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谁家?且问王谢台门

一千二百年前,一位唐朝诗人被贬于和州任刺史。到了和州,也就走近了六朝古都金陵,走近了他所关切和缅怀的那个时代和那段历史的中心。视天下为己任的诗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昔日的历史焦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热门话题,但他并没有以洋洋千余言的叙事诗来大事铺陈,而是向世人捧出了轻描淡写的小诗《金陵五题》。

几束小花,寥寥数语,却成了长鸣于中唐上空的警钟,令世人和后人振聋发聩。而其中一首《乌衣巷》中的两句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成为千古金句。

他的名字流芳千古,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诗豪刘禹锡

不过北宋一位名声不大的词人吕胜己,似乎不尽同意诗豪的看法。他不相信旧燕如此无情,因此他说:“王谢堂前旧燕。毕意情高意远。”(如梦令·同官新得故官故姬

与吕胜己同朝的大词人晏殊在其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也有两句话流传后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好一个“似曾相识燕归来”,此燕虽非彼燕,却是似曾相识。

于是就有了明朝诗人陈琏的联想。他说旧燕归来寻找王谢老屋了!但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令他不觉感叹道——“王谢家何在,茅茨几夕晖。”(《柳塘春燕》)

王谢家何在?金陵的朱雀桥、乌衣巷以及巷内的王谢堂,早已灰飞烟灭,现在留在秦淮河畔的“遗址”,说穿了无非是一座座人造的假山湖石。没有王谢堂,旧燕归谁家?金陵无归处,山阴有老巢。燕子是有亲情、有感情、有灵性、有记性的候鸟,如果燕子归来筑巢,更寓意着一种吉祥、和睦。游子思念着故土,旧燕也寻找着归路。聪明的燕子在时隔一千六百多年后,还能记得舍宅为寺的王家、东山再起的谢家。于是分布在古城绍兴各地的王家台门和谢家台门,就成了这群小精灵的“旧时王谢堂前燕,似曾相识栖居地”了。不过现实的情景或许会打碎旧燕的美好憧憬。

在旧燕的记忆中,王家的庭院总不会比唐诗人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诗中差太多吧:

    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

    瓶中鄠县酒,墙上终南山。

其实旧燕的记忆还是一二百年前的“城南旧事”。昔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曾经在绍兴竖起历史丰碑,王家是古城的名门望族。而今天残留在绍兴城内的王家台门知多少?王姓至今依然是中国当然也是绍兴的一个大姓,按说王家台门应该多得不胜枚举。其实不然,我从王家后人发于网上的回忆中知悉,留存至今的王家台门不仅“不多,不多”,而且不是名存实亡,就是破烂不堪。不过这些台门之衰败陨落并不足为奇,因为究其源均非名人故居,也无传奇故事。

偏门王家台门

在马太守庙、云栖寺及鉴湖前后街附近,有一座偏门王家台门,为鉴湖前街最大台门。从现存台门的装饰,例如门窗西式雕花及西侧阳台水泥扶拦看,决非近年的假冒伪劣之建筑物,估计建造时间约在清末,距今一百六十年历史。台门原先大概有五进,但目前仅存四进,其第一进即台门斗在拓扩鉴湖前街时已被拆除。这是一座三开间的台门,也就是说有三个房间,其中一个主卧室、一个副卧室、一间书房,另设厢房。门厅坐北朝南,贯穿鉴湖前后街。前三进的地面呈步步高的趋势,住在这里的人往前街进出,住在最后一进的人进出在后街。解放后台门成了公社办公楼,后又成供销社办公楼。如今这座王家台门已破败并有倒塌,据说基本无人居住,但前街尚有住户,后街亦有租户。

仓弄王家台门

在八字桥与广宁桥之间仓弄里,也有一座王家台门,来历已无从考证。台门坐北朝南,内有三个天井和一个大厅,前后左右纵深约为百米,门前是仓弄。东西走向的仓弄,全长约二百米左右,东出口是五云方向,原汽车东站附近;西出口是广宁桥直街、八字桥畔。一条弄堂两种风格,使这座台门居于交通方便、闹中取静的宜居宝地。文革前,偌大的一个台门内居住着主人王家以及黄家、杜家、赵家、宋家等十余户人家,相处平安无事。文革爆发,绍兴的房管部门不由分说,一夜间就将王家台门的大厅拆除,建起不少简易平房。另借房改为名,将各住户多余空房收归国有,致使台门格局彻底打破,变成一座面目全非的破烂大杂院。原来通过三个天井和大厅可直达台门口,因见缝插针建了简易新房,安置不少“绍钢”“绍化”等工厂单位的职工家属,住户也由原来的十几户一下子增加到三四十户。新建住房挡除了进出通道,台门内其他住户就不得不绕道而行。直到今天,台门内依旧杂乱无章,人们生存空间狹小,居住条件远不如农村,成为十足的城中村、棚户区,一片衰败景象。

王坤记碗店台门

王坤记是著名碗店,分为祥号和胜(或升)两处。祥号碗店上大路32号,碗店是一座前店后楼的大台门。店面一层是很大的营业厅,还有接待室、办公室和天井,前楼、楼上走马楼和楼下四周作为倉库及店员宿舍。后面几进楼房是厅堂和大小卧室,里面每进都有天井。各楼左边还有一个很大共享花园,种着花草树木,是大人、小孩纳凉、嬉戏的场所。大跃进时碗店台门成为人民公社的食堂,1961年改建为工厂(绍兴电机厂前身)。

