最早的是天雷笋,每年惊蛰前后就有,一听天上打雷就拼命的从土里往外拱,早早露出诱人的绿尖尖。接着是大麦笋小麦笋,如枪似剑的枪笋。还有许许多多报不出名的山笋。最后粉墨登场的是笋季最长的“十大头”,一直到收割晚稻季节还有,只不过这种笋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上。但为了填肚子“十大头”的竹园子哪怕在天上饿急了的山里人也敢造天梯登天,最终山高路远的“十大头”的竹园成了勤快山里人的外婆家,成了山里人的菜园子。
四山里山势陡立植被茂盛,采笋的难度可想而知,穿着草鞋的脚被戳破是平常的事,雨后的山地特别的滑,冷不丁地摔个仰八叉或栽个狗吃屎只要能站起来,只有自个“呵呵”苦笑找乐的份。身上的衣服一不小心就被茂密竹林里间杂的荆刺撕破,手臂上脸上被植物或割或戳弄得血迹累累,只要不弄瞎眼都算不上是什么大事。要是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淋了个“落汤鸡”那又如何?就当是又洗了一次“淋浴”罢了,反正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但采笋人也有三怕:蚁窝、野蜂窝和蛇。竹林里的蚂蚁可不是家门口那种小不丁点的那种,浑身漆黑足有半公分长,不小心踩到穿着“迷彩服”“不老罐”般大的蚁窝那你就倒了霉了,里面涌出的“千军万马”嗖嗖地从你库管里往上爬,胸前背上脸上还有那私密处,他可不管不顾的无处不在。咬得你顾头不顾腚的直跳脚;山里有一种野蜂叫“长脚蜂”,比家养的蜜蜂大多了,它的巢筑在半来人高的枝桠上,隐藏在竹叶下,采笋人不经意间碰到会遭到“长脚蜂”的疯狂报复,裸露在外的头部是它的攻击重点,不蛰得你“鬼哭狼嚎哭爹喊娘”誓不罢休。如果你带着浮肿不堪的脸甚至眼睛眯得只剩下一条缝就此空手回家了那样是得不到村里人同情的,山里人哪有那么娇贵!家里的父母更是不依不饶的骂:“蜂蛰一下又死不了人,你回家喝西北风呀?!”
蚂蚁、长脚蜂最厉害总不至于要人命,采笋人最怕的是竹林里的毒蛇。地上的蛇只要小心点运气不太差的话也许能躲过,怕就怕隐藏在竹子上的“竹叶青”,蛇身的颜色几乎跟竹叶毫无二致,呆子老婆就曾经着了“竹叶青”的道,差点没了命。好歹四山里有各种各样有着“独门枪”手艺的“异人”存在,专治蛇毒的生来癞头不用求情不用报酬二话没说早把山上采来的草药嚼烂了敷在呆子老婆被蛇咬伤的大腿上。
竹笋是宝,竹子更是山里人的宝中宝,大毛竹不仅限于家用还是建筑的好材料。粗粗细细高高矮矮的小山竹是造纸的好原料,每到秋冬季节,女人们就拿着砍刀上山砍山竹然后运到供销社换钱补贴家用。
如今的四山里人竹笋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土生土长的四山里人无论走得多远总是难以忘怀家乡带着野性带着泥土芬芳的山竹笋 。远在家乡的老人都记得每年给他们寄上一捆捆晒干的山竹笋,里面不仅仅是记忆深处那最熟悉不过的笋干味,咀嚼出更多的是浓浓的思乡情!

作者简介

范富勤 , 笔名,范风永存。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员,金华市作协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 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万字,曾获乡愁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万来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潇湘文化杯全国原创散文优秀奖。重庆杯“中国最美游记”优秀奖。“父亲的野蜂情缘”入编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原创散文优秀作品选》第一辑。网络作品在《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网》《中国散文网》等文学网站多次获头版推荐阅读,同时被多家知名高校网站转载。散文网有文集,山海经《故事中国》有专辑。“白岩寺'第一高峰’”已被收录《语文新课程资源库》。“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多次斩获大奖。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点击查阅)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