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孩子听话也是有期限的

文|吕静贤

孩子成长,就是一个父母不断放手的过程

大多数父母都是一辈子控制着孩子、围着孩子转

01

一位朋友在装修婚房时,他妈说了这样一句话:“谁出钱就听谁的。”这句话真的很让这位朋友感到窒息。

他说:“明明知道对于一个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来说,完全靠自己买一套房是不可能的。父母这不是绑架是什么?”

在我们身边,这样不肯放手的父母很多很多。当然有些很明显,就如上面这位朋友的母亲。有的不明显,就是擅长或习惯通过各种言语打击和暗示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就会后果很严重。

这样的父母在我们周围,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极简父母法则:教出快乐、自信、独立的孩子》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孩子18岁时,父母就该退居幕后了。

作者说:

你有18年的时间可以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我指的并不是将他们培养成一流的律师、杰出的医生或顶级的足球运动员,而是教他们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

现在,18年已经过去了,是时候退居幕后了。如果孩子还没学会如何幸福生活,你也无能为力了。从现在起,一切由孩子做主,你不必再插手了。如果你觉得孩子哪里做得不对,要忍住不管你心里一定会难受,这也应该是预料之中,此时教育时机已过。

而在我们身边,父母真的在孩子18岁就退出了吗?可以说,很少很少。

大多数父母,实际上都是一辈子在围着孩子转,一辈子都在控制着孩子。

02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父母围着孩子转,喜欢控制孩子,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一个是观念。

即父母愿意付出。他不放心孩子,在他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他愿意一辈子都在孩子身边,围着孩子转。

一个是心理。

即控制欲强的父母。说实话,这些父母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他们表面上是放心不下孩子,实质上是内心深处深深的控制欲。只要他一天在,他就希望孩子永远在他的管控范围内。

还有一个是能力问题。

有一类父母,他希望孩子长大能独立,控制欲也不强。可偏偏孩子就是长不大。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因为他的能力问题,他不懂教育孩子。导致孩子到了该独立的年龄却独立不了。

你,是哪一种父母呢?你想成为哪种父母呢?

放手,是父母必经的阶段,越早越好

03

其实,不管我们怎么想,愿不愿意,到了该独立的年龄,孩子自然是要独立。哪怕你不想、你不愿意,甚至你不放心。

只不过这独立,表现在到了独立年龄的孩子身上却是千姿百态:

有的是叛逆;

有的是抗争;

有的是压抑……

只有极少数孩子,才是已经坦然、淡定地准备迎接人生另一阶段的开始。

在我看来,除了最后一种,前面的全部都是没做好独立的准备。

而这没做好独立准备的原因,其实都是父母的原因:

要不控制欲强,凡事都要求孩子听自己的,造成孩子叛逆、抗争或压抑;

要不不肯放手,什么都喜欢替孩子做,造成孩子永远也长不大、独立不了;

......

04

你,为什么不愿意放手?

是不相信孩子,担心孩子?还是你根本就不想放手,而希望孩子一直听你的?

其实,关于放手这个问题,父母始终都要正视。

而且,正视得越早越好。因为孩子始终都要长大,都要独立,都要自己学会承担和独当一面。如果父母能早一点开始放手,那么孩子就能准备得更充分。毕竟,该独立的这一天始终会到来。

而且,还有一点,早点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其实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谁曾经都是孩子,回想自己小时候,你最希望父母怎样对你?我想,一定是能看到你的想法并尊重你的想法吧。而当我们长大后,却常常忽略或遗忘了曾经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也变得和当初的父母一模一样。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扪心自问:你觉得自己和父母是同一人吗?父母能代替你的意志帮你做选择吗?孩子也一样,当他长大后,他也不愿你代替他帮他做选择。当然你可以给他建议、提醒他。

所以,父母放手是必然的,而且越早放手越好。因为越早开始,孩子就越有足够的试错机会。否则长大之后才开始试错,那么成本也太大了。

父母如何做到更好地放手

05

而很多控制欲不强的父母,并不是不愿放手,而是没有放手的勇气和信心。

他们不知如何放手、何时放手。

其实,放手并不是说放就放的,而是在长期的(18年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逐步做好准备,逐步放手。