王坤记胜号)碗店台门地址在今新河弄87号民居,三开间五进加天井,基本结构至今尚存。台门早已没收为公,大跃进期间,第一进曾做过居委会办公室,办公室前面还有个小天井。碗店旧址已经列入绍兴市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住宅

新河弄还有一家王家台门,据说房东早年开过当铺。台门外墙全部用一种长约两米、宽约一米、厚约十公分的青石板做墙体,绍兴人把这种台门叫“石库台门”。走进台门后是一片很宽畅的道地,地面由青一色的大块石板铺成。不幸的是早年一场大火,把整个台门几乎烧得精光,除了门斗和第一进房屋幸存外,其余都变成了一片空地。

史载会稽有四大姓,即六朝最为著名的四大门阀士族“虞、魏、孔、谢”。会稽四姓与吴郡四姓“顾、陆、朱、张”并为江南顶级世家大族,历六朝传承不绝。作为谢家后人,我更关心的是谢姓,在今日绍兴,属于谢姓的谢家台门究竟还有几座?当年旧燕还能飞回谢家、栖宿雕梁吗?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这首由著名清词人纳兰性德写的悼亡爱妻之作《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前半阙抒发了他旧地重游的感慨,追念着当年如梦一场的美好时光。词中“谢家庭院”指的是南朝宋谢灵运在会稽(始宁县)的庄园,亦指闺房。晋谢奕(谢安长兄)之女谢道韫及唐“万古良相”李德裕之妾谢秋娘等都负有盛名,故后人多以“谢家”代指闺中女子。

此词引起我的深深共鸣,每次故乡重游,总怀寻踪谢族前辈之念。2003年在著名导演谢晋率领下祭拜先祖谢安之墓,一偿平生夙愿。但现存的谢家台门今在何处?屡屡问道于盲,无人予以指点。幸有多位谢家后人在网上发表的回忆记载,我总算知道了至少还有三座谢家台门茕茕孤立于古城,但多已褪去旧日的绚烂光彩,留给吾辈的也只是感慨。至于其他零星的谢家台门,则都不见经传了。

延安路谢家台门

延安路上的塔山小学旁,有一座建于明朝的谢家台门,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绍兴的台门建筑以土木混合结构为主,因而明代以前的完整建筑在绍兴基本不复存在,而明代的建筑也已经很少了,因此这座台门是古城不可或缺的珍宝馆之一,已被列入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座老台门共三进,再加一个门斗,是典型的江南明清古建筑。台门的基础都是大石板,在路边自成一景。从外边看,老台门古色古香,粉墙黛瓦,古朴优雅;然而走进台门,尽管还看得到雕花窗棂,青苔老井,但里面墙上的电线盘根错节,且大多老化。据台门主人谢泳向说,他们的先祖是一个将军,从河南一带南迁,在绍兴落户生根,住在台门里的人家都姓谢,也都是其后裔。

西小路谢家台门

西小路98号,有一座非同小可的谢家台门。这是一座五间三进的老台门(也有人考证说原谢家台门共有六进),系谢家太外公谢仁恢在上海经商发家后出资购买的,其历史至少可以追索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5年)或更早。现在由大门进入只有二进,门框依旧是老石门框,走进大门就是天井,天井正中有一棵后人种植的杉树,用约两米长的长石条砌成的椭圆型小围栏。天井内一只巨大刻花的方型古石花盆十分引人注目,石盆上层为重檐顶,是一整块青石,两侧各有一只石狮造型,下层雕有如意祥云和长寿吉庆等图案,侧面有一排水孔。整只石花盆造型古朴,图案拙朴雅志,实为稀世之宝,可惜侧面已有裂痕。第二进房屋的门窗虽然经过改造,看屋檐和围墙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

在1938年谢氏十七世孙谢伯良时,谢家台门靠从事开当铺、去兰溪米行做“水客”(专为客商采购货物者)发家致富,后五兄弟分家,谢氏子孙才陆续迁往绍兴坡塘、宁波余姚以及杭州、武汉等地。台门易手朱家,听说房产曾被国家没收,幸亏朱家在绍兴有能人相助,才给予归还,朱家是上海人,只是定期来收取房租。现在台门左右两边开着两家小店:慈善爱心超市和小饭店。里面曾经作为粮油厂仓库,现为职工住宿,住有六七十人。第二进房屋现为居委会棋牌室。因台门一侧出现较大面积的危房,因此暂时由“铁将军”把门。

安昌镇谢家台门

位于安昌镇老街中市的谢家台门,算是比较幸运地受到地方文物部门保护的一家,台门于2001年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并辟为安昌民俗风情馆。这座台门地处街河南面,建于晚清,是店居结合的建筑格局。谢家台门共三进,包括台门、正楼、座楼及东西厢房等。建筑物均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硬山造屋顶,东西山墙为三板石梢端。第一进共四间,带后廊。第二进面阔三间,为二层楼,东侧设通道,明间为宝树堂,后设仪门。第一、二进之间有东西厢楼。第三进为座楼,带前廊。第二、三进之间设东西三间厢房

位于谢家台门的民俗风情馆集中展示了安昌风土人情。整个风情馆依托台门而设,一层分前后三进,分别展示了绍兴的纺织文化、婚礼嫁娶风俗以及年末祝福场景。楼上为古时小姐闺房,内摆放有半踏铺床,上刻九十九个小孩,以期盼新人添丁凑百,故又称百子床。隔壁陈列有清代女装、民国女装、清末民初男装。民俗风情馆还原了老绍兴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示了原汁原味的越中民俗风情。

* 感谢绍兴王谢后人以及文史专家提供的王谢台门史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