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节里寻根
在清明节里寻根
蒙鹏
孩子有时候问我:“爸爸,我们的老家在是哪里!”我说:“沙包以且!”对我来说,以且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以且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都很亲切。
两个孩子在县城里出生,成长。老家以且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只是个好玩去处。每次带他们回老家,看到什么都新鲜。鸡、鸭、猪、牛等动物,或是路边的庄家,以及花花草草,一下子就将他们迷住。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带上两个孩子,让他们感受乡村气息。希望他们将来,不至于和老家产生太大的隔阂。今年清明扫墓,尽管带上两个孩子有诸多不便,但还得带,必须带。
先去大圈坡挂纸,两个孩子跟着去。大圈坡是个碎石坡,杂草高,荆棘密。两个孩子走着走着不是跌倒,就是被茅草荆棘刮伤。
两个孩子勉强走了几步,干脆不动了。没办法,我和哥哥一个招呼一个,或拉或抱,或背或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挂好了大圈坡的祖坟。
哥哥身体本就不好,加上带着孩子,累得喘着粗气,身体确实吃不消。午饭后去寨子背后的山林里挂纸,我不敢带孩子去了。两个孩子乐得在家里玩耍。
几个兄弟侄子家的孩子,和我的两个孩子年龄差不多。从小在农村长大,走起山路来蹦蹦跳跳,还嫌我们走得慢,更不要说要大人照顾。
看到这些,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我什么法子呢。孩子们的根已然丢失了,我们的根何尝不是正在丢失。
家门口小时候还是一片水田,现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小时候的小河,如今已经大变样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已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改变。
几年前哥哥在老屋的旁边盖了新房。不久,四弟也把老屋拆除重修。承载着童年记忆的老屋,在记忆中逐渐模糊。对于我的孩子来说,老屋也许就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上。
我一直在想,过些年在老家盖一个小楼,平时有事回老家,或是退休之后,在老家有个安身之所。因为现在经济紧张,加上不是刚性需求,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现在,国家加强农村建房管控,在老家修房之事也就遥遥无期了。
这几年清明扫墓,大家最担心的是记不住每个祖坟的情况。前些年,几个老者身体都还行,带着大家一起扫墓。每到一个坟上,一边听着老者们介绍,一边挂纸,清理坟上的杂草。
尽管年年介绍,还是有些坟的情况记不住。再加上有的坟搬了家,更是记住清楚。没有几个老者带着,还真记不清楚。
几个老者逐渐衰老,上山下坡都很费劲。今年到不通公路的公家山林挂纸,老一辈的只有年纪最小的二叔参与。再过几年,也许二叔上山下坡也困难了。到时候,到公家山林挂纸的就只剩下我们这一辈以下的人了。
大家想了记住祖坟分布的办法,比如绘制个祖坟分布示意图,或是给每个祖坟做个位置定位,或是给每个祖坟立个碑……分布图不精准,定位也有偏差,立碑更是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多上坟走走,多用心记记。
村里的年轻人过完年就外出打工,清明回来挂纸的很少。现在的清明扫墓,明显比以前清净了许多。政府提倡鲜花祭扫,清明时节没有了往几年的烟火感和鞭炮声,显得更加冷清。
但是,山里的世界却很热闹。山路上,灌木长到路中间,把路封了。有的地方,已经看不出路的痕迹。坟头上,田间路坎,野草有几米高。“小时候找不到草割,现在野草疯长无人割!”二嫂边走边感叹。野兔松鼠,不知不觉多了起来。麻雀山鸡,成群结队乱飞。
每次走进老家门后的这片山林,心一下子就静了下来。留住乡愁,留住根,我们目前能做的,估计就是带孩子多回老家看看,多走进这片山林。或是,存着一个落叶归根的念想。
2021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