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 | 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本 文 约 2000 字

阅 读 需 要

4 min

文 | 飞游蒙

胡适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学贯中西,知识渊博,读书领域无不涉及。

这样一位大家素来关注青年学生读书,胡适认为读书对青年学生非常重要,读书是为了学会做人和做事。为了指导青年学生更好地读书,胡适做过数次关于读书的演讲,写过多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那究竟怎样把书读好,让书籍成为我们做人和做事的一大助力呢?关于读书,胡适虽然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式方法,但他坦言“读书全凭先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胡适认为,好的读书习惯与读书方法相比较,习惯更重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胡适总结了三点:勤、慎、谦

01读书要勤苦耐劳

胡适认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首先要“勤”,他说:“勤是勤苦耐劳”。勤苦耐劳是一种优良的品德,从古至今,但凡成功人士,都具备这种品德。读书固然要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如遇到点难题就轻易退缩,便很难在读书上有所进步。

陶渊明有句名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读书勤奋就好比这“春起之苗”,一开始或许我们看不到多读书所带来的诸多好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勤奋地、不间断地,一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一本本书累积起来的书必然会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便不会因为素材太少而捉襟见肘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自然也不会发生在读书勤奋者的身上。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胡适对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推崇备至,为了发挥在读书上“勤苦耐劳”的精神,胡适创造性地增加了一项“手到”。有人读书光阅读,不动手,遇到不懂字词,常常跳过,以至下次遇到依然不会。此时应“勤”一点,要“手到”,常翻工具书。胡适认为,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胡适说:“勤苦耐劳是成功的基础,做学问更不能欺己欺人,所以非勤不可。”所以,读了一辈子书的胡适告诉我们,读书没有捷径,我们需要在读书上有一点勤苦耐劳的精神。

02读书要谨慎小心

读书要有勤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是必须的一步,但做任何事光有韧性还不够,还要在十分重要或关键处谨慎小心,特别留意,以免错过重要内容。对读书好习惯的养成,胡适认为有了“勤”,还要“慎”。胡适说:“慎是谨慎小心,遇事不肯轻易放过,能够看出别人没有看出的。”

胡适这里的“谨慎小心”,并不是让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束手束脚,更不是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理,而是让我们带着思考阅读。我们在读书时总会遇到问题,书中的文字总能触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有新的理解。

胡适曾列举过一个关于达尔文的例子,生动地告诉我们读书时“谨慎小心”的重要性。胡适举例道,达尔文平时读书特别注意书中的暗示,他偶然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时小心留意,忽然大悟生存竞争的原则,得出物竞天择的道理,遂成一部破天荒的名著,给后世思界打开了一个新纪元。

胡适说:“一本极平常的书中,都埋伏着很大的暗示和许多的暗示。”达尔文正是在读书时谨慎小心,读到关键处,没有轻易放过书中的暗示,而是特别留意。胡适认为读书时谨慎小心,容易“激发出创造的悟性和灵感。”我们读书,越是到紧要处,越是觉得所读的内容激发了自己的思考,越要谨慎小心。

03读书要态度谦虚

胡适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要有“谦”。胡适对“谦”的解释是“态度谦虚,不存成见,要不分地域门户虚心加以考察后再决定取舍。”胡适最担心自己的学生读书有成见,总是带着对书籍作者或本身先入为主的理解去翻阅,这样读书极容易偏离书籍本身所传达的意思。

所以,胡适认为我们读书的态度一定要谦虚,无论这篇文章或这本书别人的评价是褒是贬,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在我们认真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觉得合适便读;如果觉得不合适,并毫不可惜地舍掉。

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朱子读书法》中有一条叫做“虚心涵泳”的读书原则。这条原则告诉我们读书时要虚怀若谷,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而不能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这条原则和胡适读书的“谦”字如出一辙,告诉我们对阅读一本书前要怀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态度要谦虚诚恳;在阅读时要静心思虑,体会作者本意,不可穿凿附会;阅读后还要反复思考,细心探索,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

所以胡适认为,读书要时刻保持虚心受学的态度,不能有好恶,自己亲自读了才能决定是否继续深入。反之,不能认为了解到了一点皮毛就大胆地以为自己已经懂了,没必要再读了。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习惯成自然”,养成了“勤”、“慎”、“谦”三个好的读书习惯,读书便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这个时候,习惯即是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