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麒 | 师者有心,采撷智慧——读陈方梁教育随笔《在路上》有感

师者有心,采撷智慧

——读陈方梁教育随笔《在路上》有感

作者 章麒

陈方梁老师作为浙江省优秀班主任、高中特级教师的宁海籍著名教师,著作颇丰。他是少数几位一直扎根宁海教育界的特级教师,在宁海中学就读时,我有幸承教在陈老师的门下,他是我们文科班的政治老师。

读书时,陈老师给我印象就是瘦小却智慧超群,与学生们随和亲密,丝毫没有年长老师的架子。当时除了年轻的老师,40岁往上的老师还是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陈老师上课时旁征博引,作业量又少,颇受我们学生喜爱。

因为高中时期在本地网站上发文章,认识了“原木”这个作家,后来得知原来就是陈方梁老师的笔名。这几年又发现,陈老师悄悄把笔名改成了“朽木”,他一直甚喜把自己比作木头,而原木到朽木,透露着他淡泊名利、激流勇退的高尚境界,也有着他世外高人般的自谦。

但是他的智慧、精神和风采一直影响着他的学生、后辈们,他作为一棵原木早已日渐繁茂,如今更是葳蕤生光!

当我从事教师职业以后,有一次与陈老师见面,我随口提及找不到他2005年出版的教育随笔集《在路上》。为此,陈老师慷慨赠书,我欣喜若狂,不巧最近俗事缠身,但我还在见缝插针细细品读陈老师的文字。

首先,令我惊叹的就是陈老师的思考无处不在。他因为阅读《读者》上一则小故事思考教育理念,“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你又怎能知道哪一朵会开得最美丽?”呼吁教育工作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长处,都会成为某个方面的人才,我们需要坚信这一点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他读《论语》,从孔子的理念提出“教育无非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教育需要简单和稳定”。这对目前忙碌的教育现状提出了质疑,也令人沉思。

书里面还有许多他阅读体会,他一直坚持阅读坚持自我提升,正说明读书对教师职业的进步是非比寻常的重要。

其次,就是这10多年前出版的著作,内容多是陈老师从教二十余年的随笔,却已经鲜明地提出,现在看来都非常革新的教育观点。

比如,他认为“教师是学校中具体的服务者”“而且要服务好”,教师的“服务应当是善意的,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而不是根据你的主观意志来主宰他们的;他们有权利发展自己的个性,也有权利得到平等、公正的教育。”

这样的疾呼是来自于陈老师自己的观察,因为他看到把学生赶出教室、找学生谈话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课堂上一切老师说了算……这些现象令他不安。

可惜,这些现象经过十多年,还是存在当今的教育机构里,令我更感到陈老师教学艺术的充满了善良之美。

陈老师还提出,身为教师需要有梦想、会感动、个性鲜明、充满好奇心,绝不能一本正经、死板守旧、顽固不化。学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是很大的,身正为范这个教育真理并不过时。

当然,课堂的教学还是陈老师思考最多的,他明确提出教师在课堂应该是“退三步”:在主导地位上退一步,“变主导为引导,引导就是带路、指点的意思”。在教学关系上退一步,“师道尊严已没有意义,你要做的是老老实实地和学生一起学习”;师生关系上退一步,“要和学生做朋友……以心相知。”在十多年前能提出如此震耳发聩的呼吁,如此旗帜鲜明的观点,不得不令我折服!

随着阅读深入,我感受到陈方梁老师的伟大,他坚持在一线从教,更是长期任教高三毕业班,有机会升职却放弃,这背后都是他浓浓热爱教育事业的真情。

我们作为年轻的教师真的要好好认真的思考自己是为什么从教的。有些人是为了考进来有稳定的工作,所以混混日子、玩玩手机就一天天过去了;有些是为了成绩,兢兢业业、辛勤工作,按头饮水、强行灌输,把学生教成了没有个性的机器;还有些坚定维护自己教师的权威,不允许孩子质疑,不允许孩子选择,硬生生把学生整成恐惧自己的“乖宝宝”……我们都需要反思。

陈老师在自己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观察、思考,对教育现状的方方面面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在基础教育上,陈老师认为目前的基础教育着眼考试科目,“渐渐丧失了创新人才最重要的自信,不迷信权威,情感态度,个性特长等等”,“我们的教育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一开始就竭尽全力、不讲方式,结果扭伤了脚”。他认为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素养、信心,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些人才才会持续发展。

比如换位思考,陈老师化身学子,针对当前教师按头饮水、题海战术的教法,发出一声声对老师的质问,“你受过专业训练,也不缺乏实践经验,你知道如何培养人才,可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比如终身学习,陈老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自己读书和学习的经历。他进入宁海中学任教,图书馆里面登记借书记录最多的就是他,他认为教师自己不学习,就无法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只有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陈老师还提出“和学生一起读书”,教师要阅读学生的课外读物,了解学生的喜欢,“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和个性特点”。

还有如跨学科教学,陈老师很早就意识到在基础教育教师要懂得跨学科的知识,“政治老师读地理、读历史……读它个融会贯通”“最好是语文也读,数理化也要读,读它个文理兼通”。当然看起来要求有点高,但是的确是我们身为教师需要追求的职业境界。

另外,在德育方面,陈老师思考得更多,也实践得更多,他提出的让“德育五味俱全”,至今还是各校的德育工作模板。他把平时做的德育工作的经验全部记录下来,比如办刊物、预警机制、教师给学生写信等等。

