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全真派南无拳的起源和养生机理

摘 要:南无拳是道家南无派养生功法的一个代表。历经800多年的传承,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养生价值,它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展开形式,而且也是老子哲学体系大道的有形与无形的合一表现。也是道家文化传承的一个代表。为了能更好地挖掘南无拳的养生和大文化的价值,使得南无拳健康有序地传承与发展。该文是以全真派南无拳养生与价值为研究对象,鉴于对中国传统武术道家全真南无派养生功法进行深入探究,同时通过自身对南无拳的习练,得知南无拳的技术特点和健身机理,不仅体现道家养生体系和性命双修的思想,而且极具武术的技击特点与风格,特别是第30代南无拳传人刘成庄的身上可以看出,道家内丹修炼的真谛。特别是在当今提倡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南无拳的传承与发展是大势所趋,历史发展的必然。

  道家全真派南无拳的起源

南无拳是道教全真派的代表,其历史根源应追朔到2000多年前的老子与上清宫,上清宫是道家学派和道教的发源地,全真道为王重阳创立,后有全真七真子之一的谭处端创立了南无拳派系。谭处端在1174年回洛阳,先在朝元宫(今洛南西霞宫)传道,后主持上清宫,并创立了“南无派”拳术。“南无拳”至今己有800多的年历史。南无拳源于道教圣地上清宫,并在内部代代单传直到1922年,郭德禄把“南无拳”传给第29代师惟新。于1962年,师惟新把“南无拳”传给刘成庄(在家弟子,道号刘良仙),刘成庄遂成为“南无拳”的第30代的传人。1976年,刘成庄参军,遂把“南无拳”带到了海南。师惟新1989年去世,除刘成庄外再没有传“南无拳”给其他人,所以,刘成庄便是“南无拳”在当今中国唯一的传承人,2010年应邀回洛阳传授和发展南无拳,并建立了洛阳南无拳研究会,开创了南无拳传承的先河。但刘成庄师父仍秉承师训,选择德才兼备的弟子为南无拳第31代传人“南无拳”来源于老子《道德经》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并以道教的“内功”(内气的修为)、“外功”(有形的筋骨的强健)的精华为南无拳的根本,起初的目的是看家护庙。后来随着南无拳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养生的机理愈来愈明显,道家文化的价值也不断地提升。通过对南无拳习练者的调查发现,南无拳不仅具有健身防身的武术特点,而且具有道家修心养命的功能。用科学的语言说:南无拳自身的修炼是道家内丹练习的具体体现,通过内因的修为,达到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自身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使生命延长到应有的极度。

  2 南无派南无拳的命名

全真道主张三教圆融的原因,内外双修,但大多数误认为“南无”之名是借佛教用词,其实非也。 谭长真作为一个当时中国少有的大学问家和道教修炼践行者,对自己所创门派的命名绝不会随意为之,千秋万代之事,岂可轻率?南无拳,“立派南无,暗合修真之始。南者离也,离者,心之火也;无者,火灭也。

  3 南无拳的技术原理

南无拳创于道家全真派,是承载道家始祖老子思想,遵从“道法自然”的理念,其技术特点是内三合与外三合的协调统一,每个动作在创编的过程中,都蕴含着进攻与防守,充分体现道家的有和无,每个动作都是借助大地之力,承接天地之灵气,调养运化万物其自身,通过天之日月星三宝,运化人的精气神,借助人的根、中、梢三节齐,四梢至周身贯通,用气统领来完成的。所以,在整个拳法套路演练过程中,特别是南无拳十八式,整个套路在演练过程中,既有太极地缓慢柔和,又有少林外家拳地快猛疾手,在表现形式上既有有形的显性存在,又有隐形的意深藏其中。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齐备,势势贯通,走势起伏转折,形断而意不断,发力地瞬间刚猛无比,快如闪电,在收招时疾如火烧;在调息运气时,虚实分明,内外统一,用有形的动作来表现内在无形的气运行,可谓虚虚实实,有来于无,无中生有,生生不息,完全与天地大道混为一气。南无拳所表现的气与我们的呼吸之气是两个概念,这种气指的是人体组织,内部器官功能的活动,在武术行当里指的是“中气、内气”,“内气”又称混元之气,医学中叫“元气、真气、营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四时之气”等,南无拳走的无论是外形的有,或者是无形的气,都是迎合武学大道,攻防兼备的技击特点,南无拳虽动作简单方法明了,但却蕴含着深奥的技击理论,真可谓拳法精湛,气贯长虹。

