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中“魂”与“魄”的区别与关系

关于魂和魄的区别和关系,自古以来,百家争鸣,讨论不断。该理论主要被中医和道教吸收,并加以修改,不断充实,建立了新的系统,成为中国古代特有的生死观和民族文化,并作为传统代代相传。尽管整体上有各种不同立场的学说,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那就是神魂形魄、阳魂阴魄。简单地将“魂魄”理解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或把魂魄作为类似于天主教中的灵魂概念来理解都是不准确的。

在道家,魂魄与阴阳、天地和“道”这一宇宙的本源和万物运行的轨道紧紧相扣,同理,把个人、社会和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阴阳平衡、互体和相互转换的性质,成为一套逻辑自洽的生命学说。它最初主张“道”主宰下的自然和万物的生生不息,而不是作为个人的存在的无限延续,后来诞生的道教则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魂魄的修炼术维系后者。道家的魂魄观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附着性,所以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承认物质的重要性,并强调阴阳的对立统一、相互转换、互依互根的特点,是一种辩证的哲学观和无神论。

一、魂与魄的含义

“魂魄”是产生于中国的一种对于人类生命机制及死后归宿的解释,它将人生命的物质与精神两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拆解,即将人的精神部分拆解为主宰主观意识的 “魂”,和主宰人身体的内在成长运动轨迹的“魄”,类似于“潜意识”。“魂”指人的主观精神与意志,它的活动可以脱离身体的限制,“魄”是特有的理论,它代表精神层面中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生成的生存逻辑。这种天然的指引,被认为是来自宇宙和世界运行的最深处的内在逻辑及原始性征,在道家则被称为“道”。因此,“魄”也可以被理解为“道”散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的种子,道法自然的理论是魂魄观成立的基础。

同时,道家的魂魄理论体现了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中的同一性和附着性。对这种性质的表述,西方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可供参考的说法,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说的“原始关系”。他认为,人类最初与自然处于同一状态,人类的觉醒,在于其发现自己是与大自然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分离的个体。这种意识最初是潜在的,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活动依然与大自然保持着同一和协调,顺应自然地生活,仿佛自然作为母体,与每一个个人之见存在着“脐带”。婴儿即便从母胎中脱离,仍然会在功能上与母亲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进一步而言,如包括人类在内的不同物种日夜作息的协调都反映人类与生俱来的、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潜在行为准则。这种脐带般的关系就是“原始关系”,而它的存在使人在生活中得以拥有安全感、舒适感,因此很多人在个人觉醒之后选择了回归原始关系,而不是从自然的母体中完全脱离,也就是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原始关系”的脐带长期以来深藏于人类的身体中,暗中指导着人身体的成长。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道家看待自然与人的理念不谋而合。弗洛姆的研究更容易被现代人理解,对它的了解有助于认识道家对“道”和“魄”的概念定义。

二、魂与魄的区别

魂魄之别,历来有很多观点,如阴阳之别、五行之别、器官之别、动静之别、升降之别等,在道家,这些差别的源头都在于“道”的性质。要理解“道”,需先理解“气”。“气”不是现代科学中的“空气”,而是泛指一切具有运动性特质的存在,是构成万物的基础要素,类似于物理学中“field(场)”。“气”说的出现比“道”更早,被中国各古代哲学流派所继承。在道家,《无能子》云:“天地未分,浑浊一炁(气)”, 《悟真篇》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道与气类似,从中再分出阴阳,故又称“阴阳二气”。因此,如果“气”或“道”是一个密码或公式,那么由它产生的一切存在也都是从这个公式中演算出来的,无论最终如何体现,本质上是同样的运行模式。

魂魄的首要区别,是阴阳之别,魂属阳,魄属阴。《左传》中记载着第一个关于魂魄的故事,其中子产云:“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当人初具形体时,就有了魄,来引导形体的发育成长,有了运动,就产生出了阳气,所以有了魂。该观点在道家得到了认可,《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宇宙本源,一即气,二即阴阳,阴阳既矛盾又融合,从而形成新的和谐,这是世间万物、一切生灵共同的诞生和运行法则。