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从小就尊重他的感受。

这感受,可以说从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陪伴着他。婴儿的哭泣就是感受的最直接表达。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表达感受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说发脾气时大喊大叫、丢东西,开心时跳起来等等。但不论怎么样,感受是一直陪伴着一个人的。

但身边人,能不能看到并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身边人是通过对孩子的感受,来回应孩子的。如果不注重孩子的感受,不理睬孩子的感受,而以自己想法为主来对待孩子的话,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忽视和受伤。而这忽视、受伤,就通过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来表现出来。那些有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往往身边有一个忽略他感受、看不到他感受的人。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说:

如果我们多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尽量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孩子会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并懂得怎么要求。

确实如此,当你能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并尊重、包容孩子的感受时,孩子自然也会回报你一个懂事的孩子。

这样,孩子也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因为他的心理、情绪都被身边人看到和理解了。所以他不会压抑、不平、委屈,感到被忽略、受伤等等。更不会像有些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从而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当孩子能这样平和、自然地长大到18岁时,我相信,他的心理也能相应地跟着年龄一起成长,有这个年龄应有的心理状态。

其次,在孩子小时候,应有意识地带他接触各种事物。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

一是增长他见识;

二是引导他思考。

此话怎解?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综合、多方面的的成长。而不单单是知识的增长,而且还只是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如果一个人的成长,单单只是学校里知识的增长,那么不要说到了18岁,哪怕30岁甚至50岁,你都不放心让他出来社会自己独立。可是,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就在做着这件事。这不是害孩子、误孩子是什么?

一个人的成长,最合适的方式就是让他在社会中全面地成长。

也许你会觉得,让小孩子接触社会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事,因为从小到大他都一直是在学校里的啊。其实不然,近到孩子身边的家庭,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学校里的同学、师生关系。远到社会上的各类人和事,哪怕出去买个东西也是在和人和社会打交道吧。可以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在接触着这个社会。正如一句话所说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以如何看待和处理身边的关系、问题,就成了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也必学的课程。哪怕你现在不学,也总有一天要去学。与其被动地等着将来生活的锤炼,为什么不早点做好准备呢?

而对于让孩子了解社会的方式和途径,我的建议是:

1、多读书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深入思考,看见人性、了解人性,和事物的基本规律。而不是仅仅看事物的表面,去做判断和下结论。真正让我们的思维和眼光得到成长。从而对于看问题、处理问题也更有把握。

2、关心社会、新闻事件

因为我们身处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就很有必要了解社会。而社会、新闻事件,就是一扇扇窗口,帮我们孩子,了解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真相。

3、多与人交往

身处社会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要与各类人打交道。所以一个人的成长,不应只围绕课本、学习转,他还需要心灵、各方面能力的成长。他需要能看清社会,适应社会。所以孩子成长,不能一味的把他放在学习的真空中,而应鼓励他多走出来与人打交道。在与各类人交往中,得到心智的成长。为18岁成人做好基本的准备。

最后,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了。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里写道:

比上大学更重要的能力是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态度。如果18岁的孩子具有“我能行”、“我想做”的态度,他便是迈向幸福和成功的人。

而一个人自信的前提,就是能在实践中不断地体验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只有这样,这个人才会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也越来越会做选择。

而这样的信心和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是在长期的累积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所以父母越早放手越好:让孩子早一点得到锻炼,早一点有试错的机会,也早一点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能力与自信。

06

孩子成长,就是一个父母不断放手的过程。

如果父母不肯放手,不能及时放手,到最后必然会收获一个长不大的巨婴,或没有感恩之心的白眼狼。

你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呢?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什么样子呢?

父母请深思。

而且父母也要记住:

教育孩子,是有时间限制的,那就是在孩子18岁之前。否则,过了也就过了,无论再怎么努力修补都无济于事。所以,请珍惜并好好抓住这18岁前,孩子教育的最佳时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