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里·乾坤|董其昌楷书《杜甫诗立轴》

墨里·乾坤|董其昌楷书《杜甫诗立轴》——书为心画,禅说苦闷

无心得月中云关注2020-01-01 01:33

书为心画,禅说苦闷书法的创作,本是文雅生活的体现,是一种美学意义的存在。从宋代开始,书法的写意功能逐渐被发掘,“书为心画”的观点深植人心,书法突破美学意义和技法范畴,转而追求个性、意境,文人气息更浓。董其昌的书法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生活的时代和精神境界。晚明江南,文人谈心论性,自诩风流倜傥者众多,唐伯虎就是代表。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极力的表达自我内心。书法中行草的率意自然特点深得喜爱。董其昌也以行草书成就最高,行书得“二王”法度,又融合颜真卿、米芾、杨凝式、赵孟诸家。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又得力于怀素之劲和米芾的跌宕。董其昌原本终日性情和易,又饱受落第失利的打击,转而参悟禅理,游戏禅悦。《画禅室随笔》卷四:“其年秋,自金陵下第归,忽现一念,三世境界,意识不行,凡两日半而复,乃知《大学》所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悟境。”他行书中带草意,率真闲适,风韵自足。与赵孟的不同,董其昌的书法风格,“轻描淡写”,不着痕迹,有本天成之感,生中带熟,熟里有生,而赵氏一丝不苟,法度森严,多有纯熟之气。当然,这是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严格意义上没有高下之分,却能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和内心。赵孟自带南宋宗室光环,身份规矩是必须遵守的。董其昌起身低,科举不顺,自然要抒发心志,平衡自我,书法多少写意些。明代董其昌书《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立轴,纸本,楷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董其昌(公元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他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其为“书法集大成者”,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画史绘要》评: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董其昌楷书《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0)

相关推荐

  • 董其昌《杜甫诗立轴/书法全集》已收录1篇

    董其昌<杜甫诗立轴>,纸本,楷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提示:点击蓝色文字可浏览查阅 ┣ 字体.字库 --------- 董其昌<杜甫诗立轴> ┣ 迷你字帖 ---------- ...

  • 清朝颜体大家 钱沣楷书杜甫诗册页「首发」

    钱沣(1740-1795)清代官吏.书画家.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 ...

  • 詹景凤 1570年 草书杜甫诗 立轴

    詹景凤 1570年 草书杜甫诗 立轴 2019-10-02 03:17·東海書畫 詹景凤,字东图,明中晚期安徽休宁人,一代大鉴赏家,目力学识似出项子京之上.所著<东图玄览>为著录书中之名编 ...

  • 王时敏隶书杜甫诗 立轴

    释文: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 何绍基《楷书杜甫诗三首横披》

    何绍基<楷书杜甫诗三首横披>释文: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 ...

  • 清朝颜体大家 钱沣楷书杜甫诗册页

    [汉韵书舍]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删除 钱沣(1740-1795)清代官吏.书画家.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 ...

  • 明 董其昌 杜甫诗卷 昆山昆仑堂美术馆藏

    昆仑堂美术馆所藏的董其昌<行书杜甫诗长卷>,纵31厘米,横310厘米,正是董其昌平淡书风的代表之一.通篇挥洒自如,不拘一格,每一笔墨.每一体势乃至整个章法都是自然流泻出来,从平淡天趣中看到 ...

  • 明 董其昌 论书并书杜甫诗 故宫博物院藏

    <论书并书杜甫诗>卷,明,董其昌书,纸本,行楷,纵10.3厘米,横11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据款署,此卷书于明崇祯九年(1637年),为董其昌82岁时所作.书分两段,前半部分论晋.唐 ...