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3招,你不需要1万小时也能成为专家

「1万小时定律」是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这就个定律告诉我们,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如果按照国内的996工作,不到3年就可以了。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

那为什么有的老司机开20年车,加起来远超过1万小时,但他们的开车技术还停留在驾校刚出来的水平,几乎没什么提升呢?

因为他们学会开车,技能熟练后就进入了自动化驾驶,每天的状态是「闭着眼睛都能开」,于是一直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想要提高,需要走出舒适区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有三个维度:

  • 第一,在学习区保持练习

  • 第二,每次微小改进

  • 第三,获得有效反馈

上面的观点我们早就知道了,今天我补充一些新观点,帮助你缩短时间,更高效的练习。我们先来看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是改变大脑

哥伦比亚大学的大脑研究学者劳拉·博伊德(Lara Boyd)博士,在TED演讲中总结了学习时大脑的三种变化模式:

  • 化学变化:神经元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电信号,生成短期记忆

  • 物理变化:重复刺激,神经元在结构上发生了物理变化,生成长期记忆

  • 功能变化:间隔重复的行为驱动大量神经元连接,组成功能性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在相似外界刺激下快速激活

改变结构才能改变本质,只有当大脑关于某项技能的神经结构发生改变,才表明我们真的掌握了。因此,刻意练习的目的只有一个,促进神经结构改变。下面是神经生物学教科书上的内容:

划线的地方,有两个关键词:

  • 突触效能:突触是两个神经元连接的地方,通过突触的电信号越强,连接越稳定。高频刺激可增加电信号强度。

  • 长时程增强:高频刺激增强的(突触效能)作用能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知道这个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学习效果=学习区 × 刺激强度 × 频次

很多人问我,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少时间。你可能听过21天,66天等各种说法。不同的习惯需要区别对待,从大脑的原理我们知道,培养习惯就是学习一个动作,让它在大脑中自动执行,因此跟时间并不相关,而跟频次相关。

假设培养一个跑步习惯需重复100次,别人每天一次,需100天。你如果每天两次,50天就够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式:

学习效果=学习区 × 刺激强度 × 频次

  • 在学习区:逐渐突破神经舒适区

  • 刺激强度:专注,多种感官加强刺激

  • 频次:少量多次的练神经

我们说与时间无关,并不是说一段时间内越多越好,比如跑步习惯需要重复100次,我们每天10次,是不是10天就可以了呢?

答案是,不行。

有两个原因,第一,神经元生长需要时间。第二,同一时间内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强度会下降。就像江西人吃辣椒一样,一般的香辣都没什么味了。

所以,我们得遵守神经元的生长规律,同时我们还可以交叉换口味,今天吃辣,明天吃甜,后天吃酸。学校课程为了充分利用大脑,也是每学两节数学,再学语文。英文数学和语文刺激的神经元不一样。

张五常说要「饿书」,就是不打算读书时要远离书本,也是同样的道理,饿一段时间后,再读就有新鲜感,刺激更强。

启示

最后,总结对我们的三点启示:

  • 首次刺激很重要。在接触新内容时,集中注意力,尽量调动身体的多个感官,比如手、耳、眼、嘴,鼻等,以产生更强的刺激电流,促进神经元连接。

  • 抓住巩固的关键时刻,要及时回顾和重复。应将周期性回顾旧知识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置于最高级别。(要比学新知识重要得多)

  • 学习效果跟频次正相关,合理增加频次,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成为专家。

间隔重复是学习的核心。要在「间隔」中「重复」,相对于1万小时定律,李小龙哲学,

「我不怕那些练一万种踢腿的人,我害怕的是把一种踢腿动作练一万次的人。」

更科学,更精确。

祝进步,欢迎扫码加入「进步黑客」知识星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