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殿堂 | 美丽的宝石,Who are you(你是谁)?

笔者偶遇3颗硕大的宝石戒指,似曾相识却不相识。为了弄清楚是什么宝石,遂将戒面拆卸了下来。称量后,重量13g左右,密度5.85,硬度7~7.5。于是,根据密度猜测是不是现代人合成的立方氧化锆,可是又觉得如此美丽的3种颜色又各有色系上的微妙,觉得人工难以“妙趣天成”,如下:

这3个硕大的大戒指,架托是铜制,表面白色可能是鎏银。左右对称有填珐琅的蝴蝶纹饰。

架托内有“足银”二字冲压款,但基材是铜。

戒面的宏观如上,感觉折射率高,火彩效果好。

做250倍微观放大观察,发现和天然红宝石的包裹体现象类似,据中科院王春云博士说,这些隐约的星星点点就是小的分散的白色晶体包裹体,仿佛砂糖状,这些不是气泡。

根据教科书的常识,密度5.85只能是人工合成立方氧化锆,可为什么具有天然宝石的包裹体特征呢?为此,请教了王博士,王博士说这是天然的高型硅酸锆宝石,它的特点是密度高、火彩好、稀有。

比重达到6左右的天然成因的属于四方晶系的高型硅酸锆是他于2014年在国际珠宝界首次发现确定的,并以科学鉴定报告书形式首次发表了这一发现。这个发现修改了此前珠宝玉石教科书和矿物学教科书中比重4.8左右的高型锆石和比重4.4左右低型锆石的划分方案,他的研究认为比重6左右的才是高型锆石,于是比重4.8左右的原高型锆石只能归属为中型锆石,而比重4.4左右原低型锆石划分保持不变。

1)高型硅酸锆宝石与合成立方氧化锆的区别

天然高型四方硅酸锆,内部结构没有成群气泡,光学性质不是均质体而是非均质体,化学成分不是氧化锆而是硅酸锆,尽管二者比重相似,折光率相似,色散相似,硬度相似。

2)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作为宝石的优点和价值

天然高型四方硅酸锆锆石,现在已经是极为罕见,全球资源发现也极为少见,因此价值昂贵。王春云博士告诉笔者,2014年他从海南岛收藏家那里发现了一块重大五公斤的高型锆石天然晶体,据说是从海南岛一位神秘探矿人手里购买到的,因为探矿人三缄其口无法得知具体的产地。王博士推测应该是在海南岛广泛产出的玄武岩岩体之中的某个地方。

最近十年,随着明清帝国时期遗存的珠宝浮出水面,不少高型锆石晶体原石、加工雕件、加工刻面和蛋面以及镶嵌珠宝首饰也被王春云博士发现和鉴定。这说明,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并使用高型锆石作为珠宝,由于高型锆石的高规格和高品质,导致了本就稀有的高型锆石在古代就已经采掘殆尽了,使得采矿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都难以寻觅其踪。

对于这个新发现哪位有识之士有愿意分享给大家的知识和经验,包括批评订正的高见,请留言。

 如果你有精美的古代艺术品愿意分享给大家欣赏,请与笔者联系。此乃公益事业,笔者分文不取。

(0)

相关推荐

  • 她跟钻石一样闪,市场上却都是人造的。

    在珠宝的世界里,有一种"宝石"因为闪耀不输钻石,尝尝被应用在一些比较便宜的首饰上,有时也会被不法商家当做钻石销售,欺骗消费者. 以至于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提到这种宝石的名字,大家第一 ...

  • 收藏殿堂 | 聊一聊老宝石的“镀膜”和砗磲贝珠的“覆膜”

    在笔者的几篇关于探讨"宝石"镀膜疑问的文章发出后,陆续收到不少有关古代"镀膜"和"覆膜"问题的探讨性联系.主张"宝石"镀 ...

  • 收藏殿堂 | 明清老宝石真相大家谈

    截止到昨天为止,已经连续发了10篇有关明清老宝石的文章,如下: (10)收藏殿堂 | 清代银鎏金镶嵌器物上的宝石微观观察 (9)收藏殿堂 | 宋瓷上镶嵌的红宝石是天然宝石吗? (8)收藏殿堂 | 明清 ...

  • 收藏殿堂 | 明清老宝石微观考证经验大家谈

    (1)藏家A的介绍:拍摄宝石的微观照片光线的照射方法很重要,围绕它的c轴,任何角度都要尝试,它的包裹体,如金红石,榍石,尖晶石等会表露无疑. 裂理发育的百叶窗效应. 此微观为红宝石的60度和120度角 ...

  • 收藏殿堂 | 宝石釉——古陶瓷的豪华精绝本色

    元代宝石釉瓷器是一代名品,所谓的宝石釉顾名思义就是釉面的质感具有宝石般高雅的光泽和色调,很是夺人眼球.有位资深藏家发来几件珍爱的藏品愿意分享给古陶瓷的爱好者,如下: 元代宝石蓝釉描金银红绿彩三英战吕布 ...

  • 收藏殿堂 | 宝石戒指托上的胶是天然胶还是合成胶?

    宝石,人类历史使用的历史相当久远直到现在,因为历史跨度很大理所当然就有老宝石和新宝石之分.在人工合成宝石出现之前的宝石姑且叫做老宝石,老宝石毋庸置疑都是天然的.由于合成宝石已经可以廉价地工业化生产,所 ...

  • ​收藏殿堂 | 天然宝石的包裹体和生长纹是什么样的?

    珠宝玉石中的老物件叫做古董珠宝玉石,属于古玩的一个门类.珠宝玉石领域的扑朔迷离和乱象同样是很严重的,由于人工合成贵宝石(具有代表性的是红蓝宝石)早已经工业化生产了,因此市场上流通的贵宝石哪些是天然的哪 ...

  • 收藏殿堂 | 明代的彩色贵宝石为什么都是随形的?

    众所周知,中国境内的彩色宝石资源比较匮乏.根据民间收藏观察,自史前文明以来,玉石是祭祀品和装饰品的主要选材之一,彩色贵宝石却一直鲜见.可是,从明代开始,皇家以及官宦富贾社会阶层彩色贵宝石的拥有和流通量 ...

  • 收藏殿堂 | 宝石晶体粗加工的疑问求解

    在收藏圈子里难免不遇到古董珠宝,然而,珠宝的种类比较多,相关知识也不普及,因此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很难判断真伪,"吃药"也在所难免.近日,有读者提出了一个宝石晶体有关的疑问希望能得到 ...

  • 收藏殿堂 | 有关古代天然树脂仿宝石饰品的探讨

    留言(一) 成化掐绞丝的瓷器也接触了几件,嵌宝确实硬度不高,填彩部分非珐琅质,指甲可以刮动可以掐出印记,疑似树脂,树干树枝等金属部件疑似铸造,掐绞丝部分,外黄内白,质地较软,腐蚀处现灰白色(铝腐蚀生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