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惠来向北张氏
1月21日一早起来后不久,便和岭东文化的小伙伴出发,来到惠来的隆江镇,会合中国新闻社祠堂工作室另外的小伙伴,准备这天祠堂探访之行的第一站:向北村张氏大宗祠亲睦堂。
向北村所处,位于惠来西部,其与陆丰甲子镇毗邻,村为镇区所在地,发源于县北部的龙江河,由西北方蜿蜒向东南于此出海,河东为向北,隔江则是溪西镇。由于水路的便利,此处开发得早,村内大多传统聚落已经拆建成高耸的水泥楼房,以及不少高层小区,余下部分待改建中。
向北村。
背江向北的亲睦堂。
亲睦堂,又称向北祠,其内奉祀南宋始祖张思隐及下列祖。祠位于龙江河U字形大弯正中顶部一处寨局中,为正座,朝北,系三间二进式传统祠宇格局,前有大埕,埕前大池塘。据祠记载,亲睦堂最初由始祖建,1928年因地震毁后主墙,及后修,待至1997年重建至今。祠内悬于科举牌匾多方:1、为光绪十九年四十七名举人张应元、五十名举人张夺元立的兄弟同魁匾;2、光绪十九年张夺元立恩科惠来营中军守府举人匾;3、光绪廿四年张应元立清钦点蓝翎御前侍卫匾;4、民国廿八年廿五世裔孙载禧立广东省高等法院广州分院院长匾;5、明熹宗登乙卯科举人张有容立特赐进士、魁文、钦赐承宣布政司匾;6、张经立康熙九年庚午科三甲赐进士匾;7、清雍正甲辰科潮州通判张士雄立贡元匾;8、英宗正统戊午科六世裔孙龙岩府左堂张义立进士匾;9、清嘉庆庚午科举人张泽立恩科解元匾。
祠堂内仅存的旧构。
祠内各种各样的科举功名牌匾。
按海阳官路张氏族谱所载:始祖世杰公,字元皎,祖居范阳,宋淳祐戊申科进学,咸淳乙丑授刑部主事。除鄂朴都统,保康军承宣使,遣将取浙西诸郡,復平江、吉安、广德、漂阳诸城,进沿江制置副使。德祐二年,元兵迫临安,公带子思隐,与陆秀夫、文天祥,护度宗二子,益王及其弟昺,到福州。临安陷,帝及皇太后全氏被掳,公与陆秀夫于福州奉益王为帝,改号景炎,尊王太妃杨氏为太后,封昺为卫王。公拜签书枢密使,兼理军机事。十一月,公留子思隐于漳州,住云霄埔尾乡;后奉帝及卫王、太后入潮州,于饶平拓林独海到南澳。二年春正月,元兵自福建犯潮,公率原江淮就不及当地义军战于饶平云霄之间。景炎三年,帝昰于碙州岛崩,卫王昺继位,改号祥兴。公封越国公。六月,公与陆秀夫,奉帝迁崖山,建行宫水寨,率军转战于潮、惠、广诸州,历时二年。元将张弘范陷崖山,陆秀夫负帝投海殉国。公率船队回攻,克崖山,联船固阵,图觅赵氏之后另立,相持月余,因势孤粮尽,夜半突围出海,奈时不我济,于海陵山下遇台风,舟沉而亡。公所遗衣冠后葬于生前驻军之斗门白礁镇黄美村,清乾隆十三年,香山知县张汝霖重修,撰碑立石文曰:宋太傅枢密院副使越国公讳世之墓。
思隐公,景炎年间任惠州府海丰县尹,配郭氏、罗氏,有三子,长朝阳、次陇阳、三清河。公为避居深处,卜地于潮阳惠来都龙江市尾地方,创建家庙,构建房舍,建成仁里乡。宋亡,公归隐家园,课海子孙……
长房朝阳公(朝奉),于景炎年间分创潮阳港头。
二房陇阳公,于祥兴年间,偕麦氏妈移居海阳龙溪都官路。
三房清河公,留居惠来龙江市尾。
而据潮阳港头资料则:思隐公,字珣玭,号博士,生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登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贡生,任惠州府陆安县教谕,进升通判;原居福建兴化莆田打铁街大盐巷第三个门闾,随张姓东线南线入粤。淳祐元年(1241),因政务校核案卷奔经龙江,其精堪舆,见此处风水上佳,乃卜定优胜地,待后年迈携眷抵龙江船场立籍,即今惠来隆江文场向北村水流巷。公配郭氏、罗氏,生三子,长朝奉,名延庆,移港头;次陇阳,名福延,号新庆,移官路;三清河,名福庆,留居本里。公卒于宋淳祐八年(1248)。思隐公,曾祖张浚(1097-1164),字远德,宋汉州锦德人,绍兴五年拜为宰相;祖父张栻,行一,字敬夫,又字钦夫、乐斋,号南轩,为湖湘学派大师;父张烺,行三,由襄阳迁福建兴化。
