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解读“和大人一起读”单元学习要求,辅导孩子巩固语文课本阅读,家长要这么做……

在部编版语文课本中,一二年级的单元设置里,都有这样一个单元“和大人一起读”,大人是谁呢?爸爸妈妈?老师?为什么要和大人一起读?读课文吗?其实“和大人一起读”是读课文、读习惯、读兴趣、读方法,可见一起读的内容还挺多的。语文课本里有要求一起读的课文基本就是童谣、童话一类的,这些阅读内容有童趣,朗朗上口,是具备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这是和大人一起读的第一个原因: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大人一起读,在哪读?什么时间读?是写完作业阅读还是休息的时候读?这是和大人一起读的第二个原因:阅读环境的适应。还有阅读的方法,根据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是边读边指导,还是各自读自己的内容,读完再分享,都是需要孩子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来磨合。阅读不是翻翻课本,希望家长能明确“和大人一起读”的单元学习要求。

“和大人一起读”,其实是要求我们家长承担起阅读辅导和习惯培养的责任,不管是方法还是兴趣,环境还是阅读的内容,和家长结伴同行的阅读,提高的是语文学习的效率,从学校到家庭,从课堂到课外的阅读拓展。为什么有很多小学生不爱阅读?长大后他们在升学、工作、生活中,在阅读理解上表现的问题,其实都是和在小学阶段没有做好阅读积累有关的。和大人一起读的原因也是一个衔接的过程,从低年级开始学习语文,掌握阅读方法开始,到高年级熟悉语文阅读的路径后,能够自己来阅读的习惯,“和大人一起读”是帮助我们孩子打好阅读的基础。

1、“和大人一起”没有压力的阅读

“和大人一起读”可能大部分孩子都不会爱上阅读,因为怕和家长一起学习,家长每天盯着写作业还不够,还要一起做阅读。有这样想法的学生,还是因为家长没有理解“和大人一起读”的核心辅导原则,并不是家长要教给孩子怎么阅读,也不是家长去提问题,把阅读的过程弄成阅读理解。而是孩子可以和家长一起没有压力地阅读。不管是去读书会,分享阅读感想,还是在家里的阅读时间,孩子和大人一起阅读,是相互交流,彼此督促,在阅读的过程中,是愉快的,这就够了。并不是一起看了某一本书,孩子要和家长交流,书里写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能运用到语文学习中的方法……这种程式化的“和大人一起读”是没有效果的阅读。

那么家长要如何跟孩子一起读呢?除了带领孩子读一读课本里的例文,家长请孩子当个小老师,看看自己在阅读和朗读的过程中,是不是读对了,读出感情了。在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能够自主阅读的时候,家长的带读过程,孩子是可以模仿的。识字量得到一定积累后,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的阅读习惯就可以发挥作用了,等到可以独立阅读,家长即可放手。和大人一起读,家长也可以了解到孩子的一个阅读能力包括进步的空间。在初期一起读的阶段,家长就是一个榜样教学,不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孩子能够在和家长一起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和学校阅读、课堂学习不一样的语文学习快乐,需要家长的理解和辅导。

2、阅读也包括朗读,咬准字音

具体到家长如何带读的细节,有的家长问:我拿起语文课本,翻到和大人一起读这一页,我先读一遍,然后再让孩子读一遍?当然是不够的,这只是家长的机械性模仿老师的过程,然后传达给孩子,孩子在模仿一遍,一起读的意义在哪呢?与其家长加入进来,不如孩子在语文课堂上跟着老师一起认真读。家长的读,是需要一个在学校没有的带领,初入小学的孩子,还没有找到学习的赛道,家长能做的就是通过阅读,也包括一起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咬准字音,读出情感,学会问答,引导想象力,愉快地对话,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去体验阅读和理解阅读。

家长也可以找来一些音频,模仿专业的朗诵者读课文,家长跟着学,请学生判断是否学得像不像?再请孩子去做个示范,家长和学生一起咬准字音,弄懂字意。这个过程可能需要30分钟,一般放在周末的时间,孩子和家长完成“和大人一起读”这个单元练习。在读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去体会字词的魅力,甚至还可以把一起读的内容作为续写的故事素材,一起编故事。孩子在模仿大人阅读的行为中,也能发现自己的学习优点。家长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也能去发现语文学习的核心要素,从而帮助孩子去提高语文成绩。

3、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有些家长在早期语文学习辅导的启蒙中,其实做错了一件事:过于强调了成绩,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特别痛苦,慢慢地就放弃了语文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和大人一起读”这个单元的例文安排都是非常有趣的童话、歌谣等朗朗上口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是有趣的,能够引起低年级段的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言和文字产生亲切感。

这就是和大人一起读的意义,阅读的习惯是需要经历长期的时间培养,而家长的陪伴就是最好的阅读指导。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孩子在初学阶段就建立好对语文的探索与兴趣,才能帮助孩子把语文学好。关于如何把“和大人一起读”这个单元训练做好,你还有什么好的辅导经验分享?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