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上马石与拴马桩

府学胡同内的一对明代上马石

如今,在北京国子监东西两侧,有两座保存完好的石碑——下马碑。碑上刻有汉、满、蒙文“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意思是指文官武将及随行人员,来至此处必须下马步行而过。

下马碑是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是一种显示封建等级礼仪的标志。与下马碑类似的还有下马石,只不过下马石一般用在王府家。《大清会典》中,对王府格局有如下规定:王府门外设有上马石、拴马桩,对面有照壁。王府门前的上马石通常为青石或花岗石,也有白色大理石,而且王府门前的规格较大,在正面及两侧面均雕有精美花卉图案。每当主人外出时,仆人便牵马至上马石前,主人通过上马石就可以轻易地骑上马背。当时,上马石都是成对的,一块供主人出行时上马用的,另一块是供主人归来时下马用的,但不叫下马石。因为旧时“下马”是不太吉利的话。

除了清代王府有上马石,明代达官贵人的住宅也有上马石。一些北京胡同里还保存着为数不多的明代上马石。如今东城区府学胡同旧宅院内(其故址为明崇祯皇帝的田妃之父田畹的府邸)就有一对明代上马石。这对白玉石上所雕图案匠心独具,其石正面雕麒麟及祥云图案,两侧面雕刻着三匹奔马,形态逼真,看上去颇为壮观。可谓上马石中的珍品了。

2002年,笔者在兴华胡同发现一块保存比较完好、雕刻也特别精美的明代上马石,便将这个发现发表在《北京晚报》上。有意思的是,当时古建博物馆的一位专家看了文章之后,找到了笔者。因为上马石都是成对的,那位专家想去寻找另一块上马石,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附近一个居民家里,找到了另一块上马石,如今这一对上马石保存在古建博物馆里。

近年来,笔者在调查、考证京城的老胡同时,对上马石又有新的发现。如今,东城区大兴胡同东口路北1号的老宅院内,门楼前还保存着八字影壁墙,地面上还遗存着一对明代上马石,因年代久远,现地面仅露出一半,其余部分还埋在地下。这对上马石造型完好,至今没有损坏。在这户老宅附近,还有两处门楼前也露出两对上马石,都保存较好。这几对上马石有待清理,使其早日完整呈现出来,这可是老胡同中古建的活化石。

如今,香饵胡同、黑芝麻胡同、帽儿胡同、豆腐池胡同、东四四条胡同、成方街等,都还保存有下马石,不过,这些多为清代遗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锣鼓巷的前鼓楼苑胡同路北7号老宅院大门前,保留着一对完美的清代小型上马石,雕刻图案精美,是一对难得的佳品。

拴马桩就是拴马的地方,拴马桩的位置,一般设在门楼左右临街的“倒座”房外墙上,距地面高170厘米左右,在每两间房之间的柱子上,石雕上有一个方形洞,内露木柱,木柱上安一个圆形铁环,专供拴马系绳用。石质的拴马桩多为立柱形,高约1.2米,顶端除雕琢吉祥石狮外,还留有一两个用于穿马缰绳的圆孔。每有客人骑马光临,客人从上马石下马后,仆人就把马牵至门两旁的拴马桩,让马休息。

历经沧桑变幻,北京现存百年以上的上马石与拴马桩实物为数寥寥。以上例举的几处四合院门前的上马石与拴马桩也很难配齐。有的保存着上马石,但拴马桩已不见了;或存有完好拴马桩的宅院,上马石又丢失了。

在一些老胡同中,还能看见拴马桩的原物。如飞龙桥胡同的老四合院门前,有一处造型独特的拴马桩,高130厘米,厚10厘米,宽45厘米,上面透雕古钱图案。拴马时,将牵马的绳系在古钱透雕部位即可。

东城区交道口南花梗胡同路北25号,至今保存着明代拴马桩。这是一处广亮大门的老宅院,门前八字影壁墙已经修缮。可喜的是西边的倒座墙上还保留着三个完好的明代拴马桩。其方洞石雕完整精美,洞内还保留铁环。虽历经二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实为难得。

西城区新街口的正觉胡同内路北,也还有一处明代老宅院,其倒座墙上保留着三个方形的石洞拴马桩。这两处的遗存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希望能挂牌说明,给以保护。

还应该指出的是,在北京的一家单位大院里,陈列着不同造型的拴马桩,可以令人大饱眼福。这就是芍药居附近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院内西南角,陈列着五十余座拴马桩。展出的拴马桩年代各不相同,最早的有近千年历史,这些拴马桩柱顶的石雕造型生动活泼,形态各异。有胡人骑狮,有娃娃造型,还有莲花、桃子等形态,这些拴马桩在当时既有实用价值,又是典型的民间工艺品。据介绍,当年舒乙先生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时,正好有一批来自陕西关中地区的拴马桩文物,舒先生特选定此处安放陈列。(李明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