按以上两地族谱资料,个人比较偏向于前者。
抱着对南宋末年三杰之后在潮发展情况的问题深感兴趣,来此除了参观村落和祠堂之外,也想问问当地可有族谱资料以及相关,然亲睦堂的族老说,谱料散失不知有关系张世杰事,而先祖思隐来自莆田涵江打铁巷。这打铁巷三字一出,就让人感到很有意思了,因为我潮来自莆田打铁巷的宗族实在太多了,也许这只是个户籍登记所需的文化符号?
除了拜亭前摆置的一块老柱础之外,亲睦堂基本是新祠堂了,不过人文内涵还是比较厚重,比如八九块科举牌匾,若讲起来应该有不少历史典故。比较有趣的是,现祠堂内外,把张氏四大堂的文化符号都用上了,清河、曲江、金鉴、百忍等等,这也解释了前年为何去了潮安官路见当地张氏家庙如此张贴对联。
在祠堂和族老交流了好一会,后来问起始祖墓,族老说墓系思隐公墓自择,位于隆江船场村东北不小山丘西麓,喝形俗称狗地,系当地第二名穴;1958年建隆江中学,陶铸亲点墓周边为建校用地,故墓应需而折衷平基去碑,仍留学校操场北缘,每年十一月十五祭祖在地立一木牌为象征,学校则放假;1984年,扩建学校,墓穴所在为用地,裔孙得悉转海外侨胞,终捐资若干为学校易地扩校之需,墓穴得以保留,并围筑成大花圃。大概去到墓的地方看看也看不到什么,倒是当时被去掉的墓碑搬走放好在近处,值得找来看看,遂由族老带路前往。七八人出力把碑翻过一看,碑刻内容十分给力:宋初祖主学思隐、夫人郭氏罗氏,万历庚子(1600)长次房宗主仕友、仁住仝立。这与官路族谱资料比对,较为吻合,然需再多考证。对了,向北是我潮张氏发源地之一,思隐之后现有三十余万子孙遍布各地。
还真是很多次念叨要去看一看向北祠,这会终于去到当地了,与想象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祠堂完全是新的了,其内人文体现的东西很多,问起族老最关键关于族源的事情,族老也谈不上个所以然来。走走,收获还是很多,且再对比官路、港头,把这二世三大房的资料进行比对,结果非常有趣。但要说些什么结论性的东西则就免了,一切还带考证中。
对了,初入向北祠,看到兄弟同魁匾,我还以为是找到了我家泥沟张氏宗祠之兄弟同科牌匾来源了,结果对比并不是,泥沟的匾是:道光乙酉、乙未恩科举人、亚魁张缵勋、张缵烈同立的兄弟登科。
匆匆之行,所获如上,仅以为记。
最后,感谢中新社祠堂工作室、岭东文化的小伙伴一路偕行指教,感谢向北祠的族老热情招待。
20180205
完。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Q群36527458)】荣誉出品。
若有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的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文字、文段的非完整性转载!请勿剽窃性抄袭。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原创图片、文字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