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周冬雨把自己拍得真美

本文原题:《阳台上》:周冬雨把自己拍得真美

3月15日,国内院线上映了两部国产小成本文艺片,分别是《过春天》《阳台上》

这两部电影上映之后,口碑是截然不同,《过春天》观众是逢人就推,甚至三番两次。

《阳台上》就比较惨了,在豆瓣上拿下了6.1分,也就刚刚及格,我想拿下了这个分数,很多观众也可能是看在周冬雨的面子上。

虽然这两部国产文艺小电影口碑上截然不同,但是票房上一模一样,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时至今日,《过春天》票房累积800多万;《阳台上》也是300多万。《过春天》是独立处女作,有这个成绩应该不会亏本了。

《阳台上》是大公司制作的文艺片,300多万的票房恐怕还不够剧组给工作人员发盒饭吧。

《阳台上》的出品方除了光线等大公司之外,还有周冬雨工作室,也说是金马影后周冬雨也是该片的出品人之一。

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在北京举办了提前看片会。电影放完之后,有观众直接问该片的导演张猛。

“您拍这么个烂片,是想圈多少钱呢?”

这北京观众也真是的,片子不好是不好,但也不至于是个烂片吧,谁会傻到拍一个文艺片来圈钱呢?

作为文艺片,拍得不好,被观众骂烂片,是挺让人替导演难过,这就说明导演手艺不行,被观众质疑了工作能力。

牛逼的文艺片导演从来不会拍烂片,他们只拍两种电影,要么观众看得懂的,要么观众看不懂的。

比如,观众有时候会说姜文拍得什么玩意,但绝对不会说这是什么烂片。

我们再说回《阳台上》,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张,提起张猛大家可能不太熟了,但是提起他的代表作《钢的琴》,那知道的人就多了。

张猛曾经拍出了这么好的电影,就算再怎么堕落也不可能沦落到故意拍烂片圈钱的地步。

再说本片的出品人之一周冬雨这几年在大银幕上取得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她肯出钱也就说明这电影不是冲着圈钱去的。

虽然,这部电影不是圈钱的烂片。

虽然,这部电影有张猛和周冬雨坐镇。

但是,它还是拍得不好,拍得不及格,是一部创作失败的文艺作品。

这部电影以上海城市改造过程中拆迁事件为背景,讲了两个底层弱势青年的种种遭遇。

故事的一开始的头一场戏就是上海的普通一家给儿子张英雄过生日,他们一家人蜗居在老房子里,日子过得苟且拮据。

爸爸让儿子过生日许个愿。

儿子张口就来。

“国家富强,世界和平”。

一家人日子紧巴巴地过着,却还是非常溺爱儿子,让他整天无所事事的呆在家里,整天活在自己的游戏里。

所以,他才会在22岁生日时,许下国家富强,世界和平的愿望,殊不知在他许下这宏伟愿望的时候,他家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政府拆迁队三番五次地找上门来,要让他们赶紧搬走,父亲和拆迁队的争吵了几句。

夜里气不过,一口气没上来,人就走了。

张英雄和妈妈就寄住在了舅舅家里,在舅舅舅妈时不时地冷言讥讽之下,张英雄走出了家门。

他找了个小饭馆服务员的工作,并且认识了新朋友。

透过宿舍的窗户,张英雄看见了一个女孩在洗头发,她是那么的空灵飘逸,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他还在女孩身旁发现了气死父亲的那个人。

自父亲死后,张英雄就把政府拆迁办的人当成自己的仇人。

他在茫茫人海中发现了仇人,就慢慢地开始向仇人靠近,他要复仇,要复仇,要复仇。

他来到了已经被夷为平地的老房子面前,来到母亲的面前,他和熟悉的一切告别。

他跟着仇人的女儿,穿梭在红尘之中。

他猥亵了她。

她也是个苦命的孩子,18岁的外表,8岁的智力。

他的仇恨,懦弱,自卑,自私,以及荒芜的心灵,让他扑向了她。

影片的最后,电影的主创们强行结局,他放下了仇恨,好像是因为那摸不着看不见的爱情。

一个为爱复仇的弱者不会把利刃插进另一个弱者。

故事结束了,电影也结束了,什么也没有留下,只有水灵灵的周冬雨让人难以抗拒,像极了这刚刚来到的春天。

那就让我们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吧。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