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40余岁医生猝然离去 人肉干电池是中国医生的宿命?

中国医生处境有多难?像极了一节人肉干电池,还是不断升级版的,充电时间越来越短,待机时间越来越长。结果,不少医生提前报废了。上周,有两位年仅四十余岁的医生,电量耗尽猝然离去。

与此同时,不少医院仍在逼着医生们迭代,不断延长待机时间,“晨光医疗”“午间医疗”“黄昏门诊”“周末无差别诊疗”等齐上线。这些门诊开设的背后,打着方便患者就医的旗号,理直气壮地挤占医生本就可怜的充电时间。

正值大好时光 两位四十余岁医生猝然离去
▲▲▲

四十余岁,临床及科研水平都正值高峰,正是一名医生大干一番的年纪。徐州医科大附属医院神内的80后医生叶新春,却在出差途中突然离世。

据公开资料显示,叶新春医生系留美博士后,卒中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首届徐州医科大学“十大杰出青年人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

福建宁德一三甲医院心内的吴医生,也于上周猝然离世。

近年来,青壮年医生猝然离去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什么最懂医学知识和健康常识的人,反而成了英年早逝的一个群体呢?究其背后原因,多少与过劳脱不了干系。

作为“过劳死”的重灾区,日本有学者曾提出过劳死有5个工作模式,具体如下:1工作时间长和频繁夜班,打乱了身体平衡和生活节奏;2、持续工作,中间不休息;3、工作环境处于高压下;4、繁重的体力活动;5、持续的高压工作。

对比这5条,医生们几乎全占,这也就不难想象为何医者不自医,难逃过劳死了。

过劳死 死于全身都没电了
▲▲▲

过劳死是什么样的感觉?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如此描述: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毕了业,却只好到袜厂里去做学徒,心情已经很不快活的了,而工作又很繁重,几乎一年到头,并无休息。他是好高的,不肯偷懒,支持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坐倒了,对他的哥哥道:“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然而全体都疲乏了。也没有什么法子治。自然,连接而来的是静静的死。

简而言之,过劳死,就是死于全身都没电了,充电也充不进去了。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承认“过劳”属于慢性病,并纳入最新版本的《国际疾病分类》。“过劳”有三大主要特征:

1. 感觉精疲力竭;

2. 与工作的“精神距离”越来越大,对工作感到倦怠或愤愤不平;

3. 专业效率降低。

身心上的过度损耗,会衍生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过劳死、因过劳而自杀、抑郁症……

扎心!一批三甲前赴后继延长门诊时间…
▲▲▲

一面是医生过劳死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另一面大批三甲医院仍在前赴后继延长门诊时间。

5月8日起,北京天坛医院国际医疗部“黄昏门诊”开诊,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神经重症、心理、妇产、肿瘤综合治疗、疼痛等多个学科;

5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晚间特需门诊正式开诊,包括神经免疫、癫痫、睡眠障碍、心身疾病、脑血管病等神经内科20个亚专业;

5月17日起,武汉市第一医院正式启动2021年度“晨光医疗”及“午间医疗”;

5月22日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全面推行“周末无差别”就医模式,即周末与工作日一样,各科室各单元均有专家坐诊,所有科室都正常开放;

5月24日,北京安定医院晚间特需门诊开诊,涵盖普通精神科、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临床心理、老年精神障碍、儿童精神障碍等多个科室;

菏泽市立医院正式启动2021年度“晨光医疗”“午间门诊”收费挂号和现场预约服务;合肥市四院夜间门诊正式开诊;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夜间门诊”开放;新华医院儿科夜间及双休日门诊服务升级……

虽说这些医院如此作为,打着解决普通群众尤其是上班族看病就医的难题的旗号,背后原因耐人寻味。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原因有三:1、为开源,即增加收入。药品集采、医保控费、DRG和DIP付费改革试点、新冠疫情等,导致医院收入极剧减少。开通多时段门诊、延长门诊时间,可以增加医院收入;2、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3、疫情期间门诊控流,医院为了提高自身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无论原因为何,但三甲医院医生资源、特别是专家资源本就有限,实施此举,毫无疑问,是挤压和牺牲更多医生们的休息时间,去填满医院发展的欲壑。

医生也普通人 应用法律保障休息权的落实!
▲▲▲

毫无疑问,大批三甲医院调整门诊安排的背后,是以牺牲医生们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你工作的时候,医生也工作;你休息的时候,医生还在工作。

曾经一项针对医务行业“2000+”从业者的数据显示:医护人员近七成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近四成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当问及法定假期是否完全休满时,仅有5.3%的受访者选择了“是”。在医疗行业,休息权对于绝大部分医护人员来说不过是海市蜃楼!

医生也是人,不是神,忙碌且高压的工作,让医生们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容易猝死。很多稍微上点年纪的医生,都浑身是病。

医生被医院当成人肉干电池,固然是医院贪婪,而民众的过度索取也是原因之一,无限制的要求医疗降价,无休止的抱怨看病难。很多人轻松地一句“我是普通人”,就要医生当英雄来拯救自己。而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多是超人,不需要睡觉,不需要吃饭。所以,疫情期间,日夜不休、吃饭随便扒拉两口、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的医生是英雄;平日里,要求充分休息要求好好吃饭的医生,就成了罪人。

删夷枝叶的人,决得不到花果!吃饭睡觉是所有人生活的一部分。逼着医生无限延长工作时间,医生的健康何以保障?即便用一代医生的过劳,换来短期内民众的病有所医,但这并不是健康状态,未来愿意从医者将越来越少,很难持续发展。

可是,过劳与否,对于当下的医生来说,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写明答案的、事关生存的必答题。当你向后退,马上有人会顶替上来;当你不愿透支自我时,总有人说:“加班可以,给加班费就行。”

相比之下,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更为重要。希望保障医生休息权的法律能早日出台!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