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40章)

第140章  兄妹初遇
当王维牵着莲儿的手健步走进玉真观时,方才还和众人谈笑风生的玉真公主,不由怔住了。
他今日穿了一件淡青色圆领襕袍,腰间是他惯常用的蹀躞带,脚上是一双半旧的乌皮六合靴,全身上下不见丝毫奢华,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
他身边的莲儿,则穿了一条鱼戏荷叶花样的六幅长裙。随着她脚步的移动,那几尾鲜红的鲤鱼仿佛当真穿梭在翠绿的荷叶间,让人忍不住赞叹世间竟真有这般鲜活的好针线!然而,一想到这针线的主人,玉真公主心里便忍不住掠过一阵怅然。
“微臣携小女拜见两位公主,恭祝两位公主贵体安康、事事顺遂。”在距离玉真公主数丈之遥处,王维停住脚步,依君臣之礼肃然行了一礼。
不待玉真公主从怅然中回过神来,霍国公主便啧啧称叹道:“好标致的女娃娃!难怪姊姊时常念叨呢。来,莲儿,来这边坐,让姨母也好好看看你。”霍国公主指着身边的一处软榻,招呼莲儿上前来坐。
或许因为霍国公主和阿娘年纪相仿,加上她语气温柔亲切,莲儿虽是第一次看见霍国公主,倒并不像上次看见玉真公主那般怯生。她抬头看了一眼阿爷,得到阿爷鼓励的眼神后,便走到两位公主跟前,弯腰伏了一伏,奶声奶气道:“莲儿拜见义母和姨母。”
“好孩子,不必多礼。有些日子不见了,你又长高些了,义母一直惦记着你呢。”玉真公主拉起莲儿小手,看着她那遗传了阿爷的俊秀容貌,和颜悦色道。
“仙芝,这是你义妹,你是阿兄,将来可要好好照顾妹妹哦。”霍国公主用胳臂支了支仙芝,示意仙芝主动和莲儿打个招呼。
“义母,姨母,这个妹妹好生面熟,我仿佛在哪里见过?”从莲儿走进厅堂起,仙芝就留意着莲儿的一举一动,她那娇俏温软的童音,仿佛人间天籁,可以将人融化。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憨笑道,“妹妹好。”
莲儿也转身看着这位浓眉大眼的兄长,绽放出一个天真烂漫的笑容,脆生生道:“阿兄好。”
看到儿子认了这样一个神仙妹妹,高舍鸡心中欢喜,抚着长须,朗声笑道:“仙芝,你又混说了。莫说你从小在西域长大,哪里有机会见到这样神仙一样的妹妹,便是在这长安城里,也难寻出第二个这样标致的妹妹来!”
“高将军此言差矣。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仙芝觉得莲儿面熟,说明两个孩子前世有缘呐。”玉真公主嘴上说着,心里却是一阵恍惚,她当年第一次见到仙芝时,不也觉得仙芝面熟么?这世间的因缘际会,本就是世人难以参透的。
霍国公主也拉过莲儿细细端详,看到莲儿脖颈上戴的玉佩时,不由眼前一亮,这不正是她当年送给莲儿和仙芝的礼物么?玉真公主也看到了玉佩,抚摸着莲儿的小手说:“莲儿,这个玉佩是姨母所赠,喜欢么?”
“喜欢。阿爷阿娘让莲儿日日戴着,保佑莲儿平平安安。”莲儿低头看了一眼胸前的玉佩,嘴角一笑,露出两个好看的梨涡。
“姨母所赠玉佩,仙芝也日日戴着。”仙芝也郑重解下系在腰间的玉佩,用双手托了给霍国公主看。
莲儿好奇地踮起脚尖,往仙芝手里看了一眼,抬头问道:“阿兄的玉佩,和莲儿的是一样的么?”
玉真公主搂过莲儿,拉了仙芝的手,点头笑道:“是的,你俩身上的玉佩,原本就是一对。你俩要好生戴着,莫辜负了姨母的一片心意。”
看着玉真公主和莲儿谈笑宴宴的模样,一直微笑不语的王维,低头陷入沉思。曾经,无论公主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觉得公主身上有一种让人生畏的“强”,但此刻,看她一脸慈爱地和莲儿说话,她身上的“强”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的“柔”……
“末将高舍鸡,久闻王大人诗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翘楚,不同凡响。”王维正发怔间,高舍鸡大步走了过来,向王维抱拳笑道。
王维忙向高舍鸡抱拳还礼道:“晚生王维,久仰高将军在西域立下的赫赫功名,敬佩之至。仙芝不愧为将门之后,小小年纪便有大将之风,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王大人过奖了。高某只是一介武夫,犬子么,也只是跟随高某在西域吃了几年风沙而已,哪里谈得上什么大将之风。倒是王大人举世无双的才气,让高某佩服不已,还请王大人多多提点犬子才好。”
“高将军,仙芝从小在西域长大,饱经风沙,千锤百炼,将来必成大器。将来若有机缘,我也想去西域走走。”在13岁的仙芝身上,王维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时的他,也是如此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这敢情好,高某虽然不才,但对西域风土人情倒还略知一二。王大人若想到西域走走,高某随时恭候。”高舍鸡也是性情中人,最喜结交朋友。他明白,能成为玉真公主座上宾的人,定非等闲之辈。王维相貌堂堂,一看便不是等闲之辈。
看着王维和高舍鸡相谈甚欢,玉真公主心头暗喜。认识王维这么多年了,每次见面,他总是惜字如金、言简意赅,让人觉得有些生份、有些高冷,似乎永远无法靠近。但今天的他,却有一种为人父亲特有的慈爱和放松。看来,在他所爱之人面前,他从来都不高冷。
“启禀公主,裴焕之大人到!”随着道童的一声通报,其他人倒还好,王维脸上,已是掩不住的一脸惊喜。
“和裴大人济州一别,竟是三年不见了!”裴耀卿比王维年长20岁,在王维心中,裴耀卿不仅是他的上司,更是他的忘年之交。这样想着,便连忙起身,快步迎了出去。才走几步,便看到裴耀卿转过屏风,大踏步地向他们走来。
