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与德? 2024-05-02 02:03:32 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所以“道”能使一切有情在三清众神面前,不论贵贱、贫富、聪愚,一律平等。道教强调,任何人都可以信仰道,都能够学道、得道。《老子想尔注》中说“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词一耳”。《混元皇帝圣纪》也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所以太上老君即是“道”的化身。“德”和“道”是一个整体,成为道教教义的核心。《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指的是这个“德”。《清静经》中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准则,做到既要修道,更要积德。《道教义枢?道德义》说:“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所以可以说,凡是符合“道”的准则的,便是“有德”;凡是违反“道”的准则的,便是“无德”。《西升经?序》云:“道之在我谓之德”。按照“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教强调:修身、治家、统治天下,都应该修道,从而使“道普德溢”,以达到太平和仁爱的理想境界。道教将“德”按态度区分为“阴德”和“阳德”二类。所谓“阴德”,是指个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谓“阳德”,是指个人被大家了解的德行。道教提倡“阴德”密惠,“大以及于人,小以及于物,修身积德”。 赞 (0) 相关推荐 从梁兴扬被除名说起 解除梁兴扬道教资格的"红头文件"出来了,指他道风不正,戒律松弛.20天前,梁兴扬突然宣布退出道教,他究竟是主动退还是被退,内情是什么?尚有待观察.以他全真龙门派第三十代玄裔弟子,长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7道散德溢滑心浊神 题文诗: 夫天不定,无载日月;而地不定,无植草木; 所立身者,精神不宁,是非无见.故有真人, 后有真知.所持不明,庸讵知吾,所谓知之, 非不知欤?积惠重厚,累爱袭恩,而以声华, 呕苻妪掩,万民百姓,使 ... 还原版《道德经》第一章:道与其德 还原版<道德经>共74章,老子自序2章,道论21章,德论51章.还原版<道德经>按照有序的逻辑脉络展开,一切概念,先有定义,再行论述,后续的结论建立在之前的论述之上.道是万物之 ... 道与德 主的问题,实在是比较大,要说清楚"道"与"德"是什么,再说清楚二者的关系,无疑是要将<道德经>完整滴讲解一遍. 简单说吧,"道" ... 南怀瑾先生:“道”与“德”的真正内涵 南怀瑾先生:"道"与"德"的真正内涵 2019-06-17 20:13:42·陕西土生书院 我提出读古书须先理解"道""德&quo ... 德经之四、反动弱用,道无德有 帛书校订本: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白话通译本: 物极必反,归根复命,是道的动态特征.守柔处弱,冲而不盈是道的功能表现.天下万物生于有形有(名):但归根到底是生 ... 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道德经》的道和德,也是《阴符经》的阴符 天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并不是人们头顶上那蓝色的天空,也不是日月星辰所在的太虚苍穹.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天就是被神格化了的上天,是具有意志的上天,是比人类品质更高尚.能力更强大的一种存在 ... 《道德经》中的道、德二字指的是什么?这是老子发现的重大秘密 历史上对于老子这个人物到底是谁?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李耳,也有人说是老聃,老莱子.司马迁在<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里面是这么说的:就是说,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名叫李耳,是楚国的苦县厉 ... 修道与德的关系 请教居士 很多修行的书籍里面 都曾提到一个说法 就是凡修行之人,仅仅修道是不够的 还要努力修德 道德经好像也阐述过德的重要性 "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 请问居士 对于我们这些练习出 ...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