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物】汤秀琴‖妈妈的一生

作者简介

汤秀琴,1968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爱好读读写写,打工为生至今,现住乌拉特中旗温明家园。

身边故事

妈妈的一生

汤秀琴

岁月无声,时光飞逝,悲伤的节日如期而至,妈妈的周年到了,伴随流淌的泪水不由得想起妈妈苦难深重的一辈子。

不清楚是哪位先辈牵线搭桥,促成了爸妈这段婚姻,只听妈妈讲过:爸爸很小的时候,奶奶因为生三爹难产去世了,那时候姑姑和大爹已经成家立业了,家里就剩下爷爷和爸爸父子俩。妈妈给我讲:爸爸大她三岁,相亲的时候姥姥说猪猴不成亲,爸爸又说是大俩岁,然后老爷说人家孩子没有妈,年纪小没记清,也许就是大俩岁,就这样,十七岁的妈妈就从山西跟着爸爸来到内蒙,从此就开始了她那苦不堪言的婚后生活!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听妈妈说,爸爸住的房子没有窗户,这好像还是借的,俩个男人无依无靠,实属不易,妈妈还是个孩子,就这样妈妈说,为了不给老人丢脸,坚持的过吧!

妈妈跟我说,那时候没有有文化的,她是初中毕业生,嫁到村里后,学校里就让妈妈去当老师,妈妈说她老开心了,可是好景不长啊!爸爸好像怕妈妈出人头地了就不和她过日子了,硬是把妈妈从学校拽回来了!说啥也不能去教书!没办法,妈妈只能在家转锅台!

不久就有了姐姐,这本来就苦不堪言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或许是无法生活的缘故吧,妈妈说姐姐三岁的时候一家老小回到了老家山西!爸爸的老家也在山西,是早年跟着爷爷奶奶走西口到了内蒙的,按理说山西汤家一大户,本想着是会互帮互助互相照顾的,可万万没想到受的都是本家人的气。妈妈说那时候是大集体,爷爷已经体弱多病了,就靠妈妈和爸爸俩人挣工分根本养不了这个四口之家!爸妈在地里捡点土豆都会被村里有权有势的人要了去,还得挨批评。姐姐三岁的时候妈妈生下了我,妈妈说这叫穷汉儿多,那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也没有制裁的办法,哪家都是姐妹弟兄五六个七八个的不稀奇,我七岁的时候由于老家山西实在没法生活下去了,爸爸妈妈二次走西口,这时我们已经是一家五口了,有个小我四岁的弟弟。

来到内蒙,又是另一番苦,居无定所,饥寒交迫,看到人家吃白面馍馍我们姊妹三个都馋的流口水,妈妈说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就拼命干活,多挣工分,想让我们也能吃上白面馍。

1975年那年,妈妈说正好赶上不要外来户,这可愁坏了爸妈,已经从山西把户迁出来了,这里又不给落户,时不时还受点儿“地头蛇“的气,可怜的妈妈还身怀有孕,可是为了养活我们她仍就没明没夜的干活。

妈妈讲到为难的时候长叹一声,我的心咯噔一下,能感觉到妈妈当时的那种无助和绝望。六月的天,骄阳似火,妈妈说:自己本来知道二弟就快生了,可她为了挣工分,还是每天坚持下地干活,妈妈说二弟差点就生在莜麦地里了,没有妇产科,没有接生婆,是妈妈自己一个人生下了小弟弟,村里一个大娘看到我们家穷的叮当响,心想这孩子肯定会送人,满心欢喜的就要抱走弟弟,被我一顿拳打脚踢轰出去了,那时候我七岁,已经记事了。

妈妈边讲边看看我,我问妈妈看啥?妈妈说她又想起来大冬天我和她一起到山上捡地毛(发菜),十冬腊月,滴水成冰,娘俩拿点麻花,饿了想吃,可是水冻住了,咽不下去。小便完手冻的系不住裤带,娘俩个互相帮着系,这时,妈妈的眼里闪着泪花,还抱怨一句说:娃娃们跟上她受罪啦!

听妈妈讲她的事儿,真的心情郁闷,因为我听过妈妈讲的所有的事儿都没有半点开心事儿。妈妈说我和姐姐不知不觉长大成家了,可俩个弟弟成家可把她愁坏了,妈妈是有文化的人,有时候讲话还会很幽默,她说:就咱这家庭,开开窑门,看见窑桩,一门一窗,一口水缸,俩个媳妇咋娶呀?,说归说,可是爸妈还是很要面子的人,那个年代娶媳妇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妈妈都给备办的不落人后,妈妈说,尽她所有的力量给备好,我记得就光被面护理妈妈就换了好几茬,自己买下了,看见好的就想办法换,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穷志不穷的人!