同样的规则缩小到每一个生命个体,可以推导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包含阴阳、人的精神与肉体又各分为阴阳两方面。根据魂魄的定义,二者虽然与物质存在紧紧相关,却并非实物,仍属于精神层面的阳和阴。根据神魂形魄的共识,魂自然可以理解为“意识”,而魄却不能理解为单纯的“身体”,而是暗中指挥身体按照自然的规则发育,给人的成长和行动提供默认的规则和动力,确保身体各部分正确运行其技能的主使。换句话说,就是在精神层面上控制身体(包括大脑)成长和行动的“潜意识”,西方学界认为潜意识是人的本能,由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与宇宙法则,在人主观操控不到的层面指挥人的活动,这一点与道家的“魄”不谋而合。故此,这是魂与魄实质上的区别。

接下来,根据阴与阳的属性,魂与魄的其他区分就迎刃而解了。阳是天,高明、运动、温暖、向上、张扬的;阴是地,浊重、凝固、冷冽、下沉、藏受的,这些属性,同样作用于魂魄。《关尹子》曾系统地将魂魄与阴阳、五行联系起来,概括这些分别,如:“一运之象,周乎太空,自中而升为天,自中而降为地。无有升而不降,无有降而不升。升者为火,降者为水。欲升而不能升者为木,欲降而不能降者为金。木之为物,钻之得火,绞之得水。金之为物,击之得火,镕之得水。金木者,水火之交也。水为精为天,火为神为地,木为魂为人,金为魄为物。”魂魄分别从属天和地,故一个上升、一个下沉,二者又都以人的身体为根,在人活时,都不能彻底离开人体,因此代表着五行中的木和金。《内观经》又云:“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类似的种种区别,在中医和其他学派也有繁杂的体现,而在道家,一切都与阴阳二气紧密相连,是同一棵树上的分支。

三、魂与魄的关系

前文已论证,魂魄分别是人精神层面的阳与阴,支配人的意识与身体的活动。但正如经典太极阴阳图所显示的,阴阳无法一刀切开,而是相互附着、相互依存的。《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道家及道教对于魂魄关系最核心的观点,后来道教又以此为典,设计了“守一”这一修炼方术。营即魂,道家认为,魂魄只有各司其职、相依相合,人才能存活。人从出生开始受魄指挥着身体的发育和活动,使身体与外界接触,将获得的信息收纳进来,然后,负责心理部分的魂再通过这些信息进行思考和判断,以助于接下来更好地发起主观行动。如果没有魂,人无法进行思考,只剩下生理的本能;如果没有魄,魂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生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只有二者守一,人才为人。

魂和魄最初都是空的,随着人的成长而充实。根据“道”所写入的“公式”,奔跑、觅食、社交、繁衍、攻击和防御,这些自然生成的欲望、举动,是由魄主导的;有了经验、信息,大脑就开始运作,人记忆、思考、判断、计划,填充魂,最终形成观念,再进一步给魄提供资料,继续与世界进行于自身有益的身体活动, 这是由魂主导的。人从来都不能凭空思考,也不能脱离大脑继续存活,所以,人的整个认知和生存的过程,都是由魂和魄共同运作、抱一的过程,没有抱一,魂的动性导致其有可能游行得太远,难以回归,使人魂不守舍,意志消迷;魄的静性导致其有可能在过度挥霍身体的情况下日渐衰弱,百毒入侵。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验不同,自然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每个个体的魂都是不一样的。阴属性的魄永远在人体内收纳信息,而阳属性的魂永远都在运动中收集反馈信息。《白虎通》云:“魂犹伝伝也,行不休也。”人只要活着,思想永远不会停止,但最终还是要反馈给身体,以供魄的强化,魄主持形体,为魂提供所依的资源,故此一直有以魂守魄,以魄安魂的说法,就像树根和树叶,树根扎根大地,为树提供生命力,长出树叶,树叶又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源给树根使其更加茁壮;又像水和船,船要依托水的力量才能漂浮起来,遨游万里,但如果脱离了水,就毫无用处了——二者相离又必须相吸,既不同又相融,这与阴阳互根的属性是相同的。

