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作者:王海青
在三、四年前,济宁散文学会刚成立不久,为便于文友交流切磋,即组建了微信群,群友有一百多人。大家平日在群中转发文章链接,也有不时的互动交流。这个微信群是很正统的,不像有的群,文友转发文章链接,一通狂轰乱炸,转发链接多,短时内同一链接转发次数多。大家转发的较为克制。更有阅读文章后,零星的心的火花迸发。给人沉静、安稳的印象。就是到如今,还是如此。我通过这个群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和的朋友,当然多为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很快,在微信群中出现了一个名为晴耕雨读的文友刘亮,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邹城人,职业是矿工。他引起我的关注,源于他常有对文友新作的点评,包括对我的作品的评点。他的点评字数或多或少,多则百十多个字,少则几十个字。在微信群中,他是评点文友最多的一个人。他的点评平实、新鲜,满满的善意,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我最初就从他的点评中,获得了不小的力量。在加入济宁散文学会前,我没加入过社会上任何一个文学组织。多年来,我在乡下一个小镇上教书。先是初中,后是小学。在教学之余,喜欢读书写作。我多年来的文学成长,都依傍在网上。我多数的作品都收存在新浪博客。虽然有一些文友,也有一些网上的沟通、交流,但是人还是寂寞的,对文学的信心也不是多么大,只是默默前行。在这样的心境下,是容易产生“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而文友刘亮在这时的出现及评点,无疑是我干涸心田的及时雨。虽下的说不上大,但足以消解一时的孤寂,增加前行的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亮在群中的点评也引起了很多文友的关注。很多文友对他的点评都给予了肯定与认可。大家都认为应该好好保存这些大大小小的文评。后来,我还为此写过一篇短文《刘亮的点评》。具体谈了对他文评的看法,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兹录于下。邹城文友刘亮钟情文字与绘画,在济宁散文学会微信群,常与文友互动,对文友们的作品点评。在文字满天飞的当下,能静下心读文友的作品,很难得,点评更难得。这些个性化的解读发乎于心,积少成多,若收集起来, 对刘亮与济宁散文学会,都是收获。把点评系统整理起来,在我看来,可以帮助刘亮织就更大的篇章。同时也照见了济宁众多文友的文字风貌。这就是这些零散点评的意义。因点评之时,随意性大,即兴而言,谈论问题不一定全面。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删减,以便更加完整、流畅。同时也能完善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可以把同一人的点评集于一处,以便有一个更清晰的印象。可谓一举多得。对他的点评,我还有三条建议,供他参考。建议一,在零散点评的基础上,针对点评多的文友,写更长的评论。建议二,不为点评而点评,有感就评,无感不评,静心而评。建议三,文友作品适当少看,多看名家、大家的作品。取法乎上。毕竟大作品是时间筛选的精品,有大气象、大境界、大格局。读的多,才会站的高,看的远。我的短文着意于他文评的积极意义,又对他大量的阅读及点评耗费精力和时间有几点建言。此后,刘亮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言行,还是主动点评大家的新作。他在矿上工作,时间紧巴,闲暇不多,不少点评写在下班后的阅文之后。实属不易。对于我的新作,他也仍然跟评。让我感动。看到他在我写的《宽容》后的长长留言,我颇有些认同他的对文友们众多的点评了。我在转发这篇时,写有一段导言,对刘亮宁作我的跟评表示尊重。仔细想想,数年来,没受到刘亮点评的文友应该极其稀少罢。哪个文友的文章没得到过他的激励?在我们共有的很多微信群,他是最活跃的一份子,也是大家最认可的文友。就是我,也一直受到他的鼓励,点评也达数十条吧。对刘亮及他的点评,他自己如何看待?他发在微信群中的一段话,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很多时候我是忍不住要去写留言的。前几年没有太在意,后来就保留了,粗略估算有一千五百多条了,有许多留言写的是非常郑重的,心里翻腾着情感的浪花,那些共鸣的涟漪一次次涤荡着灵魂,无法不让人写点什么。有些留言还是打了草稿的,我把它当成一个短小的读后感去写,但是无论长短,都是自己真挚的主观的情绪的外露,我也无比珍视它们,在我自己看来,它们纯粹而清澈,但是它们的内核是沉静而热烈的。”不说别的,光是一千五百多条,岂是常人所能及的?平均以九十字计,就有十多万字。从字数、涉及人数、文章篇目,规模可够大了。这些短评就是一片片阳光,发出善意的光芒,给文友们以动力。我想,他怎么会有那么大阅读与点评的热情?我渐渐感到他那颗心是热的,他更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他生命中有一种巨大的燃烧的热情。有了一些真、善、美质地的文字,就会激发他美的心灵波动,形成或短或长的文字。他文评的思想特点,我觉得可以用他的散文观来概括。“以真诚端庄的态度书写平凡世界普通人的真善美。”他的点评,不就是对文友们作品真善美的发见与映照吗?
作者简介:
王海青,1981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小学教师。济宁散文学会理事。济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山东教育》、《快乐写作》、《山东文学》、《崛起》、《大运河文学》等刊物。作品受到多个公众号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