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10《极地地区》知识点 练习

击蓝字 '方位地理学' 关注我们


1、冰雪覆盖的地区
⑴南极与北极地区的比较:
⑵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次年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极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⑶北冰洋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5、6月和9、10月分属春季和秋季。而夏季仅7、8两个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20~-40℃。
北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北极与南极一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越接近北极点越明显。北极的冬天是漫长、寒冷而黑暗的从每年的11月23日开始,有接近半年时间将是完全看不见太阳的日子。
温度会降到零下50多摄氏度。此时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为海岸已冰封只有风裹着雪四处扫荡。
⑷北冰洋周边的陆地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欧亚大陆,另一部分是北美大陆与格陵兰岛,两部分以白令海峡和格陵兰海分隔。
⑸南极大陆有“冰雪高原”之称;是人类宝贵的淡水库;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还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海上漂浮的冰山。
⑹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⑺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地区的原因: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
⑻南极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方向前后左右均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北极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方向前后左右均为南,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2、科学考察的宝地
⑴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与开采人类也对此地频繁进行科考。
⑵我国的科学考察站(要注意它们的相对位置,可根据P92图10.1 、P93图10.2来判定)
南极:长城站(1985)、中山站(1989)、昆仑站(2009);北极:黄河站(2004)(泰山站,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2014年1月建立,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⑴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南极地区大量的鲸和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遭到人们的乱捕滥杀;
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与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
石油泄漏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破坏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
⑵主要措施: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