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先,还是行先,更能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人人都知道的一个口号,「合一」是结果,过程中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呢?也就是说,知先,还是行先,才能更好的合一呢?这个问题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并不好回答。
知行之间的关系自古就是一个重要议题,先贤多次讨论,现代也有心理学实验,结论是:
行为改变态度(认知),远比态度改变行为来得更快。
我们想要知行合一,先行动,让认知跟上来,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先来看孔子的话。
学而知之,安而行之
孔子是将知和行分开说的,他说知分三种,「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第一种就是圣人,先知先觉,本来就知道
第二种是聪明人,通过学习而获得认知
第三种是普通人,从自己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孔子将行也分为三种,「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
第一种是从本心出发,自觉地做
第二种是由利益促使而行动
第三种是被强迫,被逼着行动
孔子的意思是,知在前,行在后,知引导行,进而自觉的行是圣人的标准。普通老百姓想要成为圣人的话,需「学而知之,安而行之」。再来看其他人的观点。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明末清初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者王夫之先生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也就是说做到的人必定知道,而知道的人不一定能做到。
王夫之认为知行各有效用,而且又相互为用,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应该是「行先知后」,并提出了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观点。
王夫之认为,从知、行本身来说,行比知更重要,知是依靠行,通过行表现出来的,行却不是通过知来表现的。一个人去行某件事,证明他对那种事是有所知的,而他知道某种事,却不能证明他就能行那种事。行,包含了知,可以获得知、体现知,而知并不能包含行。知而不行,就不能说他已经行了。
「行可兼知」是王夫之知行观中最重要的思想,它说明了认识必须依赖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使人们获得功效。
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原名为陶文睿,改「行知」也是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名字中他将行放在了知的前面——行先知后。
近代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来观察知行之间的关系。
象与骑象人
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做一些无聊的任务——在一块木板上有48个小方块,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顺时针旋转90度。做这些无聊的任务半小时后,研究人员说,今天他的同事没有来,让参与者帮忙对接下来的人说实验很有趣,很好玩,完成这个介绍工作有报酬。
一半人的报酬是1美元,另一半人的报酬是20美元。这其实是用钱收买他们。参与者内心认为实验既无聊又乏味,但还是要对后面来的人一次一次的说谎,说这些工作有趣又好玩。
整个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问两组获得不同报酬的参与者,转半小时方块这个工作有没有意思。这个时候没有利益关系,他们会诚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你猜哪一组会觉得实验更有趣更好玩呢?
A组是1美元的,B组是20美元的。你先自己想一想答案,再接着往下看。
参与转方块的这项工作是被故意设计的既单调又无聊的。如果非要说有趣,这就是说谎。你可能会猜拿钱多的觉得更有趣,也就是说20美元的那一组,他们更享受这个工作,因为他们获得了更高的报酬。
恰好相反,那些拿到20美元的人,因为有较高的报酬,认为自己不诚实的表达是为了这20块钱,自己并不认同这种行为。而拿了1美元的,因为钱很少,他们认为自己不会为这点钱欺骗别人。但事实上,他们却做了这样的事,这只能用这项工作本身真的很有意思来解释。他们将行为合理化,让行为和认知统一起来。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当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相矛盾时,为了减缓或消除这个矛盾,有些东西必须改变。行为已经发生了,而且其他人已经看见了。所以你只能改变认知。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我们能想办法让人行动起来,为了避免失调,他们就会改变态度和感觉,让三者保持一致。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行为或者改变认知中的一个,另外的也会跟着改变。
但是改变哪一个能更快,能更有效地达成一致呢?让我们从大脑的结构出发,人类的大脑是逐渐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最里面的一层在爬行动物时代就已经长好了。我们叫它原始脑,或者爬行脑,负责人的基本生理功能,控制身体的应急反应。比如你的手碰到烫的东西时就会自动缩回来。
第二层是在哺乳动物时代就长好的,又叫情绪脑。主管各种情绪,比如悲伤、喜悦、恐惧、开心等。大部分动物就只有这两层。
但是人类不还长出了发达的第三层,这一层主要位于大脑的前额区,主管认知、逻辑推理等活动,因此又叫理智脑。
关于大脑的三层结构,有一个象与骑象人的类比,大象代表的是原始脑和情绪脑,骑象人代表的是理智脑。
大象已经有亿万年的历史,骑象人在200万年前才出现,就像一个婴儿,他的发言权很弱。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行为,就是让婴儿改变大象的行进方向,难度很大。而先让大象改变,那么骑在他身上的婴儿就会自然改变。这是改变行为要比改变认知的一个生理学机理。
富兰克林效应
美国的国父富兰克林有个有趣的例子,也印证了改变行为要比改变认知更快。有一位富兰克林的政敌在公开场合攻击他,按照一般人的反应,应该是以牙还牙公开怼。但是富兰克林采用了一种更好的办法。
富兰克林写信给这位政敌,要求借他的一本私人藏书。政敌很意外,但还是答应富兰克林的请求,把藏书送到府上。一周以后,富兰克林归还了书,还写了一份感谢信。这个借书还书的时间,距离政敌攻击他不长,最后你猜结果如何?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这件事以后,政敌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由攻击它变为支持他。后来两人成为终生的好朋友。
富兰克林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已经在行动上帮助了你,就很难在认知,在态度上讨厌你,反对你。借给富兰克林一本书,这样一个正向的行动,带来了正向的认知。这个方法后来被称为富兰克林效应——让一个人喜欢你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让他帮你一个忙,因为改变行动要比改变认知更快,更容易。
启示
我总结几点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
提供信息很难带来改变。
要改变,先行动。不要做认知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如果你是一个拖延者,或者有一项工作,你必须得做,但不喜欢。你可以先只要求自己做几分钟,一旦开始,你可能会完成这个工作。你可能还会觉得这项工作也并没有那么无趣。
以前做广告都是理性或者感性的说服,现在还有更好的选择。你可以同消费者互动,让他们先开始行动。
最后,记得富兰克林效应,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是行的开始,带来的结果可能是让你喜欢上这个公众号,甚至是它的作者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