既然魂魄分属天地,人死后,就会回归天地。“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阴阳循环,使得生命的繁衍无休无止,《庄子》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魂魄彼此分离后,思维和行为都会停止,一个人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被宣判死亡,肉体会腐烂直至消失,精神层面也因魂魄的分离而消散,魂承载的记忆、意志不会像宗教中的“灵魂”那样得以保留,而是不复存在,完全化为气而回归自然,这是彻底的死亡。

与灵肉分离、死后有灵魂继续存在的西方观念相比,中国及道家则认为灵肉以相合为基础,在存活的过程中不断分分合合以充实发展,无法彻底分割,并更强调身体的重要性。最终一切又回归天地,如此循环往复,达成阴阳平衡,道法自然的局面。

(0)

相关推荐

  • 《太上内观经》原文译文及解释,一文看懂经典古籍

    <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发展战国道家祖师列子的养生思想.此经以修心为修道之说,宋金以来对道教诸派尤其全真一派之教旨影响颇大. 原文: 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 ...

  • 夜读经典之【德流气薄】

    抱朴堂丹道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广州鱼鱼健康管理 ,作者端木文 广州鱼鱼健康管理 祛疾: 祛除疾患,清除色身障碍. 续命: 添油续命,返还青春之容. 改运: 转化性情 , 开启美好运程. 修真: 接引 ...

  •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2021-04-30  文/金鱼的水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脩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长.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 ...

  • 太极分阴阳与太极生阴阳还有太极生两仪,有啥区别?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混沌未分,两仪就是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是少阴.少阳.老阴.老阳.易曰:老则必变.老阴化少阳,老阳化少阴.阴阳互相转化,既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这是古人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老子 ...

  • 道家内功中关于腹式呼吸和形息、胎息、龟息和毛孔呼吸的区别

    腹式呼吸 分为顺式呼吸和逆式呼吸,顺式呼吸是指在吸气时,腹部逐渐隆起,呼气时腹部逐渐收进.逆式呼吸是在吸气时胸部扩张,腹部逐渐收进:呼气时胸部回缩,腹部逐渐隆起. 形息 是指在练习动功时,动作与呼吸相 ...

  • 陈抟道家思想中的宇宙生成学说

    摘要:陈抟继承了<易传>的"太极"说,在其<无极图>.<易龙图>.<先天图>中,第一次把无极作为道教哲学最高范畴,与太极并列使用,并 ...

  • 道家思想中提倡的“无为而治”,很容易让人...

    道家思想中提倡的"无为而治",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无所作为,其实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去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做事. 冯友兰先生说:"社会形势变化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任它 ...

  • 恒生科技“六”箭齐发,与中概互联有什么区别?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A股科技板块出现了持续调整,以至于不少投资者纷纷抱怨,手中持有的5G通信主题.半导体芯片主题等科技基金至今仍在亏损中.于是,大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A股以外的市场,比如投资港股的中概互联 ...

  • 大叶种茶树与中小叶种茶树的区别

    在中国大陆茶叶教科书上,虽然涉及到大叶种茶树与中小叶种茶树的区别,但内容相对狭窄,只是在物理性状与个别化学成分上做出提示(见<茶叶化学>第一章<茶叶物理性状与化学成分关系>). ...

  • 道家十二段锦中的固肾长筋术

    站立:两脚并拢补肾气 练武术对练脚的要求是五个脚趾抓地,如果通过脚的锻炼来补肾气,就不能这样要求了.养生对脚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两脚并拢,均匀地.放松地平铺于地 两脚尖和两脚跟并拢使腿也靠在一起,这样可 ...

  • Python中tuple和list的区别?基础学习!

    想必大家都知道,Python数据类型有很多种,其中有两个对象的写法非常相似,它就是tuple元组和list列表,让人傻傻分不清楚.那么你知道Python中tuple和list有什么区别吗?我们来看看具 ...

  • 【巫师后期】Photoshop中曲线和色阶的区别(CC字幕)

    【巫师后期】Photoshop中曲线和色阶的区别(CC字幕)

  • 慧福每日一禅——实证中观想与走神的区别

    慧福生命文化 昨天   因为我们把现在这个世界分为对立的心和物,那么这样在实证方面就分为:"觉知"和"不觉知"两种类型.  我们如果对外界的事情"不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