儿孙满堂了,本该享福了,妈妈说,咱就没有那享福的命,又给我讲起了她年过半百了还打工受苦,成天家搬家的事儿。妈妈告诉我说:穷死不种岳父的田,饿死不挣亲戚的钱!东三天西俩天可是没少把家搬,为了挣钱没少看人家的脸色,妈妈说没啥也不能没钱,有啥也不能有病,妈妈的身体打我记事起就没个头疼脑热,她总是走着还嫌慢。风里雨里几十年,没打过针,没输过液,不舒服了大不了吃个止痛片。好多人都羡慕妈妈的“健康”的身体,邻居大妈说妈妈真好,七十岁了还能给孙子陪读,妈妈听了哈哈一笑,特别开心和得意!陪读三年,任务完成了,这下可以享福了,住高楼,扭秧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也轮到妈妈了,可天有不测风云……

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她咳嗽好多时了,最近嗓子疼,有时候还咳血,我听了特别着急,因为妈妈从来不会给我们说她哪不舒服,本来看她感冒的厉害,但她就说没事儿,过俩天也就好了,于是我就带着妈妈去输液,这是妈妈七十多岁第二次输液。输了五天一点没见好,我就想着去做个CT看看,唉!这一做天塌了……

妈妈查出了肺癌,这一刻就像五雷轰顶,脑袋嗡嗡的响,不可能不可能,这三个字是我们姊妹四个当时唯一会说的话,怕妈妈知道,我们背后哭,当着妈妈面前笑,那段日子真的好难熬啊,妈妈的身体每况愈下,日渐消瘦,妈妈开始追问自己到底怎么了?我想着法的编,就怕妈妈问起她得的啥病!当弟弟告诉我说,大夫说妈妈只有俩个月的时间了,我的心崩溃了,恨不得天天每时每刻陪在妈妈身边,把我能想到的好吃的都买来给她吃,可是已经晚了,再好的东西妈妈只吃一俩口,唉!这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苍天好像也在惋惜,我的妈妈怎么会这样呢?皑皑白雪下个不停,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妈妈!妈妈只留下一句话:不放心我的老爸!安详的静静的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悲痛和想念!

想念一生自强好胜的妈妈!

想念一生无私奉献的妈妈!

妈妈,我想你,想你说的话!

妈妈,愿你在天堂没有病痛!

妈妈,真的好想睡着梦见你!

编辑:孙传海

(0)

相关推荐

  • 散文 || 老爸老妈的中秋节

     "谁来电话了?""三妮!""快快快,免提免提!""妈,这次我给你一共寄了六样东西,太沉,到时让我姐帮你去取快递!还有我又换了新房 ...

  • 初恋差点毁掉我幸福的家

    初恋差点毁掉我幸福的家 文/沙漠里的天 (1) "亲爱的,真的好想你,想让你抱着我睡!"佳慧拿着手机,打下了这几句话,然后又删了,删了又打上,最后还是发给了山崎. "亲爱 ...

  • 申玉林【小说】借鸡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借鸡 文//申玉林 一九七五年冬季的某一天下午,母亲对我说:&qu ...

  • 散文窗 || 龚会琼 | 思念的月光,照耀着炊烟袅袅的故乡

    思念的月光,照耀着炊烟袅袅的故乡 作者名片:龚会琼,湖北长阳人,现工作于武汉外校美加分校,曾发表过诗歌<妈妈的灶台>和散文<你在家乡还好吗>等文章,朋友圈内有名的美食爱好者和健 ...

  • 杨秀琴||卑微到尘埃里的妈妈

    萱草的由来 ❤ ❤ ❤ ❤ 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 ...

  • 【身边故事】 汤秀琴‖ 婆婆的珍珠汤

    作者简介 汤秀琴,1968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爱好读读写写,打工为生至今,现住乌拉特中旗温明家园. 身边故事 婆婆的珍珠汤 汤秀琴 生无止境,故去有时,转眼婆婆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周年在即,今天 ...

  • 【身边故事】汤秀琴‖我家的变化有天大

    作者简介 汤秀琴,1968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爱好读读写写,打工为生至今,现住乌拉特中旗温明家园. 身边故事 我家的变化有天大 汤秀琴 我和我老公十五六岁就认识了,那是因为我和他的姐姐同一个村, ...

  • 【身边故事】汤秀琴‖家有好事鹊来报

    作者简介 汤秀琴,1968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爱好读读写写,打工为生至今,现住乌拉特中旗温明家园. 身边故事 家有好事鹊来报 汤秀琴 "左眼皮跳跳,好事要来到--"早晨曦光闪 ...

  • 【身边故事】汤秀琴‖令人堪忧的耳石症

    作作 ozzzuow 者 简 介 汤秀琴,1968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爱好读读写写,打工为生至今,现住乌拉特中旗温明家园. 身边故事 令人堪忧的耳石症  汤秀琴 我的世界里再也没有"宁 ...

  • 【诗词歌赋】汤秀琴‖ 那黄沙 那黑风

    作者简介 汤秀琴,1968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爱好读读写写,打工为生至今,现住乌拉特中旗温明家园. 诗词歌赋 那黄沙 那黑风 汤秀琴 是季节和气候闹矛盾了吗 本该风和日丽的二月二 却成了八月天 ...

  • 【诗词歌赋】汤秀琴‖ 亲爱的祖国 亲爱的党

    作者简介 汤秀琴,1968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爱好读读写写,打工为生至今,现住乌拉特中旗温明家园. 诗词歌赋 亲爱的祖国 亲爱的党 汤秀琴 亲爱的党 您百年沧桑   终占鳌头 我心潮澎湃   万 ...

  • 中国美术人物志·2020庚子艺术百家——周秀琴

    周秀琴(一苇):生于江西九江,现居北京市通州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中国国家画院卢禹生工作室画家. 历年参展情况: ...

  • 母亲节前讲一个故事:妈妈用一生的秘密,一段隐秘而美丽的岁月祝福女儿|小马过河41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想借机讲一个母女两人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一篇短篇小说,名字叫<最美丽的岁月>. 故事的主人公妮娜,45岁,德国人,是一位在报社工作的记者,婚姻平淡.绯闻不断,两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