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减治慢性前列腺炎医案、配方
慢性前列腺炎作为男性科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以青壮年为主的多个年龄段。由于前列腺的特殊解剖结构大多数药物不能渗透到前列腺组织内,从而易于造成疾病迁延难愈,成为治疗较棘手的疾病之一。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表现多样,且症状与炎症轻重多不成正比,有些病人前列腺液中含有大量脓细胞却无症状,而有部分病人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表现的临床症状却很重,常见症状有排尿不适、会阴和肛门部不适甚至向小腹、大腿、直肠等处放射等。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劳淋”、“白淫”范畴。《内科心典》一书中说:“浊者,白黏如精状,从茎中流出,不痛不涩,沾下衣有迹者是也。”清·何梦瑶《医碥·赤白浊》即有“窍端时常牵丝带腻、如脓如眵”的论述。其主要病因有以下几条:①外感毒热之邪,留恋不去,或性事不洁,湿热留于精室,精浊混淆,精离其位;②相火旺盛,因所愿不遂或忍精不泄,肾火郁而不散离位之精化为白浊;③房室过度,以竭其精,精室空虚,湿热乘机袭入精室,精被所逼,不能静藏。
治疗多以清化湿热、祛瘀生新为主,辅以益气温阳等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崔氏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0例,疗效显着。9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9年,平均3.2年。对照组30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2.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平均2.9年。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着差异(P>0.05),有可比性。
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精浊》制定。①小腹或会阴部坠胀刺痛,轻度尿频或排尿后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溢出②直肠指检:前列腺正常或稍饱满,质地偏硬,可有轻度压痛。③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④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HP,卵磷脂小体显着减少或消失。
治疗组服用加减少腹逐瘀汤:延胡索、赤芍五灵脂、蒲黄、川牛膝各12g,当归、萆各15g,川芎、小茴香制没药各9g,肉桂3g随证加减:湿热去肉桂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车前子、黄柏;肾阴虚去肉桂加女贞子、墨旱莲;肾阳虚加菟丝子沙苑子。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对照组服用氧氟沙星,每次0.2g每日3次。两组治疗均以3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按:方中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没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延胡索止痛、活血利气;肉桂、小茴香温阳化气通瘀,使急性期所用苦寒药物造成的湿郁胶着得以化解;川牛膝、薜、活血通淋,泌清别浊。再根据所兼夹证型适当加减,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只要坚持服药,就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病案举例】
高某,男,35岁,汽车司机,1994年8月16日初诊会阴及小腹部刺痛不适年余。患者会阴及小腹部经常出现刺痛,遇寒症状明显,早晨排尿终末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滴出,舌暗苔薄白,脉沉涩。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肛诊:前列腺轻度触痛,质不均匀,边缘有结节。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白细胞(++),红细胞(+)。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证属血瘀凝滞,寒邪阻络。治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少腹逐瘀汤加味。处方:小茴香、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穿山甲各9g,干姜、肉桂各6g,蒲公英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10剂后,会阴及小腹部刺痛症减轻,未再见尿末滴白。复查前列腺液常规:卵磷脂小体(+++),白细胞少许。上方去蒲公英,加三棱9g,又服5剂会阴及小腹部刺痛症状明显减轻。守方调理2个月,病症基本消失。嘱其戒饮酒,每日坚持温水浴以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症未复现。
按: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学“精浊”、“白浊”范畴。本案由于职业关系,久坐且受颠簸,前列腺被挤压,致使局部血脉不畅,寒邪乘机侵袭,形成寒凝血瘀的病机。方中以当归、赤芍、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辅以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祛瘀散结止痛;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散寒,理气止痛,并为佐使;加蒲公英以解毒散结;三棱破血行气,通滞止痛;穿山甲有通经散结之功。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而收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