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被看见:社工对边缘困难群体的帮扶思考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欧玲玲
单位 | 中山市民生公益服务中心
去年9月起,【社工客】发起60天新社工成长训练营。旨在为新入门的社工同行,提供基础性、启导性、实务性的训练学习内容。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发起3期,期期爆满,备受欢迎!60天,几十位实务派前辈经验分享,3位行业大咖空降授课,带领大家走过从小白到入门的成长升级之路。2020年,当打之年,一起成为能打能挑战的合格社工,第4期还有席位,快来占位,详情请戳下图↓↓↓
笔者在做社工的几年,接触除了政策内保障的困难群体之外,还会遇到一类特殊的困难群体,他们是实际收入可能高于低保之类的政策线,但是因为种种因素,生活比政策保障的困难人群还困难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政策难以覆盖到或者难以提供足够支持的边缘困难群体。
刚刚做社工的时候,限于经验和知识的匮乏,看到这些情况总是很无力,一边做一边思考和学习,一直在追问自己:社工能为边缘困难群体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如何改善这整个群体的处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一路探索,试图回答自己。如笔者机构去年承接的一个镇区项目,在调研期间,我们团队了解到该镇区作为该市的老城区,旧城区老化和拆迁让较多的本地人口外迁,留下的较多是不容易外迁的人群,如长者、残障人士等等,其中又有一类特殊的群体,即主要依靠长者照顾残障子女的家庭。
在经济上,残障人士没有工作能力,仅有残疾人保障金收入,家庭支出主要依靠长者父辈的退休金,而退休金的收入超过低保线。生活上因为退休金的收入基本仅够生活支出,残障子女基本是依靠长者的照顾。政策上能给予的支持其实是有限的。
通过我们对这类家庭的走访了解,每个家庭都有其困难之处,其中比较共性的包括照料环境的不便利、长者身体逐步衰弱导致的照顾能力不足、社会支持网络薄弱、资源不足等。
其中笔者看到的一个典型个例是一位自小就肢体残疾的残障人士,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长期的行走不便,四肢已经萎缩,很瘦,七十多斤左右的人蜷缩在床上。平时吃喝洗漱主要靠七十多岁的母亲抱着或靠轮椅推动。
我们以这个群体的需求为基础,整个团队深入讨论了下面几个问题:我们做什么能够真正对这个群体有所助益?又如何做才能真正做到对他们的困境有所改善?现阶段我们能做到什么?
我们根据这几个问题的结论申报了创投项目,并获得部分资金支持去改善他们的处境。作为创投项目,能为这个群体提供的支持还是有限。但是,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申报,不仅仅是改善这个群体的困境,为这个群体种植希望,也让社会看到这个群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可能也是我的答案之一,在面对这类边缘困难群体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自己看见,然后,让社会也看见。看见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要看见他们现在的生存困境,理解他们处于这个困境的原因。在看见的基础上,才能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思考如何改善这个群体的处境,让边缘不再成为边缘。这也是社工参与国家精准扶贫的一个具体体现。
笔者在这几年的社工生涯中,看着我们原本很困难的群体的生活状况得到越来越多的改善,看着我们的福利覆盖面及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服务也越来越精细化。所以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被看见,处境也一定会逐步改善。
而我们在做的,是在他们被看见之前。有一点光,就发一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