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四)
十
琼瑶笔下的爱情,往往爱得死去活来,过于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和真实生活中的爱情永远隔着一段距离。
宝黛之间的爱情,大多是平常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即使时光过去了200多年,依然让人觉得仿佛就在身边。平凡如你我,依然能引起许多共鸣。
一日,在李纨的稻香村里,惜春为画大观园而烦恼,众姐妹你一言我一语替她出主意,聊到兴头上,大家笑成一团。此时,宝玉和黛玉使个眼色儿,黛玉会意,便走至里间将镜袱揭起,照了一照,只见两鬓略松了些,忙开了李纨的妆奁,拿出抿子来,对镜抿了两抿,仍旧收拾好了,方出来。宝玉看了,只觉更好,不过又后悔不该令她自己抿上鬓去,若能让他替她抿,才更好呢。
一个眼神,胜似千言万语。爱人之间的这种默契,让人怦然心动。我不由想到了西汉的“张敞画眉”。张敞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才子和名臣。他和妻子感情甚笃。因为妻子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疤痕,所以,他每天都要替爱妻画眉后才去上朝。有人把这事告诉了汉武帝。一次,汉武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的面问起张敞这件事。张敞坦然回答:“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潜台词是,你只要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我替太太画不画眉,你管它干什么呢?好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好男人啊。如果宝玉能娶黛玉为妻,宝玉一定很享受替黛玉画眉、抿发的感觉。“小轩窗,正梳妆,千言万语,尽在眼底眉梢”。十一
宝玉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自然视金钱如粪土,对身外之物向来大大咧咧,但惟独对黛玉所赠之物,分外珍惜。
一日,宝玉外出,几个小厮将他拦腰抱住,向他讨赏。不等宝玉反应过来,就一个解荷包,一个解扇囊,将宝玉所佩之物尽兴解去。回到家中,刚好遇见黛玉。黛玉眼尖,看到他身上所佩之物一件无存,就说:“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
宝玉还没有机会辩白,黛玉就拿起剪刀,将前日宝玉烦她作的香袋也拿过来就铰。宝玉连忙走过来,把衣领解开,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赠的那个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黛玉这才明白冤枉了他,自悔莽撞,又愧又气,低头不语。
可是,黛玉是永远不会对宝玉说“对不起”的。她是宝玉心中的“女神”,即使错在自己,也要宝玉赔不是。谁叫宝玉那么爱她呢?在外人眼里,这样的爱或许不讲理,不公平。但,真正的爱情,从来就不需要讲理,也不能用公平去衡量。或许,对恋爱中的人来说,吵架,本身就是一种甜蜜。因为,有计较、有赌气,说明有牵挂。等到没有什么架好吵时,感情大概已经像白开水了吧。
十二
看一个男人是不是足够爱你,其实就是看你能否在他面前小任性,看他是否能享受、包容你的小任性、小脾气。
一日,元宵佳节,一向喜欢热闹、爱吃甜食的贾母,命在大花厅上摆酒听戏,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享受家宴。“人来疯”宝玉要了一壶暖酒,为长辈和众姊妹一一斟酒,大家都笑着喝了。唯独到了黛玉面前,她偏不饮,还拿起杯来,巧笑嫣然,放在宝玉唇边。言下之意,就是要宝玉替她代喝。宝玉毫不犹豫,一干而尽。黛玉笑说:“多谢。”宝玉“呵呵”憨笑,很享受这种“被虐”的滋味。
凤姐察言观色的本领是一等一的好。这对小情侣的打情骂俏,别人或许不留心,但眼尖的凤姐,当然全看在眼里了。她明白,贾母心中最疼爱者,就是宝玉和黛玉。以贾母之权威,宝黛在一起是迟早的事。所以,她马上打趣宝玉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玉憨憨的,没有听出凤姐的画外音,忙说:“没有吃冷酒。”凤姐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
凤姐说的“冷酒”,其实是指黛玉给宝玉的“冷脸孔”。但宝玉非但不觉得“冷”,还赶紧巴巴地用“热脸孔”去贴。凤姐一定觉得这对小情侣挺有意思。而且,为了投贾母所好,她应该也是希望促成宝黛这门婚事的。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时,说凤姐想出了“调包计”,骗宝玉娶了宝钗,恐怕并非曹雪芹之本意。
