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快速出功夫的捷径(下)

潍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实的朋友)

第二步:左右横撑力的求取

当人类处于爬行状态时,我们会发现:如果把四肢撑直为180度平角状态时,对方如果用力去推我们的肘关节,我们会因为没有横向支撑力而向一侧失重(或因没有横向支撑力而使肘部受伤)况且关节伸直后,我们也无法运动。当我们站立起来后,发出直拳发力,就会感到肘关节在发力的一瞬间一震,如果不把肘关节角度变小、就不会产生第二次发力,而且这种形式的发力,如果对方突然给一个横力,那么这种力量的方向就会被改变。我们趴在地上,把肘关节变为90度左右,让对方用力推打,就会发现对方根本打不动。而且关节角度越小,这种横撑力越大。这时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站立状态还必须保持这种横撑力。遍观整个世界搏坛的格斗技术均无左右横撑力的训练,更没有横向发力的技法。直拳的发力过多,会因关节被动撕扯而错位损伤导致病变,如骨质增生和风湿关节炎。所以一个运动员的运动青春极为短暂,基本是因伤痛引起的。毕竟关节是一切生命运动的枢纽。

《卢氏结构》认为,左右间架的横撑力是格斗中防守对方侧面进攻的模式。而且在主动进攻中,由于间架的左右横撑,根本无须格挡对方的两面来拳。不必害怕打到自己的头部,再有敌人侧闪到我左右之际,我也只须以关节支撑为发力点进行横向的发力。另外双肘的横撑状态能使大臂肌肉纤维的初长度得到改变,肌肉的弹性伸缩功能得到加强。由于骨骼的支撑作用肩关节之间在肌肉放长作用下间隙也获得一定的拉长,从而使关节枢纽得到了如加入润滑剂般的灵活。检验左右横撑力的标准是站桩中,我们可用手去触摸大臂内侧从腋下到肘间有一根较为粗大的筋,如果左右横撑力符合要求,这根筋会成拉紧或绷起状态。

第三步:前后力的求取

从上下力、左右力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它们组合一处的形成正好是十字交叉的状态。芗斋先生云'于十字中求生存',妙哉斯言!但是我们知道,贯穿于整个格斗中最广泛的是前后力量的应用,所以前后撑抱力必不可少。所谓撑抱力是以肘关节横撑定位后,小臂环于体前,两指的连线交叉一点,与人体腰背肌肉群(以整条脊柱为中心点)形成圆柱形的争拉状态。这时人体腰背肌肉纤维的初长度就会产生长度改变,我们双臂环抱的间架就会更加圆整,撑抱的前后用力要点在于肘横撑、臂前抱、体后靠。双肘横撑定位后,小臂向前抱与身体向后靠,正好形成前后的矛盾用力,因为前后的抱靠用力,我们横撑的肘关节角度就要发生一定的变化,成为大于90度的钝角三角形。人是柔性体只能产生张力,张力的表现形式是争力的具体化,浑圆桩的模式形成,从直观的六点定位支撑开始逐步往圆滑状态过渡,故芗斋先生言:'浑圆空洞亦都由细微之棱角渐渐体会'。由上述得知',所谓的整体劲力就是人体的肌肉、骨骼、筋膜、关节的合理运动而产生的量的变化。

第四步:整体六面浑圆力的求取

精神意感是形成自然未能发动的必要条件。古谱中'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即是此意。当我们操习桩法之际,间架结构的配备标准是我们用大脑反馈肢体的结果,如果没有经过有意识的主动印证,我们就无法判别我们所维持的桩架是否趋于合理。由此可知,意感是人体运动细致入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努力追求拳法精髓的动力下,必须去正确、合理、深人地调动神经系统,以获得人与自然和协统一的本能状态。利用更为真实、强烈的意感训练,刺激和启动人体中那些懒惰和被动的肌体细胞,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起全部的人体功能,使人们追求的整体劲力和整体爆发成为现实。

当我们初步印证了站桩所具备的相对结构均整之后,就会发现拳学进步缓慢,开始停滞不前,无论怎样用功练习都觉得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人体的肌肉、骨骼、筋膜、关节的运动量在达到一种相对饱和状态后,如果人体的大脑神经不去进一步刺激这些肌体继续运动,当然不会继续进步。因此,当间架结构处在一种尚有棱角的阶段,就必须利用大脑的深度去圆融肌体的做功。所谓的圆融才是真正的六面整体浑圆。由此可见,我们通过站桩中关节间隙的增大;来促进小臂与大臂的的肌肉拉伸,大臂与胸肌背肌的肌肉拉伸,背肌与腰肌和臀肌的肌肉放长,以及与大腿小腿、与膝关节等矛盾的连接放长。这样,人体的肌肉系统就形成了根本性的整体连接运动。这时,我们再通过意识的导引去体会这种连接下的肌体感受,并利用这种感受去对照前人留下来的正确经验,检验是否符合标准,也就是说用更细微的大脑思维去检验身体结构发生的微妙变化,从而每一点的感受都从大脑反射出来,再反射回去,这时我们站桩才会产生更加微妙的变化。所以意感的训练与肢体运动是相反的、平均的。

