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架起心灵的桥梁
陶海浦
一、产生背景
寺河乡位于灵宝市南30余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信息较封闭,学生家庭住地偏僻,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子女教育不关心,对子女起到了负面影响,导致学生没纪律差,没有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目标。一部分家长不能主动,甚至不配合学校教育以致出现不少的“潜能生”。
二、个案基本情况
1、生长史:
A生是出生在一个住地偏僻的有三个兄妹的家庭,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无人照顾孩子,把三个孩子寄养在爷爷家,由于爷爷奶奶没有文化,又年迈体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调皮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2、个性特点:
A生性格属外向,开朗、活泼好动、贪玩、马虎、自控能力较差。
3、经多次谈心,了解到他刚开始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贪玩、马虎,他到了四年级时就经常因为做错题遭到老师的斥责。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而老师、家长常常斥责他,他开始丧失对学习的自信,也养成了许多的坏习惯,上课经常说话,用父母打工回家回来的钱吃零食,所以常遭到批评和指责,又缺少父母的沟通,他在这种情况下,从一个学习中学生转为一个不认真学习,破罐破摔的学生。
三、原因分析
1、老师对这种特殊学生采取不负责任的放任不管的方式,以及多批评,少鼓励的教育方式下,厌恶教师情绪开始滋生、发展、对抗教师的教育。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丧失学习兴趣后,上学只为了玩,消磨时间。
3、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爷爷奶奶管教不利,教育方式简单。
四、解决措施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A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是长期逐渐形成的,矫正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去努力,全方位入手,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矫治。
1、从小事入手,尽量的把力所能及的小事交给他去做。比如,卖班级共同收集的废品等。从而让他知道老师并没有淡忘他,同时,对他自己的闪光多给予表扬,错误少批评。慢慢的他自信心有了提高。
2、多沟通交流,多和他聊天,多关心他,让他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爷爷奶奶生活的困难,老师对他的关心,同学们对他的信任。让他知道没有知识的可怕,成绩是靠自己用勤奋得来的。例举一些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他,树立较强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心置腹的交流之后,他开始逐渐的接受我,对我的劝说有了一定的接纳。
3、发动同学共同帮助,在他出现厌学等情绪时,就动员班内和他关系较好的学生来关心他,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因此,留恋集体生活,感知集体的强大,对学习产生兴趣。比如说在派座时,把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派做他的同桌,督促其进步。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A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学习兴趣也有了,同学关系也融洽了,心情比以前愉快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4、通过多次家访建议其家长对学生多关心、多教育,少一些埋怨,多一些鼓励、督促完成家庭作业。常与教师联系,反映情况,通过多次家访,互相熟知他的具体情况,从而共同督促孩子进步。
五、基本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上有了一定的积极性。教师节那天他在我的书本中夹了一张贺卡,上面写到“陶老师,你对我真好,我一定努力!”,通过对A生的教育过程,使我认识到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他们才能接纳我们,信任我们,尊重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尊重学生才能换得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对老师的教诲刻骨铭心,不断取得进步。
六、推广普及
在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交流会,这一成功的案例被校长采纳,会上要求各班挑选本班“潜能生”,了解学生制定辅导计划,逐步对潜能生进行教育,首批全校12个班进行了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七、社会反响
首批教育取得成功后,“潜能生”家长联系中家长都纷纷表示学生在家听话,学习成绩提高了,街坊邻居对学生的评价也好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也高了。
这项活动小着说对“潜能生”本人有了新的开端,大着说对寺河乡教育,寺河乡的未来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共同与学生互相沟通,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理想的桥梁。【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