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王彩彩
学校 | 华东师范大学
2019年2月26日,我带着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来到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短短两个半月时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他们,看到他们虽然经历过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承受着药物副作用的煎熬及疾病反复的无奈,但是他们中很多人还是在坚强生活着,他们依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社会工作,四年前它偶然走进我的世界,它不会带给我名利,我却因它开始改变。我学会尊重、热情,尝试去理解、沟通,努力尽己所能去聆听、支持、鼓励服务对象,甚至是家人、朋友。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我的专业多么富有意义,也无法理解我对这个专业的热爱。我们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弱势、边缘群体,他们是这个社会里是无声的一群人。当我看到留守儿童能通过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看到自闭症儿童在陪伴下愿意同我们玩耍,看到精神障碍患者愿意敞开心扉,我愈发认同这个专业存在的意义。
初到康宁,我学会的第一件事情是如何在服务中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将头发扎起,不佩戴耳环、项链等容易被拉扯的饰品,与患者接触时尽量靠墙站,不要将自己的后背留给患者。
刚进入科室,大多数患者还是比较敏感、多疑的,对我们不理不睬,只有少数患者会简单问问你们是哪个学校的、来干嘛的、你们是不是就和志愿者一样等等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我感觉最拉近关系的事情就是陪着患者打饭,给他们倒醋,亲切、耐心的形象让患者开始愿意接受我们,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主动宣传社工、宣传社工服务,慢慢地患者会找我们谈心、疏导情绪、会通过我们与医生沟通,到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社工“小蓝人”(康宁社工的制服是蓝色的)在科室里的存在。
很少会有人再问那些社工是干嘛的问题,当有其他病区的患者询问社工是干嘛的时候,他们能够简单清晰的告诉他人社工是份职业以及社工的服务内容,甚至有位患者说出了令我惊讶的回答“预防社会疾病发展,促进社会良性循环”。
在康复科与患者聊天,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了解到的信息真假难辨、破碎无序,只能通过病历或者寻求医生帮助去判定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或者通过这些患者妄想出来的信息推断其现实意义。在聊天过程中,我们听到最多的诉求就是想要出院,因为想要出院,他们会以各种各样的开场来跟社工聊天,进一步聊下去,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想要出院。以这一点为例,社工观察的不应该只是表象或者只是接收到其话语的表浅信息,更应该是表现下深藏的各种行为的原因,即既要看到冰山,也要看到冰山下面的所有,才能抓住服务对象的切实需求,精准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在关系建立较好后,患者会开始倾诉自己在家庭方面的事情,每每遇到这,我只能做到多聆听,引导他们多表达,对于介入他们的家庭去解决问题,目前这还是不太现实的问题。
随着服务时间的增加,我急于求成以及期望为服务对象解决所有面临的问题的心态也有所改变。
面对成效甚微的服务不会再是被负面情绪充斥,明白患者的问题是多方面造成的,很难通过短期的服务就能看到成效,但只要尽己所能让患者的一个问题或者某个方面发生改变这都是成效。
社交康乐活动,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第一次活动组织的不容易,但也是和患者拉近关系的一大步。第二次社工宣传周活动患者对于社工的理解让我又惊又喜,他们突破自我去挑战情景剧表演第。三次手工皂活动,他们让我看到他们的创造力,他们会帮我们搬东西,会跟我们道一声辛苦。第四次涂娃娃他们又让我看到他们的耐心,也是这一次我看到了更多患者的笑脸;第五次活动也是最轻松的一次,患者主动参与,自发调动现场的气氛,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持好现场的秩序就可。