“裴大人,果真是您!”王维心头激荡,快步上前,在距离裴耀卿一步之遥处,对着他深深行了一礼。
裴耀卿一把扶住王维,朗声笑道:“摩诘快莫多礼,三年不见,别来无恙?”
“三年不见,别来无恙?”裴耀卿这句寻常的问候语,落在王维耳里,却仿若平地一声惊雷。三年前,裴耀卿离开济州时,他和璎珞还是神仙眷侣,三年后,再见裴耀卿时,他和璎珞已经阴阳两隔……
看到王维先是激动继而怅然的眼神,裴耀卿瞬间明白过来,定是他的话无意中触及了他的伤心事。他叹了口气,拍了拍王维的肩膀,温言道:“摩诘,三年前,我从济州去了宣州。在宣州一年多余,之后又去了冀州。如今重返长安,在户部任职。”
王维定了定神,再抬头时,眼神已恢复清明。“裴大人,自您离开济州后,我一直想着,不知何时能再见到您?不曾想今日竟能在此遇见您,请再受王维一拜。”
“摩诘,裴某在济州时,能遇见你这样的得力人,乃裴某之幸。离开济州后,也时常挂念你。人生无常,喜乐参半,还望摩诘能看开些。”裴耀卿自然了解王维丧妻之痛,也很是替璎珞惋惜,婉言安慰道。
“多谢裴大人。”王维心中一阵翻腾,一时之间,不知说何才好。
“裴大人,请上座。”玉真公主适时走了过来,请裴耀卿入座。自裴耀卿走进道观以来,玉真公主就注视着王维的一举一动。她早就知道他和裴耀卿的交情非同一般。今日见了,果然如此。看来,她这回的精心安排,是值得的。
当玉真公主悄悄关注着王维时,霍国公主也在一旁悄悄关注姊姊。看到姊姊脸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暗喜,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姊姊果然处处为他用心,任凭他是铁石心肠,也总该动心了吧?”
眼见天色一点一点地暗了下来,宾客也悉数到来。如果说裴耀卿的到来让王维始料不及,那么,当他的上司——集贤院著作局秘书少监张九龄、他的同僚——郑倩之、独孤策、裴黜等人也到来时,他渐渐有些明白过来,这场宴会的嘉宾,似乎是为他而请的。
张九龄年长裴耀卿8岁,裴耀卿在长安担任长安令时,张九龄在朝中担任左补阙、礼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两人都是志趣高洁、刚正不阿之人,彼此惺惺相惜,为士林所称道。
“张少监,裴某远离长安数年,每念及旧时同好,便会想起少监厚谊,不知少监别来可好?”看到张九龄,裴耀卿忙快步迎了上来,拱手抱拳道。
“多谢焕之挂念。这几年来,焕之历任济州、宣州、冀州等地刺史,焕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地百姓多有称颂,九龄甚是敬佩。”说着,指着王维道,“摩诘曾在你手下历练,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听张九龄提到自己,王维忙快步走了过去,向张九龄和裴耀卿躬身行礼道:“多谢两位大人知遇之恩。大人若有驱使,王维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张大人,请上座。”看王维对两位大人如此谦恭,玉真公主和颜悦色道。
张九龄笑着看了王维一眼,转身向玉真公主、霍国公主躬身行礼道:“启禀两位公主,今日微臣从集贤院过来时,冒昧带了一位诗友,不知能否拜见公主?”
“哦?张少监客气了,还不快快有请?”玉真公主坐直身子,浅笑盈盈道。
“多谢公主玉准。”张九龄向公主行了一礼,转身对王维道,“摩诘,这位诗友正在外屋候着,你去领他进来吧。”
“是,王维这就便去。”王维知道张九龄最是爱才,他说的诗友,定有非凡之才。
到得外屋,只见一个修长的身影正负手而立,细细端详着道观壁上的名家书帖。微风吹动着他淡青色的头巾和袍角,他却不为所动,似乎眼里只有这满壁的好字。
“不知这位诗友如何称呼?屋内张少监有请。”听到王维的招呼声,他才转过身来,微笑着拱了拱手:“在下襄阳孟浩,字浩然,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看孟浩然谈吐口气,应比自己年长几岁,且又是张少监的朋友,王维便拱手笑道:“晚生王维,字摩诘,山西运城人氏,请孟兄随我前往。”
“原来你便是王摩诘?”王维话音刚落,孟浩然一改方才的沉稳,啧啧赞叹道,“王大人的诗,和孟某心有戚戚焉。孟某尤其喜欢《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哪里哪里,让孟兄见笑了,摩诘只是抛砖引玉罢了。”王维抱拳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引孟浩然向里走去。(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做人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心

    不知从何时起,"佛系"一词已经成为我们当下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了. "佛系青年"."佛系恋爱"."佛系生活"等衍生词似乎成 ...

  • 唐诗人物志诗佛王维,全能高手,无心升职却不断升职

    王维,开元.天宝时代最有名的诗人,在当时,连李白.杜甫等相比王维都为之逊色.唐代宗曾曾称赞王维是"天下文宗".在<河岳英灵集>中,王维被列为盛唐诗人之首.除此之外,?王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