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体:本也;根本、本来.心之体:心的根本,心的本来.)
句释: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
(意:内心的思想、内心的想法.意之动:思想在活动,想法在活动)
句释: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良好的知道.)
句释: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你说知善知恶有什么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使你生活过得顺.)
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句释: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王阳明心学“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中国的哲学家思想,盗圣是学习王守仁的理论,领悟出自己的哲学理论。
“天理循环”不在天而在理,理不在天而在己心。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巫山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是“己发”。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心之本体。有“己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
“为善去恶是格物”: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解读《大学》之『致知在格物』
继续说《大学》,“致知在格物”,要想掌握天理天道,首先要探求万事万物的本源。“格”有靠近、研究、穷尽三层意思。格物有两种方向,一是从外去格,就是朱熹老先生倡导的:接近事物并研究它,找出万事万物的本来规律,达到掌握原理的目的。二是从心去格,就是阳明先生倡导的:盖圣人之道,吾心自足,不假外求。他认为人心本自俱备天理良知,只是被物欲蒙蔽了,格物就是除掉这些物欲。其实二者并不对立,方法不同,道路不同,目标一致。阳明先生因为上过朱老夫子的当,所以对此耿耿于怀。阳明先生年轻时,看到朱老夫子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真理。于是拉了一个姓钱的好朋友一起在自家后院,啥事不干,死盯着一片竹子,打算看出天理来,结果,朋友盯了三天昏倒了,阳明先生身体好,盯了七天也昏倒了。我们在觉得阳明先生可爱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他的认真精神,而我们当今社会普通欠缺的就是这种认真精神,人们常挂在嘴上的都是“差不多”、“大概”、“也许”、“可都”这些字眼。当然,阳明先生这种格物法也是误解了朱老夫子的本意,有点急功近利之嫌。朱子的本意是要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万事万物的观察、思考和研究,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永恒而普遍的“天理”,这个功夫绝非三天两天就可达到,但是它成就了阳明先生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天理”。实际上,二者并行不悖,都要经过学习、经过思考、经过研究,都要下一番苦功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下了多少功夫,我们登攀了没有,天上不会掉馅饼。阳明先生良知也要通过经典的学习去感悟、去发现,从而去掌握。“格物”是八目的一个其本条件,千万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