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白牡丹茶是一种意趣和禅悦!
大批量高档白牡丹茶,在收购以后暂不动用的,为防止质变,进行临时性贮存,一般都采用石灰块保藏法,利用石灰块的吸湿性,使茶叶保持充分干燥。其方法是选用口小肚大、不易漏气的陶坛为装茶器具。贮放前将坛洗净晾干,用粗草纸衬垫坛底。用白细布制成石灰袋,装生石灰块,每袋0.5公斤。将待藏茶叶用软白纸包后,外扎牛皮纸包好,置于坛内四周,中间嵌入1只~2只石灰袋,再在上面覆盖已包装好的茶包,如此装满为止。装满坛子后,用数层厚草纸密封坛口,压上厚木板,以减少外界空气进人。
白牡丹的干茶其叶态伸展,叶张较为肥嫩,叶面上的毫心肥壮,毫色银白,这也就是白牡丹富含较多氨基酸的关键所在。用鼻一嗅,毫香浓显,纯正清新,仿佛深处高山原野,心境豁达。环壁冲水,白牡丹茶叶冲泡后,碧绿的叶子衬托着嫩嫩的叶芽,就像含苞怒放的牡丹,形状优美,十分娇羞恬淡。冲泡的茶汤呈杏黄 色。
同年份的白牡丹,汤色略有不同。一般来说,根据年份的增加,白牡丹汤色会依次呈浅黄 色、杏黄 色、深黄 色及橙黄 色。如果汤色红艳或者不够清澈明亮,可能是堆积过度导致,是品质不好的表现。
品质好的白牡丹,新茶时期便已经足够抢手。若是能够在良好环境之下,加以储存,使得香气陈化,汤水稠润,价值还要更高。如此种种,皆是白牡丹的优点。包含但是不仅 限于如此,但即使这样,也不妨碍有些茶友对白牡丹喜欢不起来。给出的理由,更是只有一个字:贵!
入门,以寿眉开始,最 好。待喝过寿眉后,你会意外地花香,白牡丹成了自己的最 爱。说到白牡丹,有90%的茶友,会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香。
白牡丹由于芽叶更为鲜嫩,茶氨酸更为丰富,茶汤滋味多了几分香稠,清润。要是多喝几次白牡丹,绝 对能抛开白牡丹没特点的偏见。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连枝,两叶抱心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因而称为白牡丹。干茶叶色黛绿或墨绿,银色芽毫显露,叶背满披白毫,绿面白底,因又称“天蓝地白”或“青天白地”;叶面、叶脉、节间枝梗色泽有别呈“绿叶红筋”,因而又以“红装素裹”形容。制茶时要求叶张肥嫩且波纹隆起,叶背垂卷,忌断碎,叶色忌草绿、红黑。内质毫香显,味鲜醇,不带青气和苦涩味;汤色杏黄,清澈明亮,叶底浅绿,绿面白底,叶脉微红。其中,“大白”叶张肥壮,毫心肥大,色泽黛绿,香味鲜醇;“水仙白”叶张肥大,毫心长而肥壮,叶色墨绿,香叶清芬甜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