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两千年的古书在贵州现世,专家齐聚:一字不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周易》乃大道之源,群经之首,乃传世之经典,相传此书为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精深。“易”由蜥蜴而得名,是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记载: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通过蜥蜴而引申而来的“易”字也包含了“变化”之意。

日月为“易”,象征阴阳,易即是“道”,是恒长的真理。相传,《易经》包含三部,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周易》以外,还有两部分别是《连山易》和《归藏易》,在东汉时期,《连山易》还尚存于“兰台”,由8万多字著成。但是这两部神秘的经书据说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失传,距今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

遗失200年,社会就早已经更新换代,想要找寻都无处寻找了,更别提2000年,在这两千年里,经历了十几个王朝的兴衰更替,几百位的帝王的诞生和薨逝,最后进入了新中国,提及《连山易》和《归藏易》人们早就当他们消失在遥远的千年之外,成为了千古之谜。

但是,却依旧有人渴望一解千古之谜,窥探那能和《周易》并肩的千古奇书究竟是什么样子,2005年,贵州一位叫做谢朝海的76岁老人却突然向世人宣告:“我有一本!”老人称这本书为《连山易》,家中一共有五册,他是这本书的第七代传人。

家族将这本书视若珍宝,如同传家宝一样传承,并且规定:每一任继承人都要将此书抄写一遍,之后再将上套书籍烧毁,而谢朝海手中的这本是民国时期抄写的。

都已经消失了2000多年来,突然说出现了,《连山易》现世引得各路专家飞速赶来贵州,来看看这本书是真的还是假的,若为假,最多也就白跑一趟,若为真,那就是一件轰动文物、考古界的大事,关于这本书的许多谜题也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专家齐聚一堂,问谢朝海借《连山易》一看,经过一番鉴定后,专家们面面相觑,古书中写的、画的是什么东西完全看不懂,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本古书是用水族文字写的。

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本民族特殊的语言和汉字,其古文文字依旧保持着画图、象形、抽象文字等兼容的特色,在夏朝的时候就诞生了,这也刚好符合传说“《连山易》于夏朝时著成”。在夏朝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中,出现了24个符号,其中有13个出现在水书的文献里。

但是很可惜,水书这种古老文字的流传方式很特别,一般是人们口口相传,由于关于水书的文献稀少,能够看懂水文的人也很稀少,这也造成了专家们一开始完全看不懂。

经过一番研究又发现,在距今7000多年的洪高庙遗址中出土过一个“石质人头”,在这个东西上面,也出现了和古书中一样的水书文字,从这里也能看出,这本《连山易》中的文字不是巧合,的确很古老,甚至比甲骨文的年代还要久远。

古书上面的文字不是胡编乱写,而是罕见的水文,但也不能证明此书是《连山易》,依旧需要破译了文字的内容才能判断,于是专家四处寻找突破口,最后找到了一位水书先生,有了他,里面的文字内容也能被破译了。

经过研究,这本书是一部上古神农时代的“百科全书”,书中内容包含了天文地理、农事……等多个方面,并以动物、符号、植物等画图形式所表现出来,它和《周易》的卜算性质差不多,但是推测方法却不一样,它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而非五行的辨证概念。

这些特征都让这本古书越来越像《连山易》,最后专家们还请水书先生做了一个验证,让他用书中的内容破译一只宋瓷注碗上的符号,经过一番打卦,同时这本书中记载的方法和易经原本的推算方法来推算,结果得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都表示这是一只记录北宋兴衰的史志碗。

因此老人的这本古书也被很多专家认定就是《连山易》,既然发现了稀世珍宝,老人也不藏着掖着,即便是自家的传家宝,但他也明白,《连山易》对于专家们的研究来说更加重要,于是主动捐献给贵州省民族图书馆,现存于荔枝县档案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