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危害大又难防治,这几种方法你要知道!
目前全国各地的土壤,根结线虫愈演愈烈,已经被称为蔬菜区第一大病害,全国蔬菜根结线虫发生面积超过2000万亩,造成农业损失高达700亿元!连许多果树区域也不能避免!轻的产量损失在20%-40%,严重的达7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
1、认识根结线虫
线虫,又名根结线虫,是一种高度专化型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已知为害蔬菜的线虫主要有高弓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可侵染的作物大约有330多种)、北方根结线虫(可侵染的作物大约有550多种)、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以及甜菜根结线虫等,可侵害114科3000多种作物。
线虫肉眼不可见,在显微镜下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雌成虫梨形。
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3—10厘米的表层土壤内,20厘米以下的土壤中极少存有。线虫在土温25~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线虫繁殖很快,10℃以下停止活动,55℃时10分钟死亡(虫卵可以存活)。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一年!
2
根结线虫危害症状
根结线虫可以危害多种作物
普遍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病原线虫寄生在根皮与中柱之间,使根组织过度生长,结果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
因此,根部成根瘤状肿大,为该病的主要症状。根瘤大多数发生在细根上,感染严重时,可出现次生根瘤,并发生大量小根,使根系盘结成团,形成须根团。由于根系受到破坏,影响正常机能,使水分和养分难于输送,加上老熟根瘤腐烂,最后使病根坏死。在一般发病情况下,病株的地上部无明显病状,但随着根系受害逐步变得严重,树冠才出现枝短梢弱、叶片变小、长势衰退等病状。受害更重时,叶色发黄,无光泽,叶缘卷曲,呈缺水状。
3
根结线虫侵染过程
根结线虫侵染危害过程主要是:线虫先侵入寄主先进行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开始侵入部位生长,然后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在根部逐渐形成线瘤,产生致病作用,根部瘤状突起、腐烂、生长不良、沤根,然后在老熟根瘤内含有许多雌虫后产出许多卵块,继续繁殖生长侵害!
4
线虫难防治的原因
1、种类多繁殖速度极快:根结线虫既可进行两性生殖、也可进行孤雌生殖,每卵囊有卵300~800粒,一年可以繁殖5-10代,并且世代重叠
2、虫卵存活强,不易杀死:有大量的化学防治药剂虽然杀死了线虫成虫,但是虫卵只是中毒进入休眠期,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又可以恢复生长,重新侵染危害作物,有人用降低或提高土壤温度,杀灭线虫,但是有的胞囊线虫的虫卵,也可在土壤中存活2-5年,有的线虫虫卵可在寒冷地区缺乏寄主的情况下可存活28年。
3、繁殖环境扩大:有许多蔬菜、果园使用了未腐熟完全的有机肥,特别是鸡粪,包含了大量的线虫虫卵,同时温室大棚为线虫提供繁殖场所,使线虫有了适宜的过冬栖息场所,使线虫队伍逐渐扩大,危害逐年严重!
4、栽培品种抗线能力不强:线虫为害最为严重的葫芦科瓜类蔬菜黄瓜、西瓜、甜瓜、丝瓜、苦瓜等,包括嫁接砧木,均无抗线品种。豆类蔬菜(芸豆、豆角、扁豆、刀豆等)同样没有抗线品种。
5、农民防治意识差:线虫病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线虫病初期症状在地下部分,极易被农民忽视,等到发现时症状已经较为严重,防治困难!而大部分化学防治药剂,都是杀灭线虫成虫,而对虫卵杀灭不强。而下一代的线虫会对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
5
常用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虫卵基本不死)
1
选用 “无虫土” 育苗
2
降低虫口密度
移栽时剔除带虫苗或将“根瘤”去掉,清除带虫残体,压低虫口密度,带虫根晒干后应烧毁。
3
深翻土壤
因为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3—10厘米的表层土壤内,所以将表土翻至25厘米以下,可减轻虫害发生。
4
轮作防虫
线虫发生多的田块,改种抗(耐)虫作物如禾木科、葱、蒜、韭菜、辣椒、甘蓝、菜花等或种植水生蔬菜,可减轻线虫的发生。
5
高(低)温抑虫
利用夏季高温休闲季节,起垄灌水覆地膜,密闭棚室两周。利用冬季低温冻垡等可抑制线虫发生。
二、电处理法(成本太高、不易操作)
可采用土壤电消毒法或土壤电处理技术进行防治。根结线虫对电流和电压耐性弱,采用电处理机在土壤中施加电压30-800伏、电流超过50A/㎡就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三、化学药剂防治
四、微生物菌剂防治(推荐)
1
淡紫紫孢菌
利用淡紫紫孢菌萌发所产生的菌丝,穿透线虫的卵壳、幼虫及雌性成虫体壁,菌丝在其体内吸取营养,进行繁殖,同时分泌毒素和几丁质酶,破坏卵、幼虫及雌性成虫的正常生理代谢,从而导致线虫死亡。
2
复合微生物菌
复合淡紫紫孢菌、哈茨木霉菌的复合微生物菌群对线虫虫卵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其独特的菌丝24小时内能穿透虫卵表皮,使类脂层和几丁质崩解,虫卵表皮及体细胞迅速萎缩脱水,进而死亡消解,利用哈茨木霉菌分泌产生抗生素,增加渗透性使真菌孢子干枯,通过损毁细胞膜来破坏孢子萌发管的生长,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定植,阻断病原菌繁殖生长所需能量的传递。不仅能明显抑制线虫侵染,还能促进植物及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改善根系的微环境,改善土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