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庙宇
道教庙宇有很多名称,早期有“治”、“靖”、“庐”、“馆”等,“宫观”是其后期总称。道教“观”之称起源于汉武帝,按《说文》,“观,谛视也”,就是要“好好地看一看”,武帝为了“好好地看一看”天上的神仙,便建造高大的建筑以登高望远,所以有“蜚廉桂观”、“益延寿观”之建,北周武帝时将“道馆”统一称为“道观”。道教“宫”之称起源于唐玄宗,公元741年,为了祭祀老子,玄宗下令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皇帝”当然要住在皇“宫”中,所以次年玄宗下令将“庙”改称为“宫”。宋徽宗时更建造“神霄宫”来供奉自己的神像,从此以后,“宫观”成为道教庙宇的总称。后来较大的称为“观”,受过皇帝册封的叫做“宫”,较小的称为“道院”、“堂”、“洞”等,遂成定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