这三项矛盾争力的建立就是把我们的间架变成一个膨胀的圆球状态,因为球的状态会产生弹性力,所以当学者基本具备了这个状态之后,我们就让同伴去拍对方的间架,看看会不会产生弹性,如果没有,就证明哪一部位的要领不对,应及时纠正,并重点练习。继而应让伙伴加大力量去拍、推双肘,如果自己在对方力量下弹起又恢复原来的姿势后,证明间架是正确的,这时就让伙伴给记时间,检查督促自己维持正确间架的标准时间。由于站桩对人体肌肉、骨骼、内脏呼吸的刺激很大,体能会很快地消耗下降,这时伙伴就要随时告诫自己哪一部位变形,并及时地进行纠正,然后让伙伴再用力拍自己间架,看看散没散,如果没散就证明自己还有能力坚持下去;如果一拍即散,则证明体能已达到极限,就应缓缓把手放下进行适当的休息,等过十分钟之后,感觉体能又恢复过来,再站桩寻求精确度,让伙伴看桩检查。如此反复练习,才会形成正确掌握站桩的良好习惯。否则虽然站了一小时,但只有三分钟是标准的,也只能证明你只练了三分钟而己。因为错误的间架根本产生不了浑元力,长时间的习练错误的桩法,还会产生错误的间架定型,这是习内家拳最大的障碍。我们编著的《六面整体浑元力科学训练教程》一书,从一个新的视觉角度,扭转了当代武林对桩功的误传。阐述了真正《中国原传实战武学》桩功的精髓。初入拳学之门,切忌死练蛮练,功夫是长期训练的结果,非朝夕之日能得。

所以操习站桩,首先是掌握正确的姿势,然后再寻求功力的深人;如果我们想尽快她掌握站桩并提高功力,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法则。人的体质不同对站桩的承受能力也不同,所以按标准操练40分钟桩法,任何人在人门之期均无法接受,有的自责,有的怀疑。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把标准桩法40分钟划成若干份,如果,我先站5分钟标准桩,然后休息一会再站5分钟标准桩,直到加到一起是40分钟,待站5分钟标准桩身体能够适应之后,我们把时间标准加到每十分钟一次,中间休息一会再站,连续4次,共计40分钟。这样就证明我们有了进步,之后由20分钟一次站两次合40分钟,直到一次性能站40分钟,保持间架不失为标准,这种方法的训练要比一味苦练强得多。因为体能是逐渐增强的,况且站桩还有意感的训练,如果间架标准,精神、意感与间架统一一处,在这期间,不但不会感觉时间长,而且有舒适得力之感,能体会出自身内部的细微变化。如果间架己丢,证明精神已散,意感全无,身体的机能己经处在无絮状态,若坚持下去只能加强机能的无序混乱,这是有违生理的!

(0)

相关推荐

  • 【原创】闲谈:从“骨肉分离”到太极拳的“合”与“分”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上篇文章< ...

  • 【原创】闲谈从“骨肉分离”到太极拳的“合”​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常闻太极拳等内家 ...

  • 内家拳快速出功夫的捷径(上)

    潍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实的朋友) 清末,内家三拳(形意.太极.八卦;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郭云深.杨露禅.董海川)横扫当代武林.而现代武坛,内家拳却雄风不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即是内家拳的核心功法&qu ...

  • 形意拳,怎样练才能出功夫?(下)

    潍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实的朋友) 话说回来,当代人如何练武?有两种练法,一是出于兴趣练练架子玩一玩,强身健体足矣.如果你还想技击,可以加练一些搏击摔跤的东西:二是放下尘缘真能练进去,要么从小练起,要 ...

  • 怎样站桩才能快速出功夫?

        第一,站桩不可太低,不可硬挺,不可努气     太低则坚持不了多少时间,还没等找到感觉,腿已经站不住了.因为我们站桩不仅是为了增加腿部的力量,如果简单地理解为增加腿部力量,那我们就不如去扛着杠 ...

  • 内家拳内里的功夫--------心肾交合水火相济

    内家拳内里的功夫--------心肾交合水火相济

  • 【名师心路】刘永文:我的内家拳修习之路(下)

    (接上文)在外读书,和韩师断了联系之后,我依然坚持练习韩师教给我的武术,练练散打,练练套路.武人讲缘,正当我为联系不上韩师,自己的技艺还未入门而懊恼的时候,上天安排我和我的第二位师父--张师邂逅了. ...

  • 这样习练太极拳,可以快速出功夫!

    太极拳,看起来简单,练起来却奥妙无穷,想要练出太极功除了注意练呼吸.吐纳.意念外,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术,习练者必须要明了: 基础阶段的技术训练 要领:体松心静.身体中正.安舒自然.动作,技法规范准确 ...

  • 「名师心路」刘永文:我的内家拳修习之路(下)

    (接上文「名师心路」刘永文:我的内家拳修习之路(上) )在外读书,和韩师断了联系之后,我依然坚持练习韩师教给我的武术,练练散打,练练套路.武人讲缘,正当我为联系不上韩师,自己的技艺还未入门而懊恼的时候 ...

  • 站桩快速出功夫的秘诀

    第一,站桩不可太低,不可硬挺,不可努气 太低则坚持不了多少时间,还没等找到感觉,腿已经站不住了.因为我们站桩不仅是为了增加腿部的力量,如果简单地理解为增加腿部力量,那我们就不如去扛着杠铃做下蹲训练了. ...

  • 河南“太极拳创拳地” 景色优美气场强大 据说在此练拳容易出功夫

    对于太极拳习练者来说,"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是一个神秘又神圣的地方,自17世纪中叶,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创编太极拳以来,这里大师云集.英才辈出,孕育了数不胜数的传奇名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