  4 南无拳养生机理

南无拳主张内修为,“崇阴柔之美,尚阳刚之势”是南无拳独具的健身养生法则,非常符合道家理论,注重内的虚无的修炼,营造内气的调养,也就是说:“既练内丹、也练外丹”,所谓的内丹指的是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动作的内外合一,上下贯通,也可以说是体内的磁场形成和运行的虚无的非物质的。外丹从道家来讲是通过采药,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而成,其实就是外丹是一种炼制形式,最终外丹是要通过内丹才起作用的,而这种外在的、有形的、物质的,就是我们所练的南无拳的单个动作,而内丹指的是南无拳的意念,是一种虚无的气。在南无拳十八式中,每个动作都能单独练习,因为每个动作又具有完整性,看是孤立的单个动作,其实是能调节人体内部结构,打通人体经络,促使气血协和,也可以说体现身心双休的内外统一的健身机理,注重意气结合,气血充盈协调一致养生理念。在练习南无拳时,注意上下相随,虚实分明,用心领意、以意领气、以气推力达到完整的内三合,用有形的动作来完成无形的内意的修为,通过无的非物质形态,聚集自身大的能量,充分调动机体内部的力量,使内部环境健康有序的运行,把影响机体内环境的不利因素,通过自身的修复功能,进行“细胞”更新,也可以说是“基因重组”,使机体功能发生改变,达到“至柔如婴”的“和”的状态,那么机体就恢复如初,一切疾病荡然无存,这就是南无拳为什么能够健身祛病的原因之所在。

 5 道家南无拳的价值取向

5.1 南无拳的文化价值
南无拳来源于道家全真派弟子谭处端之所创,承载着丰厚的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具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全真派始创于中原腹地,位于“天下之中”的河南洛阳—北邙山麓翠云峰上,皇家宫殿《上清宫》,这里是古史传说中诸多族系、人文英雄,皇家显贵活动修炼的重要区域与场所,也是道教名观又称老子庙,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 河洛文化,其内涵丰富,文理博大精深。800多年来它与道教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得益于道教文化的滋润,继承并发展成独具一格的南无拳文化体系,既丰富了道教文化又丰富了传统武术文化,同时也给养生文化增添新的色彩。南无拳的出现并非偶然,他是带着一种使命重新来到人间,是和中国的大文化相一致的,不仅对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身思想、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都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在当今文化兴国的大环境中,道教南无拳文化体系有他独特的价值取向,不仅能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激发民族精神,培养道德涵养,而且能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大和谐;通过南无拳有形与无形的修为,自身小循环的网络结构得以健康发展,从文化层面上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增加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建立起善待他人、善待社会的信念,营造社会大的和谐理念,实现南无拳本身的价值取向。完成道家养生观、实现道家“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的大道。
5.2 南无拳丰富多元化的文化价值
第一,我国与1999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这标志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这是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近阶段中国老龄化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以年均1 100万的速度递增,由此一来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等都带来很大影响。所以,改善老年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当务之急。由于老年人的数量增加迅速,社会还没有来及研究对策,而老年人的健身活动方式要受条件、经费、场地、健身方法等限制。因此,可供选择的项目不多。
第二,南无拳的表现形式鉴于缓慢柔和的太极拳和刚猛极速的外家拳之间,其功能为:灭心火,除妄念,调阴阳,补五行,以此可以看出,南无拳的出现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必然,好像经过800多年的蕴含专门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一套健身功法。无论从动作的简单易学,姿势的缓慢轻柔,还是从气血的调理,阴阳的互补;无论从场地器材的要求,还是从神奇的健身祛病来看,南无拳当之无愧。
第三,南无拳既具有传承大道文化的养生价值,又具有传播丰富的社会需求的文化价值;既具有文化自信的修身养性的至深修为,又具有承载平和人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多元化文化价值。既具有武术的精髓呈现,又具有道家思想的体系。充当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冲气场的作用。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得知,道家南无拳是注重内的修为,是符合生命本源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内心的一种虚无的不确定性的“内部核心”,这种看不见的非物质态就是生命的本质,道家的养生观是世界上唯一的最高层次的养生哲学,也是老子哲学养生体系的一个展开花卷。而南无拳不仅符合“天人合一、拳法自然”健身理念;而且符合“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养生观。所以,南无拳将成为人们主要的健身方式,同时南无拳将从不同角度弘扬道家文化,传播道家思想,肩负中华文化复兴,培养民族自信的责任为传统文化布道,为未来的中华民族布道,这是南无拳多元化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书芬,岳素芳,胡娟娟.道家文化对南无拳传承与发展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3(5):16-19.
[2] 孙建邦.那南无拳传人的传奇[J].牡丹,2012(8):4-17.
[3] 杨中有.道德经-宇宙的大道[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