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真正内涵

在之前的文章中,解读过《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如上图,由「黄帝密文」揭示的结构图所示,《心经》第一句所讲的就是:「感知的主体」从「完整人体」的「最外一层人体(左边)」回收到「最里面一层人体(右边)」的方法与过程。

佛经所阐述的物理性背景,与甲骨文前身「黄帝密文」所揭示的物理性背景,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重叠结构世界」

(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请查阅前面的文章或专栏,因篇幅有限不在本文中赘述)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都有三层人体,佛教中称之为「三身四智」

「三身」对应「三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第四智」是什么呢?

「第四智」就是在三层人体中,可以来回移动的形成思想的核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叫「感知的主体」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讲的就是:「感知的主体」从最外面一层人体移动到最里面一层人体的过程。

我们把《心经》第一句讲明白了以后,那么,第二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在上篇文章中,已经解读过《心经》中的「空」字。

《心经》中的「空」字,表示的并不是「空」字的常规字义,而是专门用来表示「感知的主体」自身的感受

把「空」字的概念解释清楚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解读第二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解读《心经》第二句话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感知的主体」在回收到最里面一层人体以后,这个人的「认知—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

《心经》中的「五蕴」,主要是指最外面一层人体与中间一层人体的「认知—行为」模式

当「感知的主体」冲到外面这两层人体的时候,「感知的主体」本身是不发挥主导作用的,而是由这两层人体的「认知—行为」模式发挥主导作用。

在佛学中把这种状态,称为「迷」

而当「感知的主体」收回到最里面一层人体以后,「感知的主体」本身才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按照「黄帝密文」字义写成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所记载,「感知的主体」回收到最里面一层人体,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以后,外面两层人体的「认知—行为」模式,将停止主导作用,改为由「感知的主体」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