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境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古代文献史籍中,鉴与镜常常混为一谈。故有镜鉴之称。《左传》、《诗·邶风》、《诗·大雅》中都有关于鉴的记述,这样一来,铜镜的历史又可以上溯到春秋早期或西周时代了。史籍中出现的「鉴」字,有的是可以明确看出是专指以水鉴容的,如《尚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庄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有据于此,有学者认为中国铜镜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止水→鉴盆中的静水→无水光鉴→光面铜片→铜片背面加钮→素背镜→素地加彩绘→加铸各种纹饰→加铸铭文。当然这些都是研究者的推测。
铜镜的铸造技术同时也是鉴别铜镜真假的重要标准,其中“辨锈”就由此而来。古铜镜一般入土千百年,其锈色坚硬自然,层次分明,新仿的铜镜上的锈是后做上去的,很多伪锈都是用各种胶水调和颜料涂抹上去的,强度较低。所以能用手抹掉的锈,极有可能是仿品。另外,把铜镜沾水以后用鼻子闻,新仿制的铜镜通常会有硫酸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铜腥味。而老铜镜一般有一种铜香味,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
铜镜的绘画性也是大美之一。唐镜是中国铜镜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基本每一面唐镜都可以唐画视之。事实上这些唐镜都是有粉本的。唐代真子飞霜铭文镜的图样,清代大学问家阮元就认为是西晋大画家戴逵所作。清代大学问家罗振玉先生曾在《古镜图录》中说:“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收藏中国铜镜等于收藏了一部中国文字史和一部中国书法史。汉代铜镜的铭文,反映到中国书法由箓转隶过程中各种书法争香斗艳百花齐放的历史过程。蚁脚箓、悬针篆,让当今的书法家们汗颜,汉代铭文镜,成为除甲骨文锺鼎文和碑刻书法外中国书法艺术的又一本源。很多书法大家如赵之谦、黄牧甫等都承认他们从铜镜书法中吸取了营养。
汉代(公元前202—220年)是中国古代铜镜铸造的第 一个高峰时期,期间的铜镜铸工精到,纹饰丰富,除了实用功能外,精美的纹饰又成为了一件青铜艺术品,极 具艺术及欣赏价值。及至二千年后,一些保存完好的汉代精美铜镜,仍然不失其艺术价值,成为古代艺术品收藏的重要门类。
在中国历史上,宋徽宗、乾隆皇帝 都是铜镜的收藏大家,到了近代,著 名的金石学家罗振玉、陈介祺、刘体智也都是收藏铜镜的名家,而我们在大唐西市&景星麟凤所见,如果您能够有幸一次性藏购这三个专场的所有铜镜,也足以称得上是铜镜领域的顶 尖藏家了。和其他古代艺术品相比,古代铜镜市场还存在着明显被低估的嫌疑,全球拍场上最顶 级的铜镜,都难有超过千万的,因此,相比较书画等领域,在铜镜领域,您要成为“全球顶 尖”的门槛,低了很多,这当然也是如今市场的机会所在。
若从美术的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和静态性这四个方面来审视铜镜,视觉性和静态性在铜镜的绘画艺术上表现得最为强烈。特别是唐代的瑞兽葡萄镜,串串翠嫩欲滴的葡萄倒挂在随风飘动的叶片枝蔓之间,任蜂蝶、禽鸟穿行,大有“吴带当风”之韵!一个个灵性十足的瑞兽或奔跑、或伫立,或嘶鸣,或戏耍,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它们的精彩瞬间被唐代的能工巧匠定格在铜镜上,使我们领略到凝结着欧亚大陆之文明的瑞兽葡萄镜的艺术风貌。
辨别古铜镜的真伪,首先应该从铜镜的性质、纹饰、表现的内容等方面,对各时代的铜镜进行充分的了解。古代的铜镜传于今日的,均是出土的文物。所谓出土文物,不是指兵荒变乱的流落地中,大致都是墓中的殉葬之物。古代,墓葬必用水银,因此今日出土的铜镜必均受有水银的染变。但因铜质的优劣及水银的强弱,它的水银色也自不相同,有银色的、有铅色的。铜镜的质地晶莹,又先得水银沾染,年久入骨,满背水银,千古亮白,称为银背;如果先受血水秽污、再受水银侵入,其铜质复杂,则色如铅,年远色滞,称为铅背;还有半水银半青绿朱砂堆的,先受血肉秽腐,其半日久酿成青绿,其半净者,乃染水银,故一镜之背二色间杂也。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又次之。如果铅背埋土年远,遂变纯黑,谓之黑漆背,此价尤其高,但这种颜色也较易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