班主任工作上是日常德育的重点,陈老师认为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班主任优势”,要转变意识,把决策权放回给学生,增加师生互动交流,这样才不会形成班主任累死累活,却和学生有隔阂的现象。陈老师认为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去学生家里走走,跟家长拉拉家常,用心去做好家校沟通,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是事半功倍的。

陈老师在职业上是成功的,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不断的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记录、积极投稿,他在教科研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他在教学一线、德育前沿的成绩也同样的精彩。应该说他身为政治专业的教师,教语文、当班主任、做学生的朋友,他是真正在用心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读了陈老师的这本教育随笔以后,我越来越坚定自己的理想,越来越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向陈方梁老师学习他的那份专注,那份执着,以及那份坚持。希望我们年轻教师一起来多读这些前辈的心得,一定会跟我一样受益匪浅的。

作者:章麒,热爱本土文化,一手文字一手美术的小学教师。

(0)

相关推荐

  • 又一老师被学生家长打了,脸被家长抓伤!

    又一老师被学生家长打了,脸被家长抓伤! 小编语:  中国一些地方教育环境呈现出一种病态,动辄就对老师大打出手. 为什么近几年来关于殴打辱骂教师的事件成出不穷,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是为什么?通过屡屡发生 ...

  • 最美教师陈世国:用青春、激情与责任守候

    在岁月的轮回中,陈世国老师用他青春的激情与责任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十九个春秋.2000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201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茶店子镇中心小学年级班主任工作,兼任学校教务主任工作. ...

  • 陈欲胜:教育的尴尬和教师的尴尬——从沅江弑师案说起

    教育的尴尬和教师的尴尬 --从沅江弑师案说起 陈欲胜   2017年11月12日晚,湖南益阳沅江市公安局官方通报称当日下午4时许,沅江市三中高三某班学生罗某杰(男,16岁,沅江市草尾镇人)与班主任鲍某 ...

  • 陈栋梁:爱岗敬业 润物无声

    陈栋梁:爱岗敬业 润物无声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盛泽中学的"江苏省优秀教师"获评者陈栋梁便是这样一位老师. 今年40岁的陈栋梁虽然有着区兼职教研员.区兼职教 ...

  • 章麒 | 门里密码 ——浅读诗人阿门的《半生史》

    门里密码 --浅读诗人阿门的<半生史> 拿到宁海县作家协会主席阿门的第六本诗集<半生史>,畅快淋漓一口气读完,这是一部立足青春岁月.回首过往年华的作品,独具个性特色.整本诗集共 ...

  • 章麒 | 喜迎国庆 诗歌齐颂——读阿门诗集《颂歌再起》

    喜迎国庆 诗歌齐颂 --读阿门诗集<颂歌再起> 作者:章麒 阿门诗集名为<颂歌再起>,用自己最熟悉的诗歌,歌颂着诗人眼中的美好.我在读诗时,总是被诗人浓厚的.单纯的对家乡.对人 ...

  • 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上):陈行甲命中的两个贵人

    网购陈行甲的<人生笔记>到手后,便一口读完了该书的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说实话,该章节的后半段我是含着泪读完的. 陈行甲出生于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而他的母亲,则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

  • 白老丝语丝824:走进你的世界(第16章)十六、智慧父母:时时处处皆教育,点点滴滴总关情。

    十六.智慧父母 有空的时候,李美丽会拿出育儿书籍来看,有启发的地方,还会画重点,读给程幸福听. 李美丽对程幸福说,你看书上这样说: 母亲决定孩子的智商,父亲决定孩子的情商. 母亲对孩子智商的影响是父亲 ...

  • 有“你”,觉得更美好-----读汤勇《教育的第三只眼》有感

    初识汤勇局长缘于李晓玲名校长工作室这个平台,而今更有相见恨晚之感慨! 细读汤局长<教育的第三只眼>后,为这位执着于教育几十载,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的前辈肃然起敬,透过字里行间,我眼前仿 ...

  • 陈方梁 | 想做一只猫

    想做一只猫 作者:陈方梁 想做一只猫,在做了许多年人之后. 曾经很为做人自豪.在力大无穷的水牛被小小的我牵着走的时候,在手捧书本为动人的故事废寝忘食的时候--因此一直相信那段传说:上帝造了人类及万物之 ...

  • 陈方梁 | 老灶头

    老灶头 作者:陈方梁 家乡于我们这一代不仅是精神的家园,也是偶尔回归的落脚之所,但整修过几次的老屋依旧抵不住时光的侵蚀,已难以承载不断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家人聚集.几个兄弟商量后,在老屋后面原来养猪. ...

  • 陈方梁 | 高中生活二三事

    高中生活二三事 作者:陈方梁 作者高中毕业照 1974年初秋,一所区属高中在所辖的5个乡,招了两个班的高一新生,我是其中(2)班的一员. 一.特殊的开学典礼 报到的日子天已渐凉,但我们的心是热切的.这 ...

  • 陈方梁 | 我的二弟

    我的二弟 作者:陈方梁 二弟的墓 一 我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记得那天是小年夜,你29岁. 29岁就走完了一辈子,我们都没有准备.所以当我赶到医院,看到你已经没有呼吸的身体,我忘了悲伤.我不相信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