每次活动结束患者都会问“有没有奖品”,可是每次活动你会发现就算没有奖品,只要这个活动对他们的需求或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大家下一次还是会积极参加的。五次活动,学会提前写主持稿、站位,明白预演、规则内化的重要性,渐渐懂得自己在活动中的自我角色定位,看到每次活动的衔接度越来越好,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懂得发挥患者在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及他们自决的重要性。每次活动也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督导老师的帮助下,有的问题得到化解,还有的问题在目前也无法得以解决。不过,幸运的事情是我们的付出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也基本获得预期的效果。另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团队凝聚力。从刚来的五人小分队,到出现摩擦,我们考虑问题时较少会去照顾小分队中唯一男生的想法。经过督导的调解,再一次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感受到合作的魅力。当再次遇到摩擦时,防止其恶性循环影响到其他事情的进展,一定要及时解决。作为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信任和理解,这是基础,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整体的作用。第一种:为什么要来这里实习?患者们那么可怕,你应该去其他单位实习的,反正哪里都比这里好。第二种:你们这份专业挺好的,在病区帮助患者办活动,跟他们聊聊天,转移转移他们对疾病的注意力。对于他人的鼓励,我们会再接再厉;面对他人的质疑,我们会告诉他们患者的真实情况,他们不是刻板印象中那样疯疯癫癫、暴力、混乱,去改变他人对患者的看法。其中,大多数患者开始对于我们的实习评价都是第一种,患者他们对于自身效能感是很低的,他们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所抛弃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将我们的价值(他们是具有潜能的,是有人爱的;陪伴他们是有意义的)输送给他们,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身是有价值的存在,感受到社会支持的存在,以此促进精神障碍患者接纳自己和疾病,来帮助他们跨越自身病耻感和外界歧视的这道坎。无论如何,这就是我的工作。同时我也感谢我的这份工作,让我能够维持价值中立地去接触患者,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和鼓励,让患者更愿意去做出改变,对他们的康复有所帮助。实习中发生了许多令我感动的事情,其中最感动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也是实习以来最让我崩溃的一件,一位患者因为记歌词失眠而让病情出现波动,不知该如何与他协商让他放弃表演时他主动提出放弃。还对反悔不去表演自责,甚至安慰我失眠不单单是记歌词的原因,是他自己胆小多虑的性格、想要出院以及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多重因素造成的。但是我明白他一直很珍惜这次机会,所以他在决定放弃后还在偷偷练习(当天下午医生告知才知道),对于这件事情我一直很自责。还好有老师的督导、支持,后来表演当天跟值班医生询问该患者的情况,医生也开导我,说这也不单纯是我办活动的原因,想想他出院后的生活及压力,这次最多也是一次小小的任务。看到患者的病情稳定,自责的心才又放下一点,经过这件事情我懂得担责但不可过度揽责。第二件事情是当服务对象说出不舍的话语后,我们告诉他们会有新的社工再来到这里,服务对象的四个字“那不一样”给我很大的触动,还有当患者知道我们将要离开,提出要合影留念,活动当天拍了很多照片,不过存档之后这些照片都要删掉,服务患者的这段时间会是一段珍贵的回忆。
在康宁,我感受到了服务对象的细心,他们会告诉我“有人欺负你告诉我啊”,他们会在你组织活动时积极寻找参与成员,他们会在你心情低落时反过来安慰你。
我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心,他们会告诉我在科室如何保护自己及与患者相处“度”的把握,他们会细心回答我有关患者或者疾病的问题,他们会对康乐活动的组织表示感谢。
我感受到了督导们的耐心,他们会在你需要帮助时无条件伸出援手,他们会在你无力前行时给你支持和鼓励,他们的谆谆教导让实习更有收获,他们亦师亦友。
我感受到了实习小伙伴们的爱心,他们会关注到你情绪的变化,他们会在生活中给予你照顾,他们会对不平之事愤愤不平,他们充满同情心、耐心、有责任。
2019年5月10日,整整74个日夜,我带着不舍,带着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重新认知离开康宁医院,带着真诚、善良、同理去治愈更多破碎、需要帮助的心灵。我可能不是一个出色的社工,但我一定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点击链接
学习更多专业知识
你可能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74天,从象牙塔的学生蜕变成了合格的准社工。希望每位社工都能带着真诚、善良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