十三
可以看出凤姐看好宝黛姻缘的,还有这样一个细节。
一日,在怡红院中,众姊妹在一起说笑。凤姐问黛玉:“前儿我打发丫头送了两瓶茶叶去,你往哪去了?”黛玉笑道:“哦,可是倒忘了,多谢多谢。”凤姐打趣她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黛玉红了脸,向来伶牙俐齿的她,一下子竟接不下去了。李纨夸凤姐诙谐,黛玉马上反应过来,说:“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凤姐笑道:“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哪一点还玷辱了谁呢?”黛玉抬身就走,宝钗站起来拉住她,说:“颦儿急了,还不回来坐着。走了倒没意思。”
大家继续闲话了一会,准备告辞时,宝玉叫住了黛玉,说:“林妹妹,你先略站一站,我说一句话。”这时,凤姐的表现很是可爱。她向黛玉笑道:“有人叫你说话呢。”说着,就把黛玉往里一推,自己和李纨等人一同走了。
请注意,这是封建礼教极其严重的时代,是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间有大妨的时代,凤姐却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公开打趣宝玉和黛玉,且当着这么多姊妹特别是宝钗的面,其中的深意,实在是明显不过了。
我觉得,凤姐就像是宝玉和黛玉的新闻发言人,高调地向世人宣布:“我们恋爱了!我们一定会结婚的!”而聪明如凤姐,她的这份底气,一定来自贾母。作为贾母心目中最得力的接班人,凤姐日日侍奉在贾母跟前,当然是最明了贾母心思的人。在凤姐看来,有贾母的全力支持,宝玉和黛玉的结合,毫无悬念。
至于后四十回的情节发展,当是高鹗所思,另当别论。
十四
凤姐高调“宣布”了宝玉和黛玉正在“谈恋爱”,那么,贾母对此是何态度呢?
贾母是史侯家的小姐,荣国公贾代善的夫人,贾家“代”字辈中硕果仅存的一位老祖宗,是荣宁二府的绝对权威,“江湖”地位无可撼动,一言九鼎。。年轻时候事必躬亲,比凤姐还要能干、厉害。晚年含饴弄孙,诸事不管却又一切了如指掌,尽显悠闲尊贵,一派老政治家的风范。所以,她对宝玉、黛玉“二玉”的态度,是十分关键的风向标。
元宵佳节,黛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宝玉替自己喝了杯中酒。不用说在那个封建时代,即便在今天,如果男女双方还没正式宣布在谈恋爱,也算是很高调的打情骂俏了。再加上凤姐在一旁高调地“火上浇油”,这架势,让王夫人、薛姨妈等吃斋念佛、视“自由恋爱”如洪水猛兽的长辈们情何以堪?
我想,这一切高调的背后,皆因有贾母这座天大的“保护伞”和“靠山”。
十五
有细节为证。就在宝玉喝了黛玉的酒后,贾母便命暂停看戏,换换口味,想听女先儿说书。女先儿说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名叫《凤求鸾》。贾母让女先儿说下故事大概,女先儿就如此这般的说了。不外乎又是“才子佳人相见欢,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的套路。于是,引出了贾母对“才子佳人”的一番评论。
贾母笑着说:“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贾母这番话,看似漫不经心、面带微笑说的,其实义正言辞、字字千钧。我认为,贾母的潜台词就是高调宣布:“我们家没有这种不上路的才子佳人的事,如果有人说有,不是诽谤,就是取笑,皆一派胡言。”贾母是荣宁二府的最高统治者。她说“没有”,就是“没有”,还有人敢说“有”吗?除非他和自己过不去,一个劲往枪口上撞罢了。贾母说完这番话后,夜深了,寒气逼人,贾母命大家挪进暖阁里地炕上取暖。她亲自安排大家的座位,说:“这都不要拘礼,只听我分派你们就坐才好。”说着,自己西向坐了,让黛玉、宝琴、湘云三人紧靠自己而坐,让宝玉挨着王夫人坐,让宝钗等其他姊妹在西边就坐……十六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在贾母心中,黛玉是怎样地受宠和被呵护啊。其实,仔细一想,就不难理解贾母的心思。贾母初见黛玉时,就搂着黛玉,心肝肉儿地哭,还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黛玉的母亲名叫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花容月貌,聪明伶俐,才情横溢。总之,黛玉有多美好,其母就有多美好。
可惜,贾敏英年早逝。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之悲痛,莫过于此!于是,贾母执意要让12岁的黛玉离开父亲林如海,千里迢迢接到自己身边精心照顾。她将对爱女的所有思念和疼爱,都一股脑儿给了遗传了贾敏优良基因的黛玉。
这,也算是一个老人能为死去的女儿做的最后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