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专业知识越多的人,越容易做坏事?老子在《道德经》是这样说的……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967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读书是为了明理,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才是根本。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1900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道德经》里面有两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经常不明白。

这两句话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很多人据此认为老子不重视学习,不鼓励我们学习。

如果是这样,他干脆西出函谷关走掉算了,写《道德经》干什么呢?可见这种说法不正确。

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学日益,而为道会日损呢?

1

为什么为学日益,为道会日损?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老子的背景说起。

老子当过周朝的图书馆馆长,他学问非常好,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玄妙的《道德经》?

因此我们不能说老子不重视学习,不鼓励我们学习,那是不可能的。

他只是说我们做学问的时候,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做学问?

读书是为了明理,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才是根本。

“为学日益”,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智能而学习。

但是智能增加了,学问增加了,接下来就有了后遗症,就有事了。因为随着智能的增加,人的欲望和心机也增加了。

而我们要知道,这种欲望的增加、心机的增加,最后会使自己更加烦恼、更加苦痛。

很多人做学问做到最后,学会了很多阴谋诡计、歪门邪道

这些都是用来整人,用来算计别人,用来夺取财富的,这样只会使自己更加堕落,更加不会提升自我。

表面上看是在做学问,知识越来越丰富,以前不懂的现在都懂了,当然很开心。但是要小心,因为所学越多,可能“道”就越损。

比如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那些具备专业知识人做出来的。

一般人不会做出什么危害食品安全的东西,因为他不会,他没有这个知识。

国家都有检验,一般人出错国家马上就检验出来了。只有那些专业人士,他会躲闪,会弄到检验不出来。

不学这个,就不会做那种事情,品德还是蛮好的。可是学了这个,刚开始说绝不做,最后还是做了。

因为弱者道之用。我们每次说这件事情不能做,最后还是做了。

凡是听过的必留下痕迹,非常讨厌的,很可能会变成最喜欢的,这才是事实。

很多科学家,知识很丰富,可就是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有些事情就不敢做,有些论文就不敢发表,有些实验做一半就应该停止了。

人往往挡不住外界的诱惑,挡不住大量资讯的入侵,因为那些也是道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必须要把握住自己。

2

“为道日损”,就是说我们不要盲目地去吸收外面的东西,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

看一本书,先看它的目录,如果这个目录不适合自己,那就丢掉,还看它干什么?

有人说,不行,一定要看完,不然怎么知道它的好坏呢?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

有一个人,向某个杂志投稿,但是稿子很快被退了回来,再投去,又退回来。他就觉得很奇怪,你们编辑到底有没有看呢?

所以,第三次他投稿的时候,就偷偷地用胶水把两三页都粘在一起,想看看自己的稿子到底有没有被看过。

结果投出去很快又退回来了。打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心想你们根本就没看,那个胶水还原封不动地在那里。

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说:

编辑先生,我是很敬仰你的,但是你的这种态度,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那个编辑看完以后就回了他一封信,说:

谢谢您,但是我问您,当您要吃鸡蛋的时候,一闻味道不对,难道还要吃完才说这是坏鸡蛋吗?就这么简单。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一看某些东西不对劲,就要赶快筛掉,赶快躲掉,保护自己。

千万要记住,有很多的知识,我们把它叫作不知“道”的知识。

这些不知“道”的知识,会把我们跟“道”隔绝起来,这就叫隔阂,是我们认识道的阻碍,让你更加不知道。需要时刻警惕。

知识越多的人,经常越不知“道”,所以闹了很多笑话,种了很多祸因。

骂他没有良心,他说我怎么没有良心?可见他更加不知“道”了。

我们做学问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时代不同了,现在的想法不应该像以前那样了,以前的都过时了,现在要求新求变了,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

我们一定要把道当作一个不可变的根本并保持住,而不是学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把自己和道阻隔起来。

