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珍宝《中秋帖》谜题:22个字如何断句?它竟不是王献之真迹?
乾隆皇帝是个收藏癖,尤其对书画有着狂热的收藏欲望,他宝库中的珍品数不胜数,其中的“三希”是绝顶的代表。
希即稀世珍宝,“三希”分别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是三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字帖。乾隆帝对三希极为珍重,将它们收藏于养心殿,并御书“三希堂”匾额。
“三希”里面有对父子,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小圣”儿子王献之,中秋要到了,我们来讲讲王献之的《中秋帖》。
其实在王献之所处的东晋时期,中秋还只是一个概念,并未形成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祭月活动,但真正形成全国性节日的,还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唐代时才被官方认定。
当然晋代的时候也已出现了中秋赏月的行为,所以出现这两字并不奇怪,并且在艺术领域最早出现与中秋相关的书法,也是王献之的这幅作品。
《中秋帖》共写了3行22个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这几个字运笔如火箸画灰,字势连绵不断,十分的潇洒飘逸,被当作是“一笔书”的代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字如何断句?
断句的问题目前看法尚未完全统一,有的将其断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还有的是“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断句断不好,解读就会受影响,实际上,断句的难点,可能还与它的“残缺”有关。
事实上,《中秋帖》并不被认为是王献之的真迹。
对《中秋帖》的著录与评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就有很多人参与了讨论、鉴定,提出了很多说法,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王献之真迹说、唐人临本说、米蒂临本说。
比如董其昌就认为这是王献之的《十二月帖》真迹;收藏家张丑则认为这是《十二月帖》的唐人临本;清初吴升则断定其为米蒂所临,他说:“此迹书法古厚,墨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这三种说法里,米蒂临本说得到了广泛认同,也就是说,学界普遍认为《中秋帖》是宋代米芾临摹的,属于摹本。
这种看法除了从书法专业角度来分析之外,还从一个比较科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帖子的材料和毛笔。
通过分析发现,《中秋帖》是用竹料纸书写的,这种纸在王献之的时代没有,而要到北宋时才会出现。
毛笔也是,晋代用的是有心硬笔,转折比较生硬,而《中秋帖》用的是柔软的无心笔,行字流畅,线条连贯。
在上面,我们提到了一个《十二月帖》,将其用来鉴定真迹的关键点,那它是什么呢?
米芾曾高度评价过王献之的某部作品——“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十二月帖》也被叫《十二月割帖》,是王献之书法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米芾就曾收藏过。学者们普遍认为,《中秋帖》的祖本就是《十二月帖》。
《十二月帖》还曾被南宋曹之格辑刻在《宝晋斋法帖》中,有两个本子,一个比较完整,其文内容是“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这个帖子较好地保存了王献之书法的风貌,起首四字为行书,浑厚饱满,而到“割”字末笔开始却变得纵意挥洒,行书、草书相杂,大小、轻重变化,错综其势,气度恢宏而不受法度的束缚,简直令人着迷。
把这个《十二月帖》和《中秋帖》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中秋帖》少了“十二月割至不”、“未复”、“恸理”这些字,另外,两帖在字形、章法上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少了字后,文句残缺,也就对解读造成了一些阻碍,那为什么米芾要去掉这些字眼,是无意还是有意为之?
一种解释倒是挺合理,就是《十二月帖》刻石遭到了部分损毁,所以遗漏掉了这些字。比如《宝晋斋法帖》中的第二个本子,就残损得非常严重。
所以总的来说,《中秋帖》并不是王献之真迹,有极大可能是米芾临摹,并且目前内容上无法通读解释。
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大家手笔。
王献之自幼和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并一生钟情于书法,他以草书见长,但楷书、行书也是精通的。
王献之是个很有创新意识的人,在他之前,草书的样貌大多是瘦劲遒拔,字与字之间彼此独立,连绵较少。而王献之则开创性地加强了纵势的连贯性,极草纵之致,那种似一笔写成的一笔书,正是他的新创,这种笔风丰润妍美、散朗多姿,在当时掀起了一股风潮。
尽管自己的父亲是书圣,但王献之并没有笼罩在父亲的光芒下,反而开创了独属于自己的书风和影响力,成就也极高。
《中秋帖》虽不是王献之的真迹,但描摹的人很准确地将王献之的那种连贯纵引的特点给传达了出来,字与字之间的相连简直是纵享丝滑,极为顺畅,如“不复不得”四个字甚至串联成了一体,充分体现了王献之“连属无端”的特点。
《中秋帖》历来为世人所看重,上面也留下了许多后人笔迹,尤其是乾隆帝,这个号称盖章狂魔和题字狂魔的帝王,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件稀世珍宝的。
乾隆十一年(1746),从二月到中秋这一段时间,乾隆就陆续在上面题了三段跋文,还有一幅小景图。
跋文1:大内藏大令墨迹,多属唐人钩填,惟是卷真迹,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宝也。向贮御书房,今贮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识。
跋文2:神韵独超、天姿特秀。张怀瓘《书估》。
跋文3《拟中秋帖子词一卷》:金祇行政,素昊司时……所喜篇章递进。爰成四什,各赋七言……试创玉堂新事例,擘笺催进月词头。
在之后的十四年年里,乾隆几乎每年中秋都会再作中秋帖子词,不过另外九首没有题在原作上。每次乾隆题完诗,就会让臣下和诗或者绘画,比如让丁观鹏画了一幅《秋色平分梧梢月上图》。而这些,主要都是为了增加君臣互动。
整整十五年的时间,乾隆几乎每年中秋都要借着《中秋帖》来进行文艺活动和君臣互动,《中秋帖》可以说既承担了艺术功能,又成了政治工具,简直是承受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