由此,我们为道的时候,要把自己后天学的一些不合道知识、智能赶快丢掉,减少自己的忧愁和烦恼。

这样才会越来越明白天机。

“嗜欲深者天机少,嗜欲浅者天机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一旦被私欲蒙蔽,所见的天机就少了;一旦知识丰富了,创造力就闭塞了。所以,才要日损。

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通过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

我很赞成你为学,但是你要记住,为学的目的是要为道,就是我们常讲的,要知“道”。

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至于知识,最好慎选那些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对我们有用的。

对于那些不但没有用,而且会阻碍你知“道”的知识,就要摒弃、远离了。

简而言之,当你求知识的时候,当然是越多越好,增加你的见闻,使你懂得更多的东西。

可是这个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除了为学以外,还要修道。
就是说你学一样东西之后,要回归以道,看它合不合理,合不合天道。
合天道,就去实证,就去做;不合天道,坚决不能做。如此而已。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4月20日(周二)直播预告

直播主题

有多少人还在为“伪国学”交智商税

揭秘国学教育的“5个不是”

直播嘉宾

曾教授大陆秘书:李志峰老师

直播时间

4月20日(本周二)晚8点

(0)

相关推荐

  • 鲲读《道德经》| 拾肆

    晚上好欢迎和鲲一起读<道德经> 开设本系列,是想聚集一批同好,一起来学习中国经典,让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静下心提升自己,从中受益,鲲就充当一个领读者的角色(预计花6-7个月的时间更新完). ...

  • 道德经:中庸之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庸之道,和老子的天道不谋而合,看看老子的解释,天道,不是像张弓射箭一样吗?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 ...

  • 为什么赚钱越快的人越穷,反而赚钱越慢的人越富?

    为什么赚钱越快的人越穷,反而赚钱越慢的人越富?

  • 为什么越内向的人越厉害?

    作者丨丽丽赫本  来源丨赫本的书房 推荐人丨铁木君(ID:tetemu) 你好,我是铁木君. 五一我回了趟老家,度过快乐的小长假. 当然,也没忘了看看铁汁们发来的私信,就像你们也在陪我过五一一样. 不 ...

  • 为什么越穷的人越安于现状?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不少至理名言流传至今,依然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有这么两句老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大意就是说,人的生老病死荣华富贵生来就是有定数的,是已经被老天安排好的,凭个人的努力很难被 ...

  • 钱钟书:境界越高,人越简单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30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洞见ADC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黑格尔曾说:"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 ...

  • 为什么经验越多的人越不擅长考试

    应试小技巧 马学国 2020.5 -- END -- 作者简介: 马学国:首批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某特大型央企师资库教师.有税收和工商管理教育背景,从事财会实务工作20多年.业余 ...

  • 境界越高,人越简单【人生感悟】

    境界越高,人越简单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黑格尔曾说:"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也最难得." 大道至简,人亦如此. 境界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

  • 稻盛和夫:越穷的人越会在这四个方面表现得...

    稻盛和夫:越穷的人越会在这四个方面表现得大方,富人看破不说破.日本首富孙正义可以说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可谓是富可敌国,他也一直是日本年轻人崇拜的偶像.但是,即使是这种大神级的人物,也有自己 ...

  • 为什么越踏实的人越容易被忽视?

    蘑菇说 情境不同,对人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教育要做一个踏实的人. 只要你认认真真做事,就一定会被别人认可,就会取得某种成就. 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这样一种情况: 有的人 ...

  • 焦虑症: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容易得焦虑症?

    我是一名心理工作者,每天普及最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关注各类心理疾病患者,今天我们要来讨论的焦虑症,其实焦虑症也是一种多发的心理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和竞争的增强,患焦虑症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其实生活在当 ...

  • 越厉害的人越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身上有这3个特质

    当你接触到一些很厉害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们想做事情,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至于别人的看法,他们只是当做参考. 即使是一些很尖锐的批评,他们都